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116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201.
10.1观测仪器 大气电场强度是大气电学的基本参数,它在大气电特征、雷暴的产生与发展、太阳活动及环境监测、航空航天器的发射以及地震预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2.
203.
新疆东天山地区发育一系列与铜镍硫化物矿化和与钒钛磁铁矿矿化相关的过渡型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初步统计这些岩体有香山西岩体、牛毛泉岩体、土墩南(二红洼)岩体和红梁子岩体.本文主要通过锆石U-Pb法对牛毛泉岩体和红梁子岩体进行定年工作,并利用角闪石40Ar/39 Ar热年代学方法对牛毛泉岩体和二红洼岩体的侵位年龄进行约束.测试结果表明,牛毛泉岩体年龄为289.7±2.4 Ma,红梁子岩体年龄为309.7±1.5 Ma,二红洼岩体年龄为274.2 ±5.7Ma.此外,本文还对这类杂岩体进行了主量、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测试工作.结果表明,岩石系列既有碱性也有钙碱性和拉斑系列,m/f比值0.44 ~4.76,属铁质基性岩;MgO、FeO、CaO、Na2O+ K2O、TiO2、SiO2成分及相关岩石化学参数,均表现具有含钒钛磁铁矿化和含铜镍矿化岩石的双重和过渡特征;岩石的稀土分馏,曲线的倾斜程度变化较大,轻、重稀土比值(∑LREE/Σ HREE)为1.39 ~ 5.47,(La/Yb)N比值变化较大,在0.79 ~4.65之间,铕异常变化较大(0.85 ~2.33),经原始地幔标准化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的富集程度相差不大,总体上样品中普遍具有Th、Ta、Nb、Ti等亏损,Sr、Ba富集趋势;εNd(t)值绝大多数为正值,[n(87Sr)/n(86Sr)]i值普遍较低,显示这类岩体源区为亏损岩石圈地幔,并经历较强的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204.
新疆香山杂岩体的成岩与成矿时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新疆东天山香山地区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产有香山中中型铜镍矿和香山西大型铜镍-钛铁矿床.杂岩体可分为辉长岩类、超镁铁质岩类和钛铁辉长岩类.野外证据表明三者具有先后侵位关系.本文通过对香山杂岩体不同岩相年代学资料梳理,补充了定年数据,获得香山杂岩体侵位年龄为283.2±2.1Ma,验证了不同岩石系列的侵位时序.此外,锆石年龄数据还记录了本地区曾经发生过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利用角闪石40Ar/39Ar测年结果,并结合锆石U-Pb测年结果推测香山西岩体侵位较深,香山中岩体侵位较浅,进一步推测西岩体剥蚀量较大,而中岩体剥蚀量较小.结合野外穿插关系,厘定了杂岩体侵入-成矿事件的时序.  相似文献   
205.
基于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建立本地土壤水分变化模型,通过人工取土烘干法观测的实际土壤湿度数值对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进行修正和校订,再由修正过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作为当日的初始湿度,通过天气预报中无降水日数或降水日期及雨量大小做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失墒或增墒的模型,再通过不同的气象条件对增、失墒进行相关订正,做出相应的土壤墒情的预报,最后根据土壤墒情预报结果对照本地的土壤干旱量级指标,从而随时做出快速准确的本地旱情预报,为各级领导组织指挥农业生产、开展人影作业、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等活动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本文通过此模型对2012年松原地区夏季干旱情况进行预报,再通过实际土壤墒情实况进行对比,预报结果基本正确。由于人工测值有一定随机性,所以人工观测值与自动站观测数据的对比只能做为参考而不可能完全吻合。但从长期数据应用情况来看,基于土壤自动水分观测站的土壤墒情监测及干旱预报模型方便稳定,反应水分变化趋势更有连续性。  相似文献   
206.
This paper deals with a new system of aquaculture, i.e., a closed recirculating system for shrimp-mollusk polyculture. The culture system consisted of several shrimp ponds, a mollusk water-purifying pond and a reservoir. During the production cycle, water circulated between the shrimp and mollusk ponds, and the reservoir compensated for water loss from seepage and evaporation. Constricted tagelus,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was selected as the cultured mollusk, and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as the cultured shrimp. The main managing measures during the production cycle were: setting and using the aerators; introducing the probiotic products timely into the shrimp ponds; adopting a “pen-closin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hrimp viral epidemics; setting the flow diversion barriers in the mollusk pond to keep the circulating water flowing through the pond along a sine-like curve and serve as substrate for biofilm; no direct feeding was necessary for the cultured mollusk until the co-cultured shrimp was harvested; natural foods in the water from the shrimp ponds was used for their foods. Two sets of the system were used in the experiment in 2002 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achieved. The average yield of the shrimp was 11 943.5 kg/hm^2, and that of the mollusk was 16 965 kg/hm^2. After converting the mollusk yield into shrimp yield at their market price ratio, the food coefficient of the entire system averaged at as low as 0.81.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ponds was maintained at a desirable level and no viral epidemics were discovered during the production cycle.  相似文献   
207.
208.
遥感影像居民地信息自动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掌握居民地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居民地的快速提取提供了新的途径。传统的人工目视解译费时费力,基于遥感影像的居民地信息自动提取势在必行。主要探讨了居民地信息自动提取的5种方法,即基于统计的分类法、谱间结构阀值法、归一化指数法、纹理分析法、地学专家知识分类法,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目前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居民地信息自动提取方法的发展趋势.认为多种分类方法相结合,建立居民地信息提取的专家系统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9.
缺少控制点的SPOT-5 HRS影像RPC模型区域网平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卫星遥感影像区域网平差的模型出发,利用SPOT-5影像附带的参数拟合RPC模型参数,根据RPC模型和像面的仿射变换模型建立了卫星遥感影像区域网平差的数学模型。按照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对两个地区SPOT-5HRS影像进行直接空间前方交会和缺少控制点的区域网平差处理。试验证明了本文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10.
城市空间信息规则网格与不规则网格的数据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不规则网格向规则网格进行社会经济信息转换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并采用蒙特卡罗和GIS相结合的方法,以人口数据为例,利用土地利用分类信息将以行政区为基础采集的人口数据转换到规则网格中。实验证明,转换后的人口分布数据较好地体现了人口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聚合成不同大小的网格,能较好地满足城市微观建模和宏观社会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