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252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81.
从统计资料看,洛阳机场影响能见度的雾绝大多数是辐射雾,平流雾的出现低于0.1%.辐射雾出现的常见形势是洛阳处在地面弱高压中心附近或鞍形场、均压区内,地面为稳定东北风或风向不定,风速均≤3 m/s,出现的前一天下午至晚上近地面层湿度较大,前一天17时相对湿度均>75%,天空背景为夜间晴朗少云,或碧空或只有高云且总云量不超过2/8,近地面层大气层结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582.
齐倩倩  佟华  陈静 《气象科技》2021,49(4):542-551
基于GRAPES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RAPES-GEPS)及2020年2月13—16日的全国寒潮天气过程,开发出一类新的集合预报产品—K-均值聚类产品。采用爬山法确定最佳聚类数量,并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集合样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的500hPa位势高度场所有类别的聚类产品均呈现出中高纬Ω形的环流形势及低压系统后部冷平流的走向,发生概率最高的聚类产品最能反映实况中环流形势的分布。对于850hPa温度场,其聚类产品均呈现出全国温度从北到南呈带状逐渐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生概率最高的第一类聚类产品与实况最为接近。对于10m风速聚类产品,在较大风速处,集合样本离散度较大,不同类别的风速大小差异显著;发生概率较高的第一类聚类产品,其对天津及周边地区10m风速的分布及强度描述均较准确,并能提供有价值的预报信息。K-均值聚类能有效地实现集合预报样本信息的浓缩,该产品可为预报员判断某一时次的天气预报提供直观指导。  相似文献   
583.
584.
地震CT与FBG传感器技术在隧道结构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鱼泽隧道的上行线二衬拱顶靠档墙处出现裂缝,经地震CT技术查清隧道上所覆盖岩体的工程地质结构结果表明,沿隧道轴向存在三个岩体破碎带,其中在小里程入口段,岩体完整性较差。在隧道病害治理和隧道健康监测中,经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器的监测结果表明,松散破碎岩体的地质情况得到了相应的加固。因此,地震CT和FBG两者的检测结论是相互印证的。  相似文献   
585.
玄武岩在贵州省境内出露仅占省域面积的2.08%,但却孕育着较大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这些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使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常常难以有效进行识别和防范.本文以水城县为例,采用ArcGIS软件对玄武岩区发育的各类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点数据和地质、地理信息进行叠加和系统处理分析,再结合野外现场大比例尺调查检验,得出水城县玄武岩区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发育的地质约束明显的结论,即呈土岩二元结构的滑坡、不稳定斜坡、风险斜坡为该区主要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较集中展布于北西向褶皱构造翼部和北西向、北东向断褶构造交汇部位,这些区域通常地势较为平缓,土地资源丰富,自然村寨分布较多.玄武岩体的内生条件和外生条件影响了其风化程度,风化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又决定了其对环境的极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586.
基于实测PM_(2.5)、能见度和相对湿度分辨雾霾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霾是由于气溶胶增多或相对湿度增大引起气溶胶吸湿增长而导致的能见度降低的现象,而雾是气溶胶经过活化变成雾滴而造成的低能见度事件,在气象观测中如何对两者进行准确区分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文以雾和霾在物理性质上的客观区别为基础,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实测PM2.5、能见度和相对湿度来分辨雾和霾的新方法.通过对当地历史观测的气溶胶谱分布数据进行拟合和统计,并结合气溶胶吸湿增长特性计算得到判别参考值.通过将实际测量的PM2.5、能见度和相对湿度与判别参考值相比对,来估计当前状况是雾或霾的概率.本方法可操作性强,基于常规观测仪器即可实现.  相似文献   
587.
基于J2EE的分布式Web GIS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Web GIS向分布式、组件化方向发展.在讨论分布式Web GIS各种实现技术基础上,探讨使用J2EE来实现分布式Web GIS,从而满足企业级Web GIS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588.
