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暴雨降水强度和历时的面积分布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马力  沙拉买提 《高原气象》1993,12(4):432-436
暴雨的历时,面积和深度的关系(时、面,深)是水文气象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从熵最大原理的角度曾推导出其中的两个负指数关系,并被大量的观测所证实。本文通过对5个个例的分析发现,降水过程的另外两组变量也服从负指数关系。即不同的降水历时与其占有的面积之间和不同的降水强度与其占有的面积之间都遵从负指数关系。而这两组新关系显然对暴雨预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2.
新疆典型大暴雨路径与影响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分析了新疆典型大暴雨的7条路径与5种暴雨影响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尽管不完全一一对应,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1.各种暴雨路径轴线始端的位置与影响系统之间有决定性的关系;2.在某些影响系统影响新疆时,一些暴雨路径是不可能存在的;3.个别暴雨路径与暴雨影响系统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相似文献   
193.
设计了运用地形追随坐标系处理复杂下垫面上三维流场的方法,对重庆市区冬季晴天的局地环流结构进行了客观分析。结果指出,夜间四周山区有下坡冷空气向市中区汇集,午后逐渐转为谷风环流。这种局地环流结构对重庆雾的生消与污染物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4.
铌(V)的极谱催化波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力  钱程 《辽宁地质》1994,(4):373-380
  相似文献   
195.
一、引言《风的分布律》一文的作者,在文献〔1〕中从统计力学的观点出发,由实际资料计算得出了北半球大气从地面到100hPa各标准等压面上的风速分布率符合n=2的Γ分布.也就是说,在各等压面上,风速出现于C→C+1者的相对面积是多少,它符合n=2的Γ分布.为了检验这种风速分布的守恒性,文献〔1〕还选做了一次中国发生寒潮时的连续6天的500hPa风速分布,发现其仍然  相似文献   
196.
杜筱筱  马力 《气象科技》2017,45(4):717-724
基于高密度逐时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的空气质量日报,对绵阳城区2014年1月9日至2月4日一次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3种类型(轻度污染型、中度污染型、重度污染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过程风速和混合层厚度与空气质量指数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37、-0.487;分类型讨论时,仅轻度污染型风速与空气质量指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39;风速日变化均呈现"单峰型"的特征,峰值出现在12:00—18:00之间;风向以东南、西北气流为主,东南气流能加重空气污染;混合层厚度表现为"早晚低,午后高"的日变化特征,轻度型的混合层厚度平均高583.78m,中度型反比重度型低6m,分别为481.92m,487.69m;溃变理论V-3θ图对连续重污染过程的转折性天气起到较好的预报和指示作用,主要表现在强对流和降水天气两类。  相似文献   
197.
着重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0年来在云雾理化特性及微结构、冰雹形成微物理机制、电线积冰机理、人工影响天气理论与实践、大气气溶胶的理化特性及其对云降水的影响、大气边界层物理以及雷电过程等大气物理学领域的几个主要方面所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做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198.
随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在授时方面的普及,对RNSS授时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数据质量的监测,该文通过对导航星历完备性、观测数据粗差剔除等常规手段进行监测,并首次引入测站接收机钟跳探测,保证数据的质量。针对授时结果的监测,通过设立阈值对授时结果进行监测,并针对授时结果阈值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相邻历元的授时结果监测法,通过数据监测与授时结果监测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授时监测体系,保证了授时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本文的监测体系,选取了多个iGMAS站进行了实验,对该监测体系进行了测试,验证了该监测体系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9.
马力 《地球》2020,(1):31-33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乙亥年末,北国飘雪,遥望银装素裹的崂山,又是一番心驰神往。祖国有不绝的风景,地质人有不老的心情,热爱探索让我们永葆活力。都说硕士毕业是人生的分水岭,我却有与地质道不完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200.
四川盆地地闪与对流性降水和雷达回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江琳  马力  青泉 《气象科技》2014,42(1):118-124
利用ADTD型闪电观测资料、SWAN拼图资料及成都CINRAD/SC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对2009—2011年12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中的100个地闪、强降水个例和雷达回波的特征及时间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负地闪频数和降水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较一致,有单峰、多峰的特征;负地闪频数越高,出现强降水的可能性越大;持续性强降水开始之前6~30min,83%的事件伴随有负地闪频数突增并持续性增长的现象,56%的事件有负地闪频数峰值出现,地闪频数突增对持续性强降水的开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负地闪频数峰值出现之后的6~30min,67%的事件有出现降水量峰值,负地闪频数峰值的出现可预示雨强峰值的迅速到来;此外,在强回波移动方向的前方常伴有弱的负地闪活动,负地闪活动主要集中在35dBZ以上的强回波区,且移向与强回波的移动方向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