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56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301.
为确定中天山南缘地区侵入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并且为南天山洋盆的俯冲时限及俯冲极性提供证据,对中天山南缘木斯陶萨拉南地区的石英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的平均年龄为(309±3.8)Ma,属晚石炭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由一套钙碱性系列过铝质岩石组成,其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明显的右倾模式,轻稀土强烈富集,重稀土强烈亏损,具有较高的(La/Yb)_N值(8.5~50.31)和较弱的Eu正异常或无异常(δEu为1.01~1.3);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岩石为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K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P相对亏损。综合分析认为,石英闪长岩应形成于火山弧环境,是幔源岩浆底侵带来的大量热能使晚古生代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记录了晚石炭世南天山洋向中天山微地块之下的俯冲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302.
针对雅安暴雨发生的机制问题,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波包传播的诊断方法,对2011月20日~8月21日雅安地区暴雨过程期间波包传播和积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波包的分布及传播明显反映出降水过程的发生、维持和结束特征。波包的大值区域与强降水区域基本一致,强降水过程基本上产于波包扰动能量积累的高值时段或处于高位相阶段。波包值的经向和纬向传播特征表明,"8.20"雅安地区暴雨程主要是高原地区的冷空气和孟加拉湾向盆地输送的暖湿空气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303.
在中国1/60的土地上,山西生产了全国1/4的煤炭。"带血"的煤炭一度成为山西地方经济发展的"黑色印记"。在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西代表团举行的团组讨论上,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回应媒体提问时说,山西的安全生产压力的确很大,"因为这关系人的生命,所以责任重于泰山。一个泰山压在头顶上,当然压力巨大"。  相似文献   
304.
新桥硫铁矿床是铜陵矿集区重要的硫(铁、铜、金)多金属矿床,长期以来对其成矿作用存在争议。采用光学显微镜、粉晶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 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 TEM)等矿物学研究手段,对新桥硫铁矿床层状矿体中胶状黄铁矿—菱铁矿型矿石矿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主要由黄铁矿和菱铁矿组成(含量分别为743%和244%),含少量石英和伊利石;黄铁矿主要呈现纳米—亚微米粒径的自形、半自形立方体形态,菱铁矿以20~50μm的半自形菱面体产出,石英和伊利石呈现碎屑颗粒形态;偏光显微镜下胶状黄铁矿和菱铁矿呈现共生关系,FE SEM下观察到微米粗粒菱铁矿与纳米—亚微米黄铁矿之间呈现镶嵌关系,可观察到菱铁矿表面存在黄铁矿的印模。FE SEM和HR TEM观察和能谱分析确证胶状黄铁矿—菱铁矿型矿石中仍然保存有少量的微生物残体和有机质。这些综合信息反映新桥胶状黄铁矿非岩浆热液成因,而是生物化学沉积成因。该层状铁硫化物—碳酸盐建造由于具有较高的地球化学活性,对燕山期岩浆活动驱动热液形成层状矿体发挥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5.
在南秦岭造山带中发现的竹溪蔓荆沟碱性正长岩,呈透镜状侵入于辉绿岩体内,个别呈独立岩体侵入于早古生代地层中。单个正长岩体规模较小。通过对其进行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其为全碱(Na_2O~+K_2O)含量较高的钾质碱性正长岩;岩石中Mg~#值较低,明显低于原始岩浆Mg~#值,说明其为原始岩浆经历较高程度演化的产物;岩体中稀土元素总量ΣREE较高,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明显,重稀土元素HREE亏损;通过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分析认为,研究区正长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且形成于大陆裂谷早期阶段,其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  相似文献   
306.
新疆中天山巴伦台地区广泛分布着花岗质侵入体,本研究对乌瓦门断裂北侧的花岗质侵入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岩体侵位年龄为452.7±1.4Ma和455.5±1.7Ma,属晚奥陶世。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表明其主要为一套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配分图呈明显的右倾模式,具有较高的LaN/YbN比值(6.01~23.74)、弱的Eu负异常(δEu=0.67~0.83)。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岩石总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Cs、Ba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及Ti。锆石原位Hf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εHf(t)值变化于-14.8~-9.4(平均-12.4),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变化于1730~1997Ma(平均1871Ma)。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巴伦台地区晚奥陶世花岗质侵入体形成于火山弧环境,是幔源岩浆底侵带来的大量热能使得早元古代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综合分析认为,该期侵入体可能代表了巴伦台地区南天山洋盆向北俯冲最早的岩浆记录。  相似文献   
307.
西昌市场地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经验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集了西昌市已有的土层钻孔资料及有关报告,在此基础上踏勘布置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钻孔,逐个进行了剪切波速度的测定。对所有的剪切波速资料进行了整理,通过回归分析方法给出西昌市场地不同土类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的关系式,为西昌市防震减灾规划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土层的背景资料和分析依据,同时,也为西昌市以后的地震危险性、建筑工程场地分类以及抗震设防小区划提供有意义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08.
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对建筑物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以玉树县结古镇、隆宝镇沿破裂带追索等调查资料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地区地震破裂带附近的典型建(构)筑物灾害事例,然后结合既往有关的科研成果和关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成果,根据地表破裂的特征和建(构)筑物震害性质,对考察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探索提出了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宽度和建(构)筑物震害指数的相关性和基本特点,为今后该地区的抗震防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9.
胶州湾是黄海伸入内陆的一个半封闭型海湾,位于山东半岛的南岸,分内、外两湾,总面积为388.12km。湾内平均水深为7m,湾口及湾的中部为深水区,湾顶部为浅水区。湾口朝向东南,有一条宽约3km,水深30~40m的深水槽通往外海。湾内水深域阔,风浪不大,不冻不淤,是少有的天然优良港湾[2]。胶州湾是青岛的天然宝库,青岛市经济发展与之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胶州湾就不会有今天的青岛。1胶州湾及周边地质概况1.1区域地质地貌特征胶州湾在地质构造上处于胶莱盆地和胶南隆起的过渡区。自太古代以来,长期处…  相似文献   
310.
陕北地区沙尘暴天气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分析了陕北1960\_2000年沙尘暴的年际和年代变化情况。从高空环流形势图上,可将该地区沙尘暴天气的影响系统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发现:陕北沙尘暴的产生不仅受强风、大气的不稳定和沙源三大因子支配,前期的干旱程度也是产生沙尘暴的一个重要因子。用降水和气温这两个要素构成的干旱指数S的变化与陕北沙尘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检验可以发现,充分考虑该地区前期干旱指数S的变化,将会明显提高强沙尘暴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