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比中日合作JICA项目2010~2014年大理地基GPS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与同期降水数据,选取积状云、层状云和层积混合云产生的降水三类样本,分析了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在三类典型降水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PWV在层状云降水前有持续大幅度增长,降水趋于结束阶段,出现持续下降。PWV在积状云降雨时有快速大幅跃升,强降水时段与PWV峰值出现时间基本一致。PWV在层积混合降水中,兼具层状云和积状云时的特征,且持续处于高位运行。PWV在上述三类性质降水中表现出的异常特征可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兰州盆地新石器时期遗址分布与地形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遗址和地形等环境要素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人地关系的作用机制。基于GIS空间分析和二元逻辑斯蒂模型分析了兰州盆地新石器时期马家窑和齐家文化遗址空间分布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定量研究了地形等环境要素与遗址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石器时期的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马厂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均沿黄河分布,主要集中于河流阶地上坡度较小的区域。距河流的水平最近距离为318.6~17 721.7 m。新石器遗址特别是马厂遗址的空间集聚性明显。从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发展到马厂类型,单一型遗址的占比逐渐由53.3%增多至92.6%。马厂类型的分布中心距离黄河最近。地形等环境要素显著影响遗址的空间分布,遗址出现概率主要受坡度、坡向和距黄河最近距离的影响,模型的解释程度可达65.0%。引入历史时期和现代聚落进行比较,历史时期聚落分布受到高程和坡度的影响,而现代聚落的分布主要受到高程、坡度和距河流距离的影响。聚落分布和影响因素的演变可能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腾格里沙漠西北缘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中期气候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腾格里沙漠西北缘青土湖沉积物粒度、有机碳、碳酸盐、碳氮比和有机质稳定同位素等多项沉积学气候代用指标及精确定年的综合分析,建立了该区域全新世中期9.0~3.0 cal.kaBP的古气候演化序列。结果表明,9~7.8 cal.kaBP期间,区域的水分条件和温度逐渐上升,植被状况好转,此阶段属于全新世早期向全新世暖湿期转变的过程;而在7.8~7.5 cal.kaBP期间出现了显著的百年尺度的干旱事件,沉积物主要以砂质沉积为主,此时湖泊生产力显著下降;全新世期间最为暖湿的气候适宜期出现在7.5~5.0 cal.kaBP;5.0 cal.kaBP以来,该区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干旱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云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蒙自市老寨乡,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已探明储量的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基于3DMine数字矿山软件系统,建立了矿区白羊矿段钻探工程、地表DTM、断层以及矿体模型,实现了地质信息的三维可视化,为矿山地下开采和设计提供了基础平台。在地质统计学原理和矿体模型的基础上,创建了块段模型,使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和普通克里格法对白羊矿段矿体的储量进行了估算。并将估值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误差的原因,对估值方法进行了取舍。结果表明:使用普通克里格法对Pb与Zn元素进行估值更加接近真实值,但对于Ag与Sn这两种伴生且品位分布不均的元素并不适合,通过对比并结合矿区实际情况,认为需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更为合理的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李育  刘媛 《地理学报》2016,71(11):1898-1910
为了探讨中国长时间尺度湖泊时空演变规律和潜在的驱动机制,本文在柯本气候分区和中国季风—非季风区的划分基础上,对中国34个有明确数据的典型湖泊运行CCSM 3.0气候模拟系统和水量能量平衡模型模拟其水位变化,同时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中国按水汽输送划分的季风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以来中国湖泊演化主要受千年尺度大气环流的驱动影响,在各个柯本气候区内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末次盛冰期以来,在季风区中国湖泊演化主要有早中全新世湖泊水位相对较高以及末次盛冰期和早全新世湖泊水位均较高2种演变规律;在东亚干旱区主要有中晚全新世期间湖泊水位相对较高以及末次盛冰期和中全新世湖泊水位均较高2种演变规律。本文为中国过去气候变化及湖泊演化机制研究提供新的证据,同时为人类全面认识末次盛冰期以来湖泊水位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华力西—印支期,西秦岭发育一个受控于古特提斯洋的坳拉槽,它是造成加里东期之后东西秦岭分异的主要原因并且控制了该阶段的成矿作用,西秦岭泥盆—三叠系既不是大洋沉积,也不完全是扬子北部大陆边缘沉积,而主要是叠加在扬子西北部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之上的坳拉槽沉积。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纪地层主要由碎屑岩组成,沉积厚度达5000-7000米,前人认为属浅海沉积环境,然而,笔者在这套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大量包括浊流在内的重力流沉积和其它一些深水沉积标志。它们集中出现于下石炭统(不包括底部)和中石炭统,该深水沉积标志除重力流沉积外,尚发现了平流岩、产于泥岩和硅岩中的硅质放射虫、多种深水遗迹化石以及与深水环境有关的沉积构造序列等。  相似文献   
18.
