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87篇
海洋学   44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库车坳陷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沉积可划分为北缘砂砾岩带冲积扇粗碎屑沉积-下切辫状水道充填-河流-三角洲沉积、温宿凸起边缘近端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和塔北凸起西南缘的下切谷充填-河流三角洲-滨浅湖滩坝3个相带,中部为干旱盐湖-泻湖-海湾沉积.物源体系分析表明,西部的温宿凸起、北边的南天山造山带和塔北隆起上的大陆蚀源区为坳陷提供物源.库车坳陷碎屑物基本上来自于南天山和温宿凸起再循环造山带,坳陷北缘的逆冲造山和隆升作用形成了长期的物源供给区,沿坳陷东北缘发育了巨厚的冲积扇.西部的温宿凸起早期存在物源,沿凸起边缘发育有小型的边缘扇或扇-辫状河三角洲.塔北隆起在古近纪早期提供一定的物源,克拉201井附近结晶基底的剥蚀是南部大陆蚀源区的主要物质来源.却勒1井、羊塔5井等地的碎屑物极可能来自3个物源区.研究区物源体系的分析与总体的古构造、古地理格局相一致,库车坳陷古近系基底东高西低,有大量陆源碎屑由东向西推进,东、西两侧的低凸起带和北缘的前陆前渊带构成的古构造特征决定着物源和岩相分布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92.
西北地下水资源数据库包括地下水资源属性数据库和地下水资源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采用AC-CESS97存储格式,空间数据库采用ARCVIEW3.1存储格式,文中介绍了西北地下水资源数据库的基本内容,组织结构及其元数据,阐述了其在网上发布的动态网页设计思路及基于WEB GIS的数据浏览,查询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3.
94.
95.
20世纪90年代,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为主要力量的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对南沙群岛进行了系列的野外实地考察,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但由于南沙群岛海域幅员辽阔,所以对一些面积较大的环礁只能作局部研究;同时由于其它某些原因,一些岛礁还没有被我国南沙科学考察队考察过。  相似文献   
96.
利用长时间序列气象卫星及多源数据,研究青藏高原低涡综合识别方法,完成低涡数据集并与青藏高原低涡年鉴中低涡位置、路径和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卫星识别多年平均低涡分布存在两个高值区,分别位于西藏的中北部和青海西南部及青藏高原西部,在有探空站的青藏高原东部(90°E以东),卫星识别低涡高值区和年鉴数据吻合,冬半年,卫星识别低涡活动明显高于年鉴,主要为青藏高原西部低涡活动引起,逐年及2008年低涡路径对比也显示,有探空站区域卫星识别低涡和年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卫星识别低涡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可信性;2015年青藏高原中西部新增3个探空站,年鉴中90°E以西低涡约占全年低涡总数量的22%,该区域卫星识别低涡和年鉴一致性较高,表明卫星识别低涡在高原中西部的可信性。因此,卫星识别低涡与年鉴低涡在有探空站区域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对年鉴中青藏高原东部低涡源地进行追踪,又可识别青藏高原中西部尤其是活跃于冬半年的低涡,是青藏高原年鉴低涡数据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7.
山东省东汶河沂南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作为人类重要的水源之一,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明显影响而造成污染,深入研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东汶河沂南地区分布着多种类型的含水层,并且农业、养殖业发达,是进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水化学形成研究的理想地区.本文综合利用Piper三线图、离子比值法及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东汶河沂南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总体以HCO3-Ca、HCO3-Ca·Mg型为主,TDS含量在243~1473 mg/L之间.地下水中HCO-3、SO2-4、Ca2+和Mg2+等离子主要来自于碳酸盐类矿物及硫酸盐类矿物的溶解,而Na+、K+、Cl-、NO-3则主要来自于岩盐溶解和人类活动污染.水岩作用对地下水水化学的影响超过了62.024%;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的水样占到了总水样数的13.6%,对地下水水化学的贡献率则达到了20.318%.河谷平原地区受到农业及养殖业等人类活动的污染明显.  相似文献   
98.
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铀成矿带产铀层位中侏罗统直罗组砂岩进行系统采样和分析,以探讨砂岩中粘土矿物特征与氧化带成因之间的关系。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分析等现代分析手段,测定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古层间氧化的演变序列为砂体原始灰色→古氧化作用(红色或黄色)→碳酸盐化(残留了部分红色)→后期还原作用(绿色),对应的岩石蚀变期次为早期氧化酸性蚀变→氧化期后弱碱性蚀变→晚期还原弱碱性蚀变;早期氧化砂岩在还原性气体作用下,Fe3+还原转化为Fe2+,高岭石在有Fe2+存在的条件下会向绿泥石转化,这一反应在碎屑颗粒表面,形成许多极细小的针叶状绿泥石,从而使古层间氧化亚带呈现特征的绿色。  相似文献   
99.
对流有效位能计算的新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流有效位能是强对流天气分析预报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理论推导,提出了载水气块和非载水气块两种情况下,对流有效位能的两个新的计算方案,分别记作CAPEw和CAPE。该方案与以往的方案有很大的不同和根本的区别,更加合理和符合实际。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可以计算两种情况下的对流抑制能量CINw、CIN,对流有效位能CAPEw、CAPE,抬升凝结高度LCL(二者相同),自由对流高度LFCw、LFC,对流凝结高度CCL(二者相同)以及平衡高度ELw、EL;可以预报对流温度Tg(二者相同);可以分析地面和高空温度、湿度、等压面高度发生变化时,CINw、CIN和CAPEw、CAPE等的数值变化情况,便于业务应用和理论研究。还讨论了影响对流有效位能局地变化的因子和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4 个要素,应用SWOT 分析法对锡林郭勒盟及其周边地区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锡林郭勒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体系,并提出锡林郭勒盟地区采用ST 战略来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