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0篇
  免费   582篇
  国内免费   738篇
测绘学   475篇
大气科学   630篇
地球物理   397篇
地质学   1767篇
海洋学   503篇
天文学   105篇
综合类   285篇
自然地理   25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21.
冻结砂土的损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数值的荷载,都会导致冻土内部冰体塑性流动和冰晶体在土体内的重新定向,以及土颗粒的重新排列.这几方面的因素会使冻土产生微结构的损伤,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基于损伤力学理论,推导出冻土的各向异性损伤变量的表达式,利用-6 ℃冻结砂土的常规三轴试验数据,获得损伤变量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损伤变量随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呈现出双曲线的变化规律;径向损伤大于轴向损伤;围压有助于冻土结构的强化,减少冻土结构的损伤量.这些规律为利用损伤力学理论建立冻土的损伤本构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2.
分析了北京市饮料、冰淇淋(雪糕)、啤酒的销售量与同期的北京市观象台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从中筛选出对上述三种饮品销量影响最大的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分别建立了三种饮品销售量的气象据数预报方程。1998年夏季在“221”气象声讯台以每日、旬、月发布饮料、冰淇淋、啤酒气象据数预报。其社会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923.
采用中日合作,分别布设于东川垂直竖井中地下200m、100m 和地面3个位置的高精度数字化地震仪记录的地方震资料(震中距8.5~95km,震级ML1.3~5.1),用频谱比的分析方法计算了东川地区不同深度(-100m 和地面)的场地放大因子.在8个频率(f =0.75,1.0,1.5,2,3,4,5和12Hz)上所对应的在-100m 处的3个分向(N-S,E-W,U-D)的场地放大因子(与-200m 处相比),当0.75Hz f 2Hz时,为1.0~1.49;当2Hz< f <12Hz时,为0.47~0.99;在地面,3个分向在8个频率上所对应的场地放大因子(与-200m 处相比)均大于1,其值为1.6~7.63.-100m 处的S波和尾波场地放大因子与地面的S波和尾波的场地放大因子的相关系数,当0.75Hz f 2Hz频段时,分别为0.82和0.81;当2Hz< f<12Hz频段时,分别为0.47和0.45.   相似文献   
924.
925.
南极普里兹湾NP951柱样元素地层与古环境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森昌  颜文 《极地研究》1997,9(2):33-39
对南极普里兹湾NP951柱样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受冰盖消融、淡水涌入和陆源物质的影响较大;沉积物中SiO2、Al2O3、Fe2O3、CaO、MgO、P、S、Corg等元素组分较好地记录了由古气候变化而引起的物源改变,这些元素组分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与古海洋沉积环境及古气候变迁相一致;自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气候大致可分为温暖期、寒冷期、高温期、转冷期和转暖期五个区段;在柱样的145cm(14.4kaB.P.)、85cm(10.3kaB.P.)和25cm(6.3kaB.P.)处出现了古气温的高值点,指示了气候的变化;85cm处元素含量的突变指示了异常事件的发生,该层位正好对应于哥德堡地球磁场漂移,全球气温突然变暖,标志着10.3kaB.P.以后南极地区进入了全新世。  相似文献   
926.
压力水位计法—一种新的地下水位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了解地下水动态,评价地下水资源时,首先应该知道地下水位及其变动与输出、输入的流量变化的关系。因此,对地下水位的测量就成为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本方法根据压力传递的原理,将地下水位及其变化过程借助仪器显现于地表,既直观又精确,并能显示地下水位的连续变化过程,是测量地下水位及其动态变化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27.
928.
929.
四川盆地小麦生育进程的气候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小麦各生育阶段的气候生态模型,分析了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生育期及其年际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揭示了川东南小麦生育期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四川盆地小麦物候律。  相似文献   
930.
本文研究了分蘖持续时间和分蘖速度对小麦分蘖率的影响规律及气候生态条件对分蘖持续时间、分蘖速度和分蘖率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影响川东南地区小麦的主要气候问题,指出了提高小麦分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