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3篇 |
免费 | 283篇 |
国内免费 | 3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4篇 |
大气科学 | 214篇 |
地球物理 | 327篇 |
地质学 | 821篇 |
海洋学 | 243篇 |
天文学 | 20篇 |
综合类 | 146篇 |
自然地理 | 1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76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119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75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96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76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84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及其对我国近海动力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部陆架海和南海是国防安全的重要门户;位处第二岛链以西的副热带北太平洋既是各国争夺的重要海区,又是我国从近海走向大洋的重要通道.围绕"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如何通过黑潮与我国近海动力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这一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及其对我国近海动力环境的影响"于2007年9月正式立项.该项目不仅有助于拓展和丰富海洋动力学理论,揭示我国近海及邻近大洋动力环境变异机制,提高预测能力,而且也将为维护我国国防安全和海洋权益,为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供海洋动力环境保障.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和调整机理;②黑潮与我国近海的能量与水体交换过程及机制;③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与大气驱动力的耦合效应;④我国近海及邻近大洋动力环境变异的可预测性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北太平洋副热带内区环流变异的机理及其对黑潮的影响;黑潮源头变异机理及其对吕宋海峡水交换的影响和黑潮变异机理及其对东部陆架海域动力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东南部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东南部地区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类型及其沉积相模式、沉积体系展布及其控制因素,分析认为潜江凹陷东南部地区新沟嘴组下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咸水湖泊沉积体系,新沟嘴组下段沉积之前发育的深大断裂、继承性古隆起对新沟嘴组下段沉积相展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沙坝、席状砂、滨浅湖滩沙、沙坝等多种微相。物源供给和砂体展布都有两支,分别是汉水水系和汉川水系。由于对储层展布认识不清,致使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受到了制约。因此,开展沉积相控制下的储层展布特征研究,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青藏高原发现大型冻胀丘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青藏高原黄河源地区多格茸盆地内发现大型冻胀丘群,这些冻胀丘外观多呈穹窿状,有些呈脊状、新月状.盆地内的冻胀丘隆起高度多在3~6 m,最高不超过10 m,水平扩展范围数十米到上百米,最大超过300 m.冻胀丘在盆地内密集分布,众多小型湖塘嵌于其中,分布密度估计5~8个·km-2,局部区域内可达10个·km-2以上.从外观看,多数冻胀丘形态较完整,但有的已经部分塌陷,有的几乎完全塌陷,不同塌陷阶段的冻胀丘在盆地内均有发现.冻胀丘顶部钻孔岩芯揭示高含冰地层从丘顶以下5 m左右一直延续到20多米,局部发育厚层地下纯冰层,厚度可达2 m以上.根据外观形态、地下冰类型判断,这些多年生的冻胀丘属冰土丘(lithalsa),和常见的冰核丘(pingo)有所区别.初步判断,这些冻胀丘形成于全新世大暖期以后的新冰期时期.多格茸盆地冻胀丘群的发现对现行的工程建设及工程建筑物的运营安全、区域古环境、流域水文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95.
北京某塔式住宅楼地基基础方案优选:钻孔夯扩挤密复合桩地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钻孔夯扩挤密复合桩地基和预测钢筋混凝土桩基方案及振动沉管、长螺旋压灌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方案进行了经济、技术、施工、工期等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6.
高山峡谷区影响土壤测量找矿效果的元素表生活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发现,高山峡谷区内土壤中元素的表生活动以表生富集作用为主,元素表征富集作用的程度、富集层位和粒级等受矿化作用和自然风化作用双重影响。非矿化地段土壤中元素的表生富集程度较矿化带处土壤中元素表生富集程度更强;矿化带处B层土壤比A层土壤中元素的富集强度稍大,元素明显地富集在粗粒级组分中;近矿(化)带的非矿化地段,A、B两层土壤仍受到矿化组分的影响,A层土壤比B层土壤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粗粒级组分比细粒级组分反映敏感,C层土壤中元素在细粒级组分中轻微富集。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调整了高山峡谷区土壤测量工作方法,经试点测量验证,找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7.
98.
99.
2021年5月22日2时04分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为了查明此次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和伴生次生灾害发育特征,调查组采用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方式对地震影响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玛多-甘德断裂和昆仑山口-江错断裂之间形成了一条宽约75 km、长约230 km的活动断裂带,地表新发现地裂缝653条、砂土液化和喷砂冒水点1237个、地震鼓包97个、塌陷坑2个。地表破裂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自西向东出现马尾状分支的现象,东段与玛多-甘德断裂带以一定角度斜交,地裂缝整体走向与昆仑山口-江错断裂走向高度一致。地震地表破裂发育特征显示,此次玛多Ms7.4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为昆仑山口-江错断裂,断面整体南倾,性质为左行走滑。此次大地震的发生是在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挤压背景下,巴颜喀拉地块强烈向东挤出构造作用导致其北部走滑断裂发生左旋运动的结果。调查结果为地方政府关于灾区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及灾后重建提供了第一手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