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116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91.
近几年,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沿海各地陆续实施了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来缓解工业及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紧张的矛盾。目前,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制度尚不完善,仍有许多的工作需要进行研究和实践。鉴于此,笔者对当前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2.
193.
194.
中国东部黄山的成山过程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山是否存在过冰川是长期争议的科学问题,反对者的证据之一是黄山的海拔高度不能满足终年积雪的要求。这种认识源于地理学家对黄山成山过程的推测,没有考虑黄山岩体和区域地质演化所反映的成因信息。黄山岩体为一个主要由4个岩性单元组成的早白垩世复式小岩基,从早到晚、由边缘到中心依次为温泉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云谷寺连续不等粒粗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狮子岭斑状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和贡阳山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组成。这种结构变化表明黄山地区发生过同侵位剥蚀作用,暗示岩浆侵位深度越来越小,受挤压构造力的驱动。与此相应,狮子岭单元的钾长石斑晶定向排列和云谷寺单元中的原生节理垂直于相邻两单元的接触界面,暗示黄山花岗岩具有强力侵位的特点。因此,黄山岩体形成于挤压构造环境,而不是前人推测的伸展环境。这种认识与区域构造变形和盆地分析的证据一致,暗示黄山地区曾经处于挤压造山环境,具有造山带型厚陆壳。对比岩浆起源深度和现今地壳厚度,可以合理地推测,晚白垩世以来黄山地区地壳减薄了约14~29 km,其地貌响应约为194~418 km。据此,黄山在早白垩世的海拔高度可能达到2 693~4 776 m。因此,黄山形成于地壳沉陷过程中的差异侵蚀,而不是地壳的阶段式隆升。  相似文献   
195.
车载视频图像序列卡尔曼滤波及其移动量测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对应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运动与结构重建方法,对运动与结构重建在车载视频移动量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立体视频量测技术,在移动量测系统中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正确可行,精度较高,抗噪性能好,具有很好的移动量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6.
新疆香山杂岩体的成岩与成矿时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新疆东天山香山地区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产有香山中中型铜镍矿和香山西大型铜镍-钛铁矿床.杂岩体可分为辉长岩类、超镁铁质岩类和钛铁辉长岩类.野外证据表明三者具有先后侵位关系.本文通过对香山杂岩体不同岩相年代学资料梳理,补充了定年数据,获得香山杂岩体侵位年龄为283.2±2.1Ma,验证了不同岩石系列的侵位时序.此外,锆石年龄数据还记录了本地区曾经发生过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利用角闪石40Ar/39Ar测年结果,并结合锆石U-Pb测年结果推测香山西岩体侵位较深,香山中岩体侵位较浅,进一步推测西岩体剥蚀量较大,而中岩体剥蚀量较小.结合野外穿插关系,厘定了杂岩体侵入-成矿事件的时序.  相似文献   
197.
太原盆地土壤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文章分析了太原盆地土壤微量营养元素Fe、Mn、Cu、Zn、Mo、B和有害重金属元素As、Cd、Cr、Hg、Pb的含量变化特征.太原盆地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与世界土壤和全国土壤的平均值相比趋于缺乏状态,而高于全国黄土和山西省土壤的平均含量.有害重金属元素在太原盆地表层土壤的富集已较明显,原有的地球化学特征已发生较大变化.Hg、Cd、Pb对环境的危害作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8.
导航电子地图数据测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外导航电子地图的发展现状,探讨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质量元素的选取、数据缺陷的分级以及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并根据测评准则对目前市场上几款主流的导航仪的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进行质量测评,对我国导航电子地图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9.
基于千米格网的区域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一  张树文 《测绘科学》2012,37(2):60-62,96
本文选择黑龙江省哈大齐地区(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为研究案例,在区域尺度上基于千米地理格网进行了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的评价。在明确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从自然适宜性、生态重要性、开发潜力性和政策调控性4个方面建立了区域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哈尔滨、大庆和齐齐哈尔城市核心和周边地区为最适宜或适宜开发区,面积占4.67%,该结论可直接为区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空间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0.
遥感影像居民地信息自动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掌握居民地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居民地的快速提取提供了新的途径。传统的人工目视解译费时费力,基于遥感影像的居民地信息自动提取势在必行。主要探讨了居民地信息自动提取的5种方法,即基于统计的分类法、谱间结构阀值法、归一化指数法、纹理分析法、地学专家知识分类法,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目前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居民地信息自动提取方法的发展趋势.认为多种分类方法相结合,建立居民地信息提取的专家系统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