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91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502.
从HALOE资料看青藏高原上空HCl分布及其与O3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采用UARS卫星1992-2002年卤素掩星试验(HALOE)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上空平流层大气中HCl的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的对比,找出它们的差异,并与青藏高原上空平流层大气中O3的分布和变化对比,探讨青藏高原上空HCl对O3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上空HCl混合比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递增.在100 hPa以下HCl含量较少,其混合比在10-10以下,在10~0.1 hPa之间达到2~3×10-9量级.青藏高原上空HCl混合比与同纬度带相比有不少差异.在夏季,在100 hPa附近气层,高原地区的HCl混合比明显小于同纬度带平均的HCl混合比,但在25~5 hPa气层,则高原地区的HCl混合比明显大于同纬度带平均的HCl混合比.冬季的情况与夏季几乎是相反的.HCl混合比的分布和变化与O3混合比的分布和变化的相关关系很明显,且不同高度有所不同.在25~6 hPa气层,HCl混合比与O3混合比的变化呈明显的反相关.在30 hPa以下到70 hPa它们的相关关系不明显.而在100 hPa附近为明显的正相关.由于反相关的关系在O3混合比较大的气层25~6 hPa (约25~36 km的高度)最明显,表明在这个气层中HCl对O3的破坏作用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50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洪涝灾害的影响和复杂性日益加剧。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防洪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置的基础和核心,风险评估模型直接影响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的可靠性。洪涝灾害风险是洪涝灾害复杂系统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综合考虑洪涝灾害系统的特点以及智能体建模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洪涝风险动态评估理论模型。首先从复杂系统建模的角度出发,对洪涝灾害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建模,构建基于多智能体的洪涝灾害风险动态评估框架模型;其次,对所构建的框架模型中单个智能体模型进行研究,分别建立基于反应型的孕灾环境智能体模型和基于慎思型的致灾因子、承灾体和风险分析智能体模型,并对以上单个智能体的流程进行研究;然后以风险分析智能体联盟为例对模型框架中所涉及到4类智能体联盟的内部结构和流程进行分析,对构建的框架模型中涉及到的智能体通信协调和作用规则进行探讨;最后,在Netlogo平台上,基于30 m DEM数据和构建的模型,对淮河流域的暴雨型洪涝孕育发生发展全过程的人口风险进行动态评估。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能有效评估洪涝灾害全过程中人口风险的动态。研究结果对洪涝灾害人口灾情评估、应急救助和应急管理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4.
采用Cloudsat/CPR云雷达,FY2C/TBB亮温,Aura/MLS大气成分等卫星遥感资料,结合ECMWF气象分析资料和HYSPLIT4轨迹模式,研究了2009年6月一次东亚切断低压的暖区深对流和异常副热带锋面的结构和演变.分析表明,由于低压切断前的旧槽背景,在低涡的近成熟期,内部冷、暖锋降水偏弱,边沿的高空副热带锋面异常发展到对流层底部,低空西南暖湿水汽在副热带锋前聚集,形成千公里长的暖区深对流降水带.随着该锋面的快速东移,副热带锋区进入原暖区雨带,锋区热力间接次级环流的强上升支,加强了锋下冷侧(原暖湿区)的深对流,但该锋面阻挡了来自暖侧的水汽补充,降水结束.该异常副热带锋区还发生了强烈的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交换,在高空急流出口区的下方,平流层1.5PVU等位涡线向下入侵可达5.5 km(约500 hPa)处,锋下向上的深对流注入可达10 km,在入侵-注入混合区,臭氧和水汽的散点图上出现了二者浓度双高和双低的特殊气团.  相似文献   
505.
毛乌素沙地土地沙漠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遥感监测反演数据,以多等级土地沙漠化转化度为评价指标,研究构建了毛乌素沙地土地沙漠化转化度模型,并对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期间毛乌素土地沙漠化转化情况和转化机理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分析。评价发现,毛乌素沙地土地沙漠化情况为:东部区沙漠化发展的转化度为12.113%,逆转的转化度为9.639%,所以该区沙漠化呈现加重的态势;中部区沙漠化发展的转化度为14.551%,逆转的转化度为18.954%,但强烈发展所占比例较大,可见该区土地沙漠化呈现面积缩小、程度加重的特点;西部区沙漠化发展的转化度为8.731%,逆转的转化度为7.298%,说明该区土地沙漠化发展略大于逆转,沙漠化面积扩大,但分析发现该区重度、极重度沙漠化土地逆转的转化度很高,总和为6.483%,约为发展转化度总和的两倍,所以该区土地沙漠化程度整体减轻。  相似文献   
506.
In this part, Levitus‘ climatological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are incorporated in the numerical model developed in Part I.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experiment on the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were conducted. The smooth Levitus‘ data do not include any information on the South China Sea Warm Current (SCSWC), so it is not in the model-produced diagnostic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Although the SCSWC does not appear in the wind-driven circulation in the barotropic case, it appears in the prognostic wind-driven circulation in the baroclinic case. This implies that the differing circulation pat-terns between barotropic case and bareclinic case are due to the stratification. The prognostic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with wind stress and inflow/outflow transports at open boundaries are also discussed. Coupling of density and dynamic forces makes the circulation pattern more complicated, Even though the stratification is not always a direct 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CSWC, it is at least an indirect cause.  相似文献   
507.
冰川阻塞湖的突然排水是叶尔羌河突发性洪水发生的根本原因.借助于对冰川阻塞湖库容的测量及分析,计算出可能的最大库容量,进而给出叶尔羌河今后可能的最大洪水流量为6888.40m~3/s。  相似文献   
508.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observations of wave, current and beach process in the coastal area of Lusi,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in cause for erosion in this region is the decrement of sediment supply. The sediment in a shoaling area can easily be disturbed under the action of waves and can be carried to the open sea by the cunent in those shoaling areas mainly with ebb tidal flows. The direction of sediment transport is from west to east.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tinuous beach erosion, the major task for beach protection in the future is to protect the beach and accelerate accumulation. On the ground that wave and cunent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erosion,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construct regulating works to protect the beach and accelerate accumulat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etached dyke and groin.  相似文献   
509.
应用气候学     
地理学著作中的气候学,包含有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和个别区域各种非气候现象影响气候的描述。这里期望地理学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各种现象或现象群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单一现象的类型。其他描述也许涉及到无限制的经济生活上气候的效应;另方面涉及有机生命或特别工程类型上气候的效应;其他应用气候学涉及到纯科学的多种领域。气候可以当做一种自然资源,而重要的是应用气候必须经常确定资源是否被恰当地利用了。  相似文献   
510.
介绍了一种非常有用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法-对数正态分布网纸法。用此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数据分解之人为因素,提供一些附加信息,如平均值、方差及变形系数;而且可以区分地层,了解不同矿化产出状态;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微量元素分析数据自然而合理地分解化产出状态;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微量元素分析数据自然而合理地分解成一组或几组,进而结合地质观察解释其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