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4篇 |
免费 | 399篇 |
国内免费 | 5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3篇 |
大气科学 | 508篇 |
地球物理 | 404篇 |
地质学 | 991篇 |
海洋学 | 211篇 |
天文学 | 23篇 |
综合类 | 137篇 |
自然地理 | 2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83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82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15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97篇 |
2011年 | 129篇 |
2010年 | 109篇 |
2009年 | 102篇 |
2008年 | 124篇 |
2007年 | 136篇 |
2006年 | 138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105篇 |
2003年 | 72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西北次海盆是南海海盆的一个重要构造单元,揭示西北次海盆的地热流特征对于整体认识南海海盆热状态和热结构至关重要.沿着OBS2006-1地震剖面采集的一批实测地热流数据显示,该热流探测剖面横穿南海北部陆坡、西北次海盆、中沙隆起、东部次海盆4个构造单元,结合地震解释剖面等资料对西北次海盆进行地热流特征分析及研究.结果表明:西北次海盆的平均热流密度值为104.5±9.9 mW/m2,与中沙隆起相邻的东部次海盆北部的平均热流密度值为97±2.5 mW/m2,热流密度值的空间变化与地幔埋深起伏相对应,并受地幔热源所控制;通过研究热流异常点,发现水深相近的相邻站位之间的海底表层沉积物温度差异是判别测站受海底地下水热循环影响程度和类型的依据之一;用最新海洋地热流探测成果,结合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推测西北次海盆形成演化时代与西南次海盆相近,只是它的生命史比较短暂. 相似文献
92.
横江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关系密切。该带中央为揉流褶皱带,往两侧至边缘依次出现鞘褶皱、a型褶皱、b型褶皱。带内发育的拉伸线理方向与剪切带走向近于垂直,旋转石香肠指示剪切运动方向为北西一南东向右型剪切,表明本带为韧性推覆剪切带。 相似文献
93.
西准噶尔庙尔沟岩体中发育大量近南北向岩脉,脉体中可见暗色闪长质包体。脉体主要为石英闪长(玢)岩,包体主要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98.0±3.7 Ma和299.4±2.5 Ma,属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早期。岩石属钙碱性系列,具有中等的SiO_2(53.58%~57.89%)含量、较高的MgO(3.09%~4.83%)、Mg~#(44.69~54.12)、TiO_2(1.17%~1.66%)、Cr(51.24×10~(-6)~126.1×10~(-6))、Ni(35.91×10~(-6)~57.55×10~(-6))含量及K/Na值(0.35~0.7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和U)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具弱负铕异常(δEu=0.67~1.08),类似于日本中新世Setouchi火山岩带及西准噶尔哈图地区赞岐岩,其源区应为受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俯冲板片脱水所产生的流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楔发生反应,导致角闪石-尖晶石橄榄岩地幔源区发生2%~5%的部分熔融而形成具赞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庙尔沟岩脉。研究认为,西准噶尔南部地区在早二叠世早期仍为与俯冲消减相关的岛弧环境,多期次俯冲增生作用可能是造成西准噶尔南北俯冲时限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
95.
96.
97.
新疆西天山奈楞格勒矿田七兴铅锌多金属矿床Rb-Sr等时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奈楞格勒矿田位于西天山博罗霍洛成矿带中北部,主要发育莱历斯高尔钼矿床、3571铜矿床和七兴铅锌多金属矿床。其中,七兴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矿田的东北部,赋存于上志留统博罗霍洛山组碎屑岩中,矿体受NE向断裂控制,呈脉状产出。对七兴铅锌多金属矿床石英-硫化物阶段的闪锌矿进行的Rb-Sr同位素测年研究,获得等时线年龄为(362.2±4.9)Ma,表明矿床形成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闪锌矿的(87Sr/86Sr)i值为0.7103~0.7107,平均值为0.7105,指示成矿物质是以幔源为主的壳幔混合来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七兴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奈楞格勒矿田在海西期区域性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8.
99.
100.
洱海沉积物重金属地球化学相及其污染历史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高原封闭、半封闭型湖泊是气候和环境演化的敏感指示器,其沉积物记录具有连续性、敏感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高原湖泊沉积记录在恢复和重逆各种短时间尺度(千年、百年、十年)的气候和环境演化序列上,具有其它自然历史记录无法替代的优势,尤其在揭示近代环境污染历史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本文通过对沌海沉积物重金属地球化学相的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识别了沉积物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即:流域侵蚀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