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71.
高围压下岩石材料的断裂力学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红  李世愚 《地震学报》1992,14(1):124-127
近年来,岩石断裂力学理论和实验发展非常迅速、并在许多大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988年关于岩石断裂韧性实验测试方法的国际标准也已正式公布(ISRM,1988).与此同时在地球物理学及地震学界,岩石断裂力学的研究工作也日趋增多.并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Das,et al.,1986;Atkinson,1987).   相似文献   
172.
李红 《测绘通报》1999,(9):40-42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决策方面的应用,这一趋势及其潜在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利用和影响。本文提出并了确定地理信息适用性的方法,通过分析基于地理信息利用的相关决策风险,从而确定地理信息容许误差的等级。  相似文献   
173.
高斯线调频小波变换及其在地震震相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地震渐变信号在起始点附近信号高频分量比较丰富,但信号幅度较小的特点,本文选取高斯线调频小波作为基函数,研究了不同小波参数和信号参数对其变换结果的影响规律,找出了直接利用变换峰值进行震相识别的误差来源,提出了一种从背景噪声中实现渐变地震震相识别的有效方法——定尺度小波变换比方法,给出了模拟数字信号和实际地震震相识别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4.
结合地震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 ,并利用地震学有关方法 ,对北纬 3 5°线附近地震活动特征与地震危险区进行预测。发现 5级以上地震有自西向东迁移的迹象 ,近 3 0a来 5级以上地震主要在菏泽 -黄海一带活动。通过分析认为 ,近期北纬 3 5°线与聊考带交界处及与响水 黄海构造带交界处 ,有发生 5级左右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5.
模糊综合评判在水源判别应用中对权重确定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解决水源判别常用的“超标加权法”确定评判因素权重系数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提出了更加适合于水源判别的权重系数确定方法--“偏标加权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6.
利用1992~2001年人工增雨主作业期内大连碧流河水库流域13个雨量观测点的降水量资料,结合天气图.分析降水过程开始时的天气形势和高低空系统配置,对降水天气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冷涡型、台风型、切变型、副热带高压后部西风槽型可作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177.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植保站的玉米螟发生量、齐齐哈尔市气象局的气象条件、统计局的同期玉米产量关系的研究,运用逐层分离产量影响因子的方法,发现玉米螟发生量的相对平均变率决定了病虫害影响造成减产的幅度。  相似文献   
178.
利用 1992~2001年人工增雨主作业期内大连碧流河水库流域 13个雨量观测点的降水量资料 ,结合天气图 ,分析降水过程开始时的天气形势和高低空系统配置 ,对降水天气进行分类。结果表明 :冷涡型、台风型、切变型、副热带高压后部西风槽型可作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179.
研究了加纳谷(南加州)加速度传感器垂直台阵记录的剪切波在浅层(<200m)的各向异性效应。应用埋深在结晶基岩(220m)、风化结晶岩(22m)及沉积岩(15,6和0m)的传感器记录的地震事件,我们分析了剪切波的竖向传播走时和在不同深度处的偏振方向。剪切波水平分量的速矢端迹图展示了明显的线性的和固定的偏振方向,与地震位置和震源机制无关。偏振取向随深度而变化,在220m深度是N325°±13°,而在22,15,6和0m深度处是N25°±20°。(a)对剪切波在深部(>220m)的传播,220m深度处的偏振方向和距7km的美国地质调查局KNW台站观测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通过对本区地震资料的处理研究,我们可以推断岩石构造各向异性是由矿物和(或)微裂纹沿某一方向的定向排列引起的。(b)对于剪切波在浅部的传播(<220m),观测到220m和22m间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为N0°±20°,且速度快8±2%。快、慢剪切波之间的传播延迟大致等于信号的半个主周期,且地表下质点的线性偏振可据椭圆运动的主方向来确定。N±20°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与圣安德烈斯断层区的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一致。浅层各向异性的范围与蚀变花岗岩形成的低速有关。本文认为,介质各向异性或者是由应力在蚀变(如热液)介质中孔隙或裂纹发生形变引起的,或者是由两个具有不同线状构造方向的结晶岩单元的叠加而形成的。记录资料显示出,在0~200m的浅层中,各向异性强烈影响了小于30Hz的正常频段范围内的短周期地表记录。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