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302篇
测绘学   217篇
大气科学   202篇
地球物理   147篇
地质学   824篇
海洋学   227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41.
湘东北地区是华南重要的Au、Cu、Co、Pb、Zn、W等多金属以及Nb、Ta、Li等稀有金属的矿集区之一, 区内的(稀有)多金属矿床在空间展布及形成时间上显示与燕山期花岗岩关系密切。本文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将湘东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稀有)多金属矿床厘定为一个成矿系列以及6个成矿亚系列。与早燕山期侵入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Ⅰ)的成矿岩体为石英斑岩, 为壳幔同熔的产物。与晚燕山期侵入岩有关的各成矿亚系列(Ⅱ~Ⅵ)均与该区伸展拉张环境下深部地壳重熔形成的幕阜山和连云山花岗岩体有关, 其中锂铌钽等稀有金属成矿亚系列(Ⅱ)属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分异出的伟晶岩型矿床; 幕阜山岩体的酸性花岗岩岩浆所分异的成矿流体为钨多金属成矿亚系列(Ⅲ)和铅锌多金属矿床(亚系列Ⅳ)提供了成矿物源; 连云山岩体花岗岩浆的上涌, 通过萃取元古宙地层中成矿元素以及致早期区域构造的重新活化, 为钴铜多金属成矿亚系列(Ⅴ)以及金多金属成矿亚系列(Ⅵ)提供了成矿物源及矿质的运移、储存空间。依据区域成矿规律和“缺位找矿”理论, 本文认为长平大断裂南端是寻找钴铜矿的有利地段, 湘东北地区具备良好的稀有金属及金等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42.
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资源基础,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成为保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针对缺乏与之相适应的面向耕地系统调查监测技术体系问题,本文从耕地生产、生态系统内涵出发,构建面向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的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及监测指标,规划监测网络与样点布设方案,探讨地面调查协同多源遥感数据调查方法、自动化处理平台构建,展望耕地系统调查监测未来发展,旨在为耕地资源“三位一体”保护格局提供相适应的调查监测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43.
巴曲冰湖溃决型泥石流紧邻川藏铁路某车站,可能对其建设及运营产生威胁。首先基于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查明了巴曲泥石流的基本特征,采用规范公式计算了巴曲暴雨泥石流的动力学参数。然后采用无量纲堵塞指数(DBI)评价了巴曲沟内7个主要冰湖堰塞坝的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巴曲1#冰湖堰塞坝的DBI值处于非稳定区,3#、4#和6#堰塞坝的DBI值处于非稳定区与稳定区之间,存在发生冰湖溃决的风险。最后,采用快速物质运动模拟软件(RAMMS)单相流数值方法,模拟分析了巴曲沟在4个极端场景下的冰湖溃决演进过程。模拟结果显示:巴曲冰湖溃决后的演进过程分为开始-汇流-冲出-停积四个阶段,共历时约4.5 h。在1#—4#及6#冰湖堰塞体全部溃决工况下,冰湖溃决泥石流在沟口的最大流速为5.92 m/s,最大深度为4.35 m,最大流量为1 954.42 m3/s,为暴雨型泥石流的5.1倍。除此之外,4个场景下冰湖溃决洪水的影响范围都经过拟建车站,泥石流最大深度分别为1.91,3.36,1.53,4.35 m。因此在车站设计时需采取排导槽或导流堤等工程措施进行防护治理。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川藏铁路选线及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冰湖溃决型泥石流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4.
农村民房的地震破坏特征与震害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对中国西部和华北地区20世纪发生的21次历史地震的震害考察和10余次地震的现场震害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归纳了农村木架房屋、墙体承重房屋、混合承重房屋、土坯拱窑、黄土崖窑、砖平房、多层砖混房在地震烈度为Ⅵ度、Ⅶ度、Ⅷ度、Ⅸ度、Ⅹ度时的震害表现,介绍了建筑物震害程度等级的划分与标准、破坏性地震在Ⅵ度-Ⅺ度区内各种结构类型农村民房破坏的烈度标志,给出了各种结构类型农村民房在地震烈度Ⅵ度-Ⅺ度情况下的震害预测结果,探讨了在造价增加不多的情况下,提高农村民房抗震能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5.
