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262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Recommended in this paper is a routine, but improved analybical method for measuring tritium in precipitation aud surface water samples. The measurement of tritium radioactivity is performed on a China-made FJ-353 Model Liquid Scintillation Spectrometer, involving electrolytical concentration with the volume eoncentration by a factor of 100, in conjunction with a liquid scintillation counter. By using the improved distilling apparatus- the sealed low-pressure distillator, the advantage of simplibility in operation is expected in purifying the concentrated water sampIes. The comparison of dioxane scintillator solution with Triton-X-100 emulsion scintillator solution has been made, showing that for the dioxane system, a 17 ml sample contains 3 ml water with the background of 12 cpm and efficiency of 22%, corresponding to 210 TU/cpm, and for the Triton-X-100 system, a 17 ml sample containing 5 ml water has the background of 12 cpm and efficiency of 18%,equivalent to 150 TU/cpm. Furthermore, a brief account has also been given of the process in tritium measurements by way of synthesizing benzene from water with SiO2Al2O3-Cr^ 6 as catalyst without concentration treatment.  相似文献   
422.
太白—镇平一带地处塔里木—中朝板块和华南—中南板块之间,属秦祁昆构造域的一部分,是卡林型金矿产出的重要地带。所谓卡林型金矿是指由地下热卤水的循环溶滤作用,沿构造窗、层间破碎带和构造裂隙而形成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23.
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在人们的服饰上留下了独特的乡土风情。复杂多样的气候,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简便的草裙与炎热的气候相关联,丰厚的皮服与严寒的气候相伴随。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服饰的多样。  相似文献   
424.
425.
中-东亚能源矿产成矿域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已探明的砂岩型铀矿床的82%以上与已经探明的油气田或煤田同盆共存,表明油、气、煤、铀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富集存在普遍,其中尤以中-东亚地区诸能源盆地典型.中-东亚巨型能源矿产成矿域(简称为中-东亚成矿域)东起我国松辽盆地,西止里海,地跨中国、蒙古国和中亚诸国,东西连绵逾6000km.该成矿域诸盆地多种能源矿产的赋存和分布具有以下特点:空间分布复杂有序、含矿层位和地区联系密切、成藏(矿)-定位时期相同或相近、赋存环境和成藏(矿)作用有机相关、并共具丰富的矿源物质背景,表明其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和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中-东亚成矿域外生铀成矿过程可以距今100,50±2,20±(2~4),8~5Ma为界划分为5个时期.各主要含铀盆地的主成矿期及其差异,与所在盆地油气的成藏-定位时期和期次基本一致;并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有明显的响应关系,总体受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演变的控制.从工业利用和商业开采考虑,油、气、煤、铀共存、成藏和定位及其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主要发生在盆地演化晚(末)期和之后.综合分析和对比中亚和我国诸能源盆地的成藏(矿)环境认为,相对稳定的区域构造背景和适度(较弱)的构造变动,是大中型砂岩型铀矿床、油气田(区)和煤田形成、共存和保存的必要条件;适于油、气、煤、铀同盆共存成藏、且资源甚丰的盆地类型,主要为内克拉通盆地和中间地块盆地及其相关的改造盆地.  相似文献   
426.
黑龙江东部主要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东部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差异较大,ΣREE为10.180×10-6~95.060×10-6,且随着成矿深度加深、温度升高,ΣREE呈升高趋势;轻稀土明显富集,分布曲线随成矿温度升高有趋简单之势;团结沟、平顶山金矿具铕负异常,老柞山、富强金矿具铕正异常  相似文献   
427.
我国自动站运行以来 ,由于观测环境不同及软件还存在问题 ,致使观测中经常遇到一些不正常情况 ,给观测工作带来了麻烦。1 资料卸载为空 ,需人工卸载正点 0 0分 2 0秒后微机自动卸载定时数据 ,显示卸载框 ,值班员可以从卸载框中查看数据是否正常 ,但有时软件只卸载B组数据 ,A组数据为空 ,正点资料框无数据。如果错过了正点资料卸载的几十秒钟 ,而只注意到信号灯SYN由红变绿 ,误认为传走的是正确资料 ,又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查看 ,容易造成资料缺测。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发生 ,若出现时能及时发现 ,重新人工卸载数据就可以进行补救。人工卸载方法…  相似文献   
428.
采空区上地震时间剖面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空区在煤矿生产和地面施工勘探中危害严重.在煤矿生产和施工前探测采空区,圈定出采空区的范围,已成为当前三维地震的一项十分总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采空区形成的原因,划分了不同的采空区类型.通过应用Tesseral-2D全波场地震模拟软件包对采空区进行正演模拟,建立不同类型采空区的地质模型,在这些地质模型上模拟激发,对所得到的时间剖面的地震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29.
青海省草地资源净初级生产力遥感监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研究特定区域的草地光能利用率和环境影响因素典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光能利用率的草地NPP遥感估算模型,模拟并分析2006年青海省草地FPAR、光能利用率、NPP的空间分布和季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青海省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平均值为173.28 gC/(m2.a)。青海省东南部、南部和青海湖周围三个地区,是青海省草地NPP较高的区域。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存在差异,高覆盖度草地的单位面积平均NPP为193.82 gC/(m2.a),中覆盖度草地NPP为157.14 gC/(m2.a),低覆盖度草地NPP为121.08 gC/(m2.a)。  相似文献   
430.
CO2驱油技术在50年代出现并发展至今,作为油田内部主要采收方式,CO2驱油技术逐渐替代了原有的热力采油方式。CO2驱油技术由于发展较早、技术完善、气源成本低,使油田内部对CO2驱油技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对CO2驱油技术的使用时间较晚,自90年代后才引进了CO2驱油技术,并进行实验。《化学驱提高石油采收率》通过论述化学驱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原理、方法与应用、技术和矿场应用原则,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