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位于新疆西天山的伊犁地块南缘发育大量古生代侵入岩,本文从前人划分的华力西期侵入岩中识别出泥盆纪和志留纪的中酸性侵入岩,对其中三个侵入体的锆石进行SHRIMP U-Pb定年研究,分别获得436±8Ma、370±7Ma、366±8Ma的~(206)Pb/~(238)U表面年龄;同时对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志留纪、泥盆纪侵入岩均具有较典型的活动陆缘侵入岩的特征,结合该活动陆缘区域岩浆活动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志留纪至早石炭世期间,南天山碰撞造山带前身洋盆的洋岩石圈板块一直在向伊犁地块之下俯冲。  相似文献   
22.
新疆造山带造山作用及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造山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不同的学派有不同解释 :(1)地槽回返说认为 :造山带开始是地壳沉降成为槽地 ,后经回返作用褶皱成山 ;(2 )板块俯冲碰撞说认为 :岩石圈板块之间俯冲 -碰撞而造山 ;(3)多成因说认为 :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有本质的差别。大陆造山带不仅发生于板块边缘 ,更多的发生于大陆板块内部 ,大陆造山带是在多成因、多种多样的机制下形成的。依据以下五种原则 :1岩石圈的性质及其变形方式 ;2板块运动学方式 ;3造山作用的构造体制 ;4下冲作用所卷入范围的大小及其对上驮板块所造成的影响 ;5造山带增厚与剥露过程。将造山作用划分为 14种类型、2 1种造山方式。特别是软碰撞型、弱造山方式及盆山耦合式是具新疆特色的造山方式  相似文献   
23.
大地构造相调研技术路线与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准噶尔、天山地区的古亚洲多岛洋具有典型的多旋回、软碰撞、弱造山的特点 ,应用“比较解剖学”的原理 ,从全球动力学角度出发 ,从历史分析入手 ,运用多学科、多层次的剖析 ,准确把握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区域地质背景。通过野外对地质露头的有效观察 ,对各构造相单元的时态、相态、位态和序态进行研究 ,揭示大陆造山带的形成演化 ,从而建立造山带演化模式的“四维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