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205篇
地球物理   205篇
地质学   427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仪器在较大波动幅度的影响下产生自动调零(电磁阀门开启),与地震信息混在一起,难以直接使用原始数据。合理消除自动调零带来的影响,还原真实情况,成为台站必须解决的问题。采用确定校正值的方法,力图还原为连续记录,结果发现:处理后的资料可以和另外一台没有调零动作的体积应变仪器的原始资料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2.
抛石爆破挤淤的过程主要分为4步。第1步是直接进行抛石挤淤;第2步是在堤头前方的淤泥内进行首次堤头爆破,
使淤泥的强度降低,抛石和淤泥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抛石向淤泥内滑移和下沉,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第3步是补填后再次进行爆
破,并依次循环;第4步是每50m进行一次侧爆。通过改变淤泥强度的方式来代替爆破作用,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这4个
过程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挤淤效果的预测。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理论预测与钻探、探地雷达实际检测结果的对比,证
实数值模拟的结果是正确的。模拟结果表明经过抛石爆破挤淤4个步骤的处理,抛石最终会形成稳定的马蹄形海堤。   相似文献   
153.
巴丹吉林沙漠季节冻土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凯  王乃昂  胡文峰  张洵赫  孙杰  王旭 《冰川冻土》2015,37(5):1209-1216
通过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连续的地温观测和2014年1月的专题考察,发现巴丹吉林沙漠属于季节冻土区,年冻结时间长达4个月.沙漠内部的局地地形和湖泊分布是影响季节冻土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迎风坡和背风坡冻土冻结深度显著大于丘间地冻结深度,湖泊的存在使湖泊周边地区最大冻结深度显著变浅.通过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地温、气温、地气温差的分析,结合我们在巴丹吉林沙漠外围发现的末次冰期砂楔群,表明我国北方沙漠在末次冰期属于不连续的多年冻土区.  相似文献   
154.
新疆、青海、西藏数字地震台网和新疆和田台阵都十分清晰、完整地记录到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波形,故采用区域地震台网和地震台阵联合定位的方法来精确测定该地震的震源位置。具体定位时采用了以下技术:①根据MS7.3地震震中的位置,360o等方位均匀选取台站,平均每隔约15o取1个台站参与初始定位;②将于田台的记录波形旋转至径向和切向上精确测定S波的到时,并以此控制震中距;③测定震中位置时采用的速度模型,是以震源为中心、半径约为1.0o范围内发生的历史地震资料为基础,重新拟合后获得的速度模型;④利用和田地震台阵记录的主震波形资料,经波形聚束方法处理后进行方位角测定,并以此方位角修正震中位置;⑤采用确定性方法测定震源深度。最终得到新疆于田MS7.3地震主震的震中位置为36.197oN、82.467oE,震源深度为12km,发震时刻为2014年2月12日17:19:48.2。  相似文献   
155.
大数据是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是未来找矿靶区预测的不可或缺的技术。大数据-三维成矿预测研究面临机遇与挑战,其涉及的地学大数据除了数据来源众多、比例尺不同、数据量大、非结构化管理、时效性强、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协同管理等复杂特点外,还必须具有适应进行三维建模及空间分析的数据结构。本文分析了地学空间大数据的特点,对多源地学综合信息的管理需求进行研究,参考国家及行业标准,建立了可满足三维成矿预测需求的多源地学空间数据库模型,并依据实际划分为勘查控制钻孔地质数据库、空间属性数据库和地球物理数据库,各数据库可在多源地学空间索引库的支持下协同工作。本文以大数据应用的典型实例--钟姑矿田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了矿田内勘查成果资料,建立了钟姑矿田多源地学空间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控矿要素的有效提取,可进一步支持三维成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源地学空间数据库可有效管理地学空间大数据,是大数据-三维成矿预测的重要解决方案,是进行三维成矿预测的重要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6.
江苏数字地震台网台站震级偏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江苏数字地震台网1999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3个以上子台记录到的约1 500条地震,以台网的平均震级为标准震级,详细分析了江苏数字台网子台的震级偏差原因,结果显示:①在震中距较小时(100 km),子台测定的震级偏小,在100 km△250 km范围内,震级偏差基本为零;②子台测定的震级偏差存在地域分布特征,随方位角显示趋势性变化,地区邻近的子台之间变化特征相近或相似;③江苏数字台网子台台基类型中松散沉积对震级影响最大,偏差均为正值,最大偏差约0.3级,灰岩类型的台基对震级测定影响最小,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157.
胡安峰  陈博浪  应宏伟 《岩土力学》2011,32(Z2):592-597
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基坑工程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时,已有研究主要采用摩尔-库伦模型对土体进行模拟,由于摩尔-库伦模型给出的基坑变形曲线与实测不符,故据此得到的基坑整体稳定安全系数也不甚合理。采用Plaxis硬化模型模拟开挖过程,在强度折减分析中采用特征点位移突变对基坑整体稳定性进行收敛判断,通过分析对比所选取的不同特征点的位移与折减系数的关系曲线,提出采用挡墙内侧开挖面附近土体作为收敛判断的判别点较为合理,其安全系数的取值与采用极限平衡法得到的结果比较接近,而摩尔-库伦模型所得到的计算结果则偏大。最后分析了基坑宽度、基底软土层厚度、挡墙插入深度和挡墙刚度等因素对基坑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并比较了采用这两种不同土体本构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8.
孙小龙  王俊  向阳  王熠熙 《地震》2016,36(4):120-130
基于《中国震例》记录的1966年以来的震例, 按异常测项和变化类型分类统计了与地下流体相关的异常数量与震级、 震中距、 持续时间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 中国大陆M6.5以下地震的地下流体异常数量与震级无相关性, M6.5以上地震异常数量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多, 二者呈指数关系; 地下流体异常多集中于距震中300 km范围内, 且各测项间无明显区别, 异常数量与震中距之间呈Gamma分布特征; 地下流体异常时空演化主要表现为 “向震中收缩”、 “构造控制”和“相对集中”三种典型特征, 震前异常数量主要表现为“持续增长”型和“先增后减”型两类, 且以“先增后减”型居多。 本文统计得到的地下流体前兆信息特征, 可为今后地震预报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9.
地震诱发堰塞湖的应急水文分析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方法,在分析突发事件水文应急分析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应用模式,提出了应急水文分析方法框架模型,并示例说明了在四川"5·12"地震后堰塞湖除险处置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应用情况.这些方法对于其他突发事件的水文应急分析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0.
简要介绍了GPS在现代板块构造运动中的应用及其进展:GPS对于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和维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地壳运动监测网的建立使得GPS成为监测地壳运动强有力的工具;全球性、全天候的GPS卫星测高将在现代板块构造运动的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精度的IGS产品为国际动力学服务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