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妍 《山东地质》2012,(9):66-68
对当前正在实施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现状及政策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大多数地方开展增减挂钩工作认识存在偏差,由于资金拨付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工作进展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对增减挂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
取喂食东海海参60d的ICR小鼠肝脏,制备微阵列基因表达芯片,并与模式小鼠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功能基因和差异表达蛋白.从食用海参的鼠肝中共筛选出了4180个基因,其中差异表达基因184个,上调基因107个,下调基因77个.利用MAS.2.0系统对其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子功能上有催化活性的基因占39.86%,结合功能...  相似文献   
33.
为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使用,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有序进行,日前,莱芜市莱城区政府印发了《城乡建设用地整治挖潜(增减挂钩)指标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34.
利用T63L9大气环流模式,详细地研究了阻塞高压位于不同地区对我国东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地区大气环流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个例研究表明:1998年夏季,中国大部分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期间,阻塞高压在欧亚中高纬地区的稳定维持量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之一;阻塞高压位于不同的位置,对副热带高压的强弱、东西进退以及南撤北挺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2011年春夏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现象与低频环流的关系,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753站逐日降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带通滤波的方法,得到如下结果:(1)2011年5-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明显旱涝急转现象,5月的降水较同期偏少40%以上,6月的降水较同期偏多60%。(2)5-6月的旱涝急转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500hPa的垂直速度变化不仅与降水有很好的关系,而且其低频振荡的强度也显著加强,垂直速度由正(下沉运动)转负(上升运动)的转换时间几乎对应由旱转涝的时间。(3)对旱涝急转过程的500hPa低频变化垂直速度下沉运动最强、下沉运动向上升运动转换、上升运动最强3个位相的低频散度场分析发现,在5月干旱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维持对流层低层(850hPa)辐散、高层(200hPa)辐合的低频环流系统,不利于降水。到6月强降水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则迅速转为对流层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低频环流系统,有利于降水的发生。这种对流层低层-高层低频环流系统的变化是导致旱涝急转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6.
针对参数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半参数模型的卫星影像定位方法。利用SPOT-5、IKONOS影像进行实验,分别采用严格成像模型和有理函数模型进行立体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无控制点的情况下,采用半参数模型进行立体定位,SPOT-5的估计结果普遍优于参数估计,IKONOS的平面点位误差较小,其平面点位的半参数模型估计精度与参数模型基本相当,而高程的半参数模型估计精度要优于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37.
首先介绍了经典的变分水平集影像分割模型——Chan-Vese模型及其解算的基本原理,然后利用该模型对遥感光学影像进行两相分割实验,并从分割效果和分割时间2个方面与k均值聚类算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对遥感影像进行高斯平滑预处理后再进行变分水平集影像分割可以得到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38.
WAVEWATCH-Ⅲ海浪模式中岛屿次网格效应的检验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科峰  陈希  李妍  张韧 《海洋学报》2012,34(5):11-19
综合利用水深数据和高分辨率海岸线数据,在优化WAVEWATCH-Ⅲ模式计算网格的基础上,发展了波能通量穿透度系数自动计算方法,完善了岛屿次网格地形效应计算方案;并与直接提高网格空间分辨率来分辨多岛屿地形处理方案的计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岛屿次网格效应方案充分体现了海岸和多岛屿地形对海浪传播的影响,且主要是对低频海浪能量的抑制和阻碍作用,对模式计算结果有明显改善;在低分辨计算网格中考虑岛屿次网格效应时,模式对有效波高的计算精度与高分辨率网格的结果精度相当,且计算效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9.
两种海面风场的对比及对海浪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面风场在海浪模拟研究和预报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再分析风场数据可为海浪模式提供长时间的大范围、高时空分辨率海面风场。利用日本浮标站资料和卫星高度计资料对再分析风场QuickSCAT/NCEP(Q/N)混合风场和ERA风场进行验证分析,并利用WAVEWATCH-Ⅲ模式进行连续12个月的数值模拟试验。对比风场和计算得到的海浪场得出结论:在风速较小的时候,ERA和Q/N风场较实测风场大,在风速较大的时候,ERA和Q/N风场较实测风场小;ERA风场模拟浪高较浮标观测波高偏小;Q/N混合风场模拟的浪高更接近实测浪高。  相似文献   
40.
周彦昭  周剑  李妍  王旭峰 《冰川冻土》2014,36(6):1526-1537
蒸散发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分消耗的主要途径, 利用遥感估算流域尺度上的蒸散发对内陆河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2012年开展的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综合遥感观测联合试验(HiWATER)的观测资料和高分辨率的ASTER影像, 分别利用 SEBAL 模型和改进的SEBAL(M-SEBAL)模型估算黑河中游不同时期戈壁、绿洲等不同下垫面的蒸散发, 通过涡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SEBAL模型和M-SEBAL模型估算戈壁、绿洲蒸散发的精度. 结果表明: SEBAL模型在绿洲低估感热通量, 高估潜热通量; 在戈壁高估感热通量, 低估潜热通量. M-SEBAL 模型充分考虑不同下垫面地表辐射温度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 能很好地反映不同植被覆盖区域的湍流通量的异质性, 估算黑河中游戈壁、绿洲蒸散发的精度高于SEBAL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