陆域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未来开发潜力最大的非常规清洁能源而备受各国政府青睐,目前国内外对陆域水合物形成条件的研究集中于4个重点方向:温度-压力、气源、气体运移及水合物的圈闭,大量的研究表明最为直接的条件为温度-压力和气源,而圈闭则决定水合物的成藏规模。同时水合物的形成机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我国学者依据陆域水合物形成的温压条件而做出的理论预测曾成功地指导了祁连山冻土区水合物的发现。然而,地处海拔4 600多米的北羌塘青南冻土区有着比祁连山水合物产出地更佳的水合物形成条件,但至今未获得找矿成果突破,还存在二叠系烃源岩中有机质的沉积环境不明、气体成因不清及烃源岩综合评价缺乏标准等诸多问题。对国内外在水合物形成条件等方面进展的总结将给青南地区今后水合物勘查诸多有益的启示,如冻土厚度及类型、烃气成因、断层、圈闭和储层等因素对水合物形成及成藏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9.
温度和水分对科尔沁沙质草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李玉霖  冯静  苏娜  赵学勇 《中国沙漠》2016,36(1):103-110
土壤氮矿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但其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温度和水分最为重要。研究沙质草地土壤氮矿化对温度和水分的响应,对预测全球变化对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开顶式气室(OTC)模拟增温和人工调控田间持水量的方法对科尔沁沙质草地的土壤进行原位培养,分析温度和水分对土壤氮矿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温度如何变化,科尔沁沙质草地土壤氮净矿化/硝化速率随着田间持水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净硝化速率和净矿化速率在田间持水量为9.5%时最大,田间持水量达到时12.5%明显下降。增温使沙质草地土壤氮矿化显著变化,但增温的效应与田间持水量存在一定的关联。在相对适宜的田间持水量条件下(田间持水量为6.5%~12.5%),OTC增温可以使科尔沁沙质草地的土壤氮矿化/硝化速率显著提高;但是在田间持水量处于相对较低或者过高的状态下,该地区土壤的净氮净矿化/硝化速率对温度增加的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590.
石英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抗风化能力较强且性质稳定,是母岩信号的最佳载体。前人研究结果表明石 英的释光(包括光释光OSL 和热释光TL) 灵敏度和母岩以及沉积过程存在一定关系,已初步被应用于沙漠沉积物的判源研 究中。河流与海域沉积物相关研究在国内研究较少,文章拟尝试对中国东部沿海三条重要河流(黄河、长江和浊水溪) 沉 积物中的石英释光性质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于物源判别的可能性。通过7 个粒级(<4 μm 、4~16 μm 、16~32 μm 、32~ 45 μm 、45~63 μm 、63~90 μm 、90~125 μm) 的石英释光灵敏度的对比分析发现,同一河流下游河口沉积物中不同粒级的 石英释光灵敏度差异明显,<4 μm 和>45 μm 粒级的石英110℃TL 峰和OSL 灵敏度较小,4~45 μm 粒级较强;黄河、长江 和浊水溪同粒级沉积物中石英110℃TL 峰和OSL 灵敏度均有明显差异,尤其是63 μm 以下粒级,均表现为长江最大,黄河 次之,浊水溪最小。母岩差异和流域搬运-沉积过程是影响河流沉积物石英释光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沉积物在长江流域内 的滞留时间长,石英在流域内的辐照-晒退循环次数增多从而使其释光灵敏度增大,同时流域内广泛分布的富含微量元素 的火成岩产出的石英晶体晶格缺陷较多,这两者导致其石英释光灵敏度较大。黄河河口沉积物中石英释光灵敏度继承了其 源区黄土高原的特征。浊水溪是山溪性短途河流,水面坡降大,沉积物可迅速被从源区搬运至河口区,石英接受辐照-晒 退循环次数少,且其源区母岩多以变质岩为主,这可能是其石英释光灵敏度偏小的原因。石英释光灵敏度随粒级的变化, 推测与石英自身发光性质以及河流中沉积物搬运方式的不同有关。泥沙入海后,石英释光灵敏度虽然存在随海域搬运-沉 积过程增大的可能性,但据上述研究来看,其增加幅度可能远小于长江、黄河和浊水溪河流间石英释光灵敏度的差值,因 此可尝试利用细粒级(4~45 μm) 石英释光灵敏度为指标进行黄、东海陆架物源追踪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