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177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501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曹明达  周忠发  张结  殷超  潘艳喜  闫利会  陈全 《地理学报》2016,71(11):2010-2019
通过对贵州绥阳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中发育洞穴之阴河洞地下河河床基岩面上49个壶穴进行详细测量和统计学定量分析,对其形态特征及空间分布进行描述,并探讨其形成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主要结论为:阴河洞壶穴的整体形态以极浅的倒“Ω”型和“锅”型壶穴为主,并且壶穴发育相对较年轻;壶穴长短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平均口径与深度的相关性较差,说明壶穴在发育的过程在洪水期以口径增大为主,枯水期以溶蚀深度加深为主,且表现为地下河河床下切的形式之一;从发育阶段看,阴河洞壶穴的形成演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倒“Ω”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其形成主要受水动力条件、构造条件、推移质、基岩性质和溶蚀作用等因素耦合的作用;洞穴壶穴主要是流水的侵—溶蚀作用形成的,并非冰川作用的结果,与“冰臼”的发育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72.
在“形成气候的因素“教学中,笔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运用问题法.引导学生对地理事实材、料进行探究、归纳,收到了明显效果。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73.
曹庆安  冷鹏  何原荣 《北京测绘》2023,(9):1237-1242
针对光学森林冠层间隙率提取方法受天气影响较大的不足,本文基于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提出一种立体体元模型方法进行森林冠层提取,并采用点云投影、半球成像两种常用方法与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体元大小提取的间隙率结果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当体元大小越大时,提取的间隙率结果越小;当与点云投影、DHP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时,随着体元增大,本文方法提取结果与两种方法提取结果相关性也逐渐增高,当天顶角为0°~80°、10°~65°时,相关系数在0.91以上,表明本文方法可用于森林冠层间隙率提取。  相似文献   
74.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会同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召开的全国首届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术会议,一九八○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七日在成都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05个部门或单位的代表334人。大会收到论文402篇,宣读了215篇。我国矿物学工作者的会议,人数之多,代表面之广,内容之丰富,这还是第一次。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张汉卿在开幕词中指出:矿床矿物学和成因矿物学的研究,在矿床成因、成矿规律、找矿勘探、矿产综合利用以及地球形成演化等理论探索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是解决矿产资源和能源问题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这次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三十一年来,我国矿物学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检阅,通过相互交流,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矿物学的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为“四化”作出贡献。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超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当前我国自然科学正处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时代。承先是继承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荣传统,启后是要为中国共产主义开辟道路。他说: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  相似文献   
75.
马亮  黄言  曹新宇 《地理科学》2024,(2):216-227
本文总结和比较了中西方的积极交通研究,基于对中西方积极交通发展趋势的总结,发现各国积极交通发展大都经历了“繁荣-衰落-复兴”3个阶段。这一过程与各国城市化和机动化发展进程紧密相关。通过梳理中英文期刊中有关城市环境影响积极交通出行的文献,总结一般性的规律。再从城市环境对积极交通出行的影响效果以及人口经济特征的调节效应等方面,比较中西方研究在研究结论和侧重点上的差异。最后,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出展望,以期为国内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6.
江苏东北部晚太古代东海群,分布于郯庐断裂以东至海域,邵店—桑墟断裂北西侧,北延山东境内。基岩断续见于赣榆县、东海县、新沂县和宿迁县及海域中的秦山岛及平岛等地。以东海县出露最多,赣榆县次之,一般在残丘及冲沟内零星出露,或为人工采石坑所揭。东海群是苏北变质岩系最古老的地层,由一套经历中深变质及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的片麻岩—混合岩组成。间夹数量不等的浅粒岩、变粒岩、片岩、石英岩、大理岩及斜长角闪岩类。总厚约13000余米。本文主要讨论东海群变质岩系的变质建造和原岩建造,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东海群是混合岩一片麻岩变质建造。根据  相似文献   
77.
简要介绍了当前的几种3维建模方法,重点针对海量3维实体模型的管理与显示问题,基于Skyline 3维软件平台,紧密结合2维GIS中成熟的空间数据管理能力和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最终在上海市警用3维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展现,流畅快速地加载数以万计的海量3维实体模型,并提供新颖的琴健式展示效果.同时研究成果展...  相似文献   
78.
2011年对珠江口外内陆架海域22个点位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重金属Cr、Ni、Cu、Pb、Zn、Cd和As含量、形态特征、来源控制因素以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采用了BCR提取法分析各种重金属赋存形态,并依据各种重金属的形态特征与沉积物基质属性进行了相关因子分析,了解其分布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珠江口外内陆架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为由陆向海的方向,随着水深增大而逐渐降低。重金属赋存形态中Cr、Ni、Cu、As主要以残渣态存在,Pb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Cd主要以酸提取态存在,Zn主要存在于残渣态与可还原态。各重金属非残渣态比重Cd最高,Cr最低,表明Cd的迁移性最强。各元素非残渣态在平面上的分布与总量分布模式相关性较好,因此,珠江口外内陆架海域通过总量来确定区域重金属污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靠的。重金属元素与黏土含量、可还原态Fe、Mn含量普遍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珠江口外内陆架的重金属来源比较复杂,主要来源于附近大陆的物质输入。运用酸提取态百分含量风险评估法对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发现研究区各元素综合风险评价除Cd为高风险外,Cr元素综合风险评价为无风险;其余为中一低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79.
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是一条Li-Be-Ta稀有元素超常富集带。该成矿带西段西昆仑和东段川西地区均已发现伟晶岩型锂–铍–钽矿床,但其间仍未发现此类型矿床。本文对该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青海三江北段草陇(绿柱石–)锂辉石花岗伟晶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伟晶岩Li2O和BeO品位分别为0.95%~3.8%和0.05%~1.48%,显示了良好的含矿性。伟晶岩具有高SiO2含量(69.88%~79.77%)、低P2O5含量(0.05%~0.58%)、高分异指数(DI=93.7~97.5)以及低Fe、Mg、Ca、Ti含量等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K、Rb、Th、U、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Nb、Sr、Ce、Eu和Ti,Zr含量低(7.49×10–6~55.6×10–6),且Zr/Hf值(13~28)低和Rb/Sr值(2.4~76)高;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弱,发育Ce、Eu负异常,显示出岩浆演化...  相似文献   
80.
目的:优选复方莪术散颗粒的最佳提取与颗粒制备工艺,为该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复方莪术散进行提取,以淫羊藿苷的含量和收率综合评价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醇的用量、提取的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考察,优选复方莪术散的醇提取工艺,再以浸膏为原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稀释剂(可溶性淀粉)的比例及粘合剂(乙醇)的浓度和干燥温度,制备复方莪术散颗粒。结果:复方莪术散提取最佳工艺为A2B22C11D1,即处方药材加60%浓度的10倍剂量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为最优。最佳制备工艺为A3B2C2,即干浸膏∶淀粉的比例为1∶2.5,并以90%乙醇为湿润剂,采用湿法制粒的方法,干燥温度为60℃,所制得颗粒剂经检查符合相关要求。结论:本试验所得复方莪术散颗粒剂的提取与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为该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