古代深海底质氧控的遗迹化石群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中国 9个深海沉积区近 2 0条研究剖面的沉积地质学和古遗迹学的研究 ,获得了判别深海底质遗迹化石群落与含氧量关系的几点认识 :1深海贫氧的底质中因相对含氧量的差异 ,其代表性的遗迹化石组合也不尽相同。以Megagrapton,Paleodictyon和 Protopaleodictyon为代表的 A组合 ,以 Scalarituba和 Phycosiphon为代表的 B组合 ,和以 Chondrites和 Zoophyeos为代表的 C组合 ,所指示贫氧底质中的溶解氧含量 ,是随组合的不同而依次降低 ;2遗迹化石潜穴的粗细通常与底质含氧量呈正相关 ,即潜穴直径随含氧量降低而变细 ;3遗迹化石的分异度随底质含氧量降低而变低 ;4应用个别遗迹化石属判识贫氧环境要慎重 ,如 Chondrites或者 Zoophycos,不能不加分析地视为贫氧环境的遗迹化石标志 ,应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更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花海古湖泊全新世白云石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河西走廊花海古湖泊沉积物的X衍射分析发现,全新世期间有明显的白云石沉积.岩性、沉积过程、石膏以及Fe3+含量的变化表明,花海湖全新世白云石沉积环境以还原环境为主,即还原环境利于白云石的形成,为白云石的成因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白云石作为碳酸盐矿物,可以反映湖水盐度,但并非直接指示了湖水的咸化.随着湖水盐度的进一步增加,在硫酸盐型湖泊中,白云石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相应减少,表明利用白云石分析湖水盐度时需要结合其他矿物进行分析.结合石膏含量的变化,花海湖全新世时期白云石含量的变化可以揭示该区域湖水盐度的变化.在10.478.87 cal ka B.P.早全新世时期,湖水的盐度较高,气候由干向湿转变;8.87 cal ka B.P.时期,有大量石膏沉积,显示了湖水盐度的进一步升高,气候干旱;随后湖水相对淡化,气候湿润;5.50 cal ka B.P.至今,沉积出现间断,气候逐渐干旱.  相似文献   
20.
从全球尺度对季风进行研究,以标准化风场季节变率(δ)和季风降水指数(MPI)这2种主要的全球季风定义方法为基础,计算出1964—2013年全球季风区平均分布,讨论了这2种结果的差异,并根据2种定义计算了全球季风指数和季风区面积时间序列,分析季风强度和季风面积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同时利用Ni■o-3.4 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指数、南方涛动指数、太阳黑子指数以及海冰数据,使用相关分析、场分析等方法,初步探讨全球季风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标准化风场季节变率定义下的季风区包含了全球大部分的季风区,主要有热带季风区、副热带季风区和温寒带季风区。季风降水定义的季风区基本覆盖了典型季风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2)在全球尺度上,季风强度和季风面积具有显著年际变化特征,且在1978—2013年间,全球季风强度呈减弱趋势,全球季风面积趋势则相反;(3)全球季风强度变化与Ni■o-3.4 SST指数和太阳黑子指数以及喀拉海、巴伦支海海域的海冰密集程度存在正向变化关系,与格陵兰海、楚科奇海海域的海冰密集程度呈负向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