提出了一种GPS RTK技术与TCA2003测量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实施CPIII控制网测量的技术方案。通过具体工程试验表明,在满足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可有效地提高外业测量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446.
RARS(区域ATOVS转发服务)及IGDDS(综合全球数据分发服务)第2次_T作组会议于2008年5月20~22日在瑞士日内瓦WMO总部举行。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智利、巴西、阿根廷、中国、俄罗斯、EUMETSAT、NOAA、ECMWF及WMO相关项目秘书处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林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刘健代表中国气象局(CMA)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447.
李小龙  谷松岩  刘健 《气象》2009,35(5):3-9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出现了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南方地区地面积雪的覆盖范围等灾害信息对于气象公共服务、决策服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开展的被动微波积雪研究,多关注高纬度、极地地区或高原地区的干雪状况,薄雪、湿雪的判识问题较少有人触及.而我国冰冻灾害期间,南方地区由于处于较低纬度带,昼夜温度在0℃上下起伏,雨、雪、雨夹雪天气的轮替,地面积雪恰恰多为湿雪、薄雪.积雪雪层由于液态水的存在将大大改变观测辐射信号,雪内少量液态水就能导致微波亮温值急剧上升.利用南方地区积雪冻融变化时微波亮温昼夜之间的差异变化,使用被动微波数据(DMSP-SSM/I)建立了对低纬度南方地区积雪监测的一种补充方法,结合其他积雪产品,可以获得更加完整的低纬度地区积雪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448.
利用恩施基准站2002~2008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和MICAPS资料,挑选出地面资料中逐时能见度低于100m的能见度资料,在进行时间分布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天气学普查,得出恩施浓雾的一般统计特征.然后针对几次典型的连续浓雾或强浓雾个例,对其生成的环流背景、动力和热力特征等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出不同类型浓雾的成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浓雾形成和维持的动力、热力机制各有异同,一般而言,冷的下垫面、低空较强的逆温层,中空干低空暖湿的稳定大气层结是形成辐射雾的原因,最强逆温层一般在880hPa左右;平流雾相对辐射雾而言要求垂直湿层更深厚,中空持续一致的3~7m/s的偏南风,暖湿平流源源不断的输送,是平流雾得以发展和持续的基本条件;混合雾的形成是温差较大的冷、暖气团湍流混合的结果,其温湿层结与辐射、平流浓雾有类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锋面逆温层的存在与否与充足的水汽供应,是促进锋面浓雾形成、发展与维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9.
洮河水电开发对河流热状态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洮河干流站实测水温、冰情资料为依据,采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水电站建设前上下游站水温年序列关系和冰情发生和消失之间的对应规律,进而研究水电站建设后河流水温及冰情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水电站建设对河流热状况的影响明显,引蓄水大坝下游各站的年平均水温升高了0.5℃,上半年冰情提前结束,下半年冰情推后出现,封冻现象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450.
平顺铁矿为山西省南部典型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之一,矿区内发育有东西两岩浆岩带,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具有低硅(绝大部分小于56%)、高镁(Mg#=51.47~81.66,平均值为61.4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Sr、Ba、K)和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LREE富集,HREE亏损,无或只有微弱的正铕异常,富集放射性成因Pb,以及第一岩浆岩带橄榄辉长岩含有大量橄榄石、角闪石和辉石的捕掳晶等特点,显示两岩浆岩带具有起源相同、快速侵位的特点。平顺地区6个典型钻孔岩性的化学分析结果说明岩浆后期热液具有从东往西运移的趋势。结合两岩浆岩带侵位特点,提出第二岩浆岩带是由第一岩浆岩带晚期岩浆侧向侵位形成,二者之间在某一范围内深部相连,并可能成矿的观点。这为本区将来深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