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8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445篇
测绘学   226篇
大气科学   282篇
地球物理   257篇
地质学   946篇
海洋学   177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144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在沙漠地区修筑高速公路时,风沙对公路路基的危害是公路安全和运营的最大影响因子之一。为了寻求最适合沙漠地区高速公路风沙危害最经济的理论路基断面形式,通过对榆(林)靖(边)沙漠高速公路各种路基实测数据应用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查明了影响路基沙害程度的主要参数,提出了减少路基沙害程度的设计理念,并对不同路基形式的沙害程度进行了比较,给出了路基沙害程度较小的路基断面形式及参数值。研究成果对今后在沙漠地区修筑高速公路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
鄂尔多斯高原的第四纪古风成沙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第四纪古风成沙,是指现代风成沙出现以前的第四纪期间由风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沙质沉积物。国外对第四纪古风成沙或古沙丘(又称化石沙丘)已有较多研究,国内不少地方亦屡有发现,但系统研究尚少。  相似文献   
93.
为了量化湄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分别于2010年10月和2011年4月对湄州湾7个断面高、中、低潮间带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取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湄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以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优势种类包括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杂色伪沙蚕(Pseudonereis variegata)和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等。2010年10月,湄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物种丰富度为(8.21±2.04)种,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91±80)ind./m2和(73.9±78.8)g/m2;2011年4月,平均物种丰富度为(6.76±2.90)种,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95±220)ind./m2和(45.8±58.0)g/m2。4月和10月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明显不同;大型底栖动物4月的多样性、生物量等通常低于10月,但丰度更高。此外,湄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生物量和丰度在各采样断面的高、中、低潮区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相似文献   
94.
土地利用方式对西藏东部河谷山地土壤肥力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和室内理化分析,研究了西藏东部主要河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性质及其随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的差异,耕地和裸地土壤砂粒含量高于其他利用方式,本区域土壤砂质特征明显;受有机质积累影响,乔木林地、灌丛地土壤具有相对较高N素养分;受施肥等因素影响,农耕地土壤具有相对较高P、K养分;在所有利用方式中,裸地土壤尽管具有相对较高的粉粒含量,但所有养分指标均最低,显著低于林地土壤。总之,对于西藏脆弱生境而言,耕作使得有机质更易于消耗。由于有机质与植被之间存在明显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维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对于恢复植被、保护青藏高原东缘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严济远  许卫桐 《气象》1983,9(8):20-21
上海是我国气候资料年代最长、最完整的台站之一,资料样本已经超过100年。因此,利用百年资料对上海温度,雨量的波动性、代表性、常态性进行探讨,对认识温度,雨量的统计性质及上海的气候特点是有意义的。 一、年、月温度、雨量的波动性 1.年、月平均温度,均方差的波动区间:年、  相似文献   
96.
根据对1980年汛期在黄河18个水文站采集样品的分析结果,本文讨论了黄河悬浮物的粒度、矿物和化学组成从上游到下游的地理分异。  相似文献   
97.
1 Introduction Ocean primary productivity controls the exchange of carbon dioxide at the air-sea interfac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climate change. Most oceanographic research on primary productivity has focused on the ma…  相似文献   
98.
青海高原沙漠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登山  高尚玉 《中国沙漠》2007,27(3):367-372
20世纪5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对青海高原沙漠化的分布、基本特征、沙丘类型、形成演化、风沙移动规律、野外观测、沙化监测的科学考察研究到防沙治沙试验的过程;从地域上涉及了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黄河源区和长江源区全部5个沙漠化土地分布地区,全面综述了高原沙漠化研究的成果、防沙治沙经验和研究进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99.
1484年松江府志对明代成化二十年,长江下游一带的秋雨现象作了如下的记述:七月(农历)朔雨至冬十月不登。震泽县志在清雍正四年(1726)又记述:八月连雨至九月,水高四、五尺,城市行舟。上述记载表明,长江下游的秋雨现象早为人们注意了。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秋雨这样一个重要的气候现象,人们并未进行过深入的探讨,直到1958年高由禧、郭其蕴才指出:我国西南、长江下游地区秋雨比其邻近地区显著。  相似文献   
100.
对流层平流层气溶胶粒子的形态和化学组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分析研究了1993年和1994年的8月、9月在香河地区上空采集的单个气溶胶粒子的形态及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1993年,在对流层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经常出现不规则形的粒子,可能是土壤粒子;而在平流层大气中的颗粒以具有“卫星”结构的硫酸粒子为主;硫酸铵粒子则经常出现在对流层的中、下部。香河地区上空颗粒物的化学元素组成比较复杂,单一化学元素组成的粒子较少,粒子主要含有Si,Fe,Al和S等元素。气溶胶的化合物有硫酸盐、硅酸盐、硝酸盐和磷酸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