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814篇
  免费   80939篇
  国内免费   101676篇
测绘学   64088篇
大气科学   74189篇
地球物理   67438篇
地质学   196933篇
海洋学   66379篇
天文学   6846篇
综合类   39881篇
自然地理   49675篇
  2024年   4298篇
  2023年   15806篇
  2022年   17820篇
  2021年   19307篇
  2020年   15627篇
  2019年   22779篇
  2018年   21587篇
  2017年   14468篇
  2016年   15932篇
  2015年   19579篇
  2014年   26427篇
  2013年   24289篇
  2012年   25950篇
  2011年   26538篇
  2010年   25500篇
  2009年   24885篇
  2008年   24458篇
  2007年   22673篇
  2006年   21759篇
  2005年   18817篇
  2004年   17680篇
  2003年   16251篇
  2002年   14469篇
  2001年   13478篇
  2000年   11062篇
  1999年   8788篇
  1998年   6242篇
  1997年   5421篇
  1996年   4935篇
  1995年   4636篇
  1994年   4377篇
  1993年   4173篇
  1992年   4169篇
  1991年   3760篇
  1990年   3554篇
  1989年   3764篇
  1988年   3901篇
  1987年   3794篇
  1986年   3224篇
  1985年   3274篇
  1984年   2957篇
  1983年   2762篇
  1982年   2284篇
  1981年   1720篇
  1980年   1266篇
  1979年   802篇
  1978年   393篇
  1959年   312篇
  1958年   336篇
  1957年   3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11.
井孔水位微动态形成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井孔地下水位微动态是地壳附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壳中产生附加应力的主要因素有地球固体潮、大气压力变动、降雨与地表水体的荷载及断层活动等。井孔水位微动态形成的基本过程是:产生附加应力→含水层变形与孔隙压力变化→含水层—井孔间产生水流运动→井孔水位发生升降。本文从岩土力学与地下水动力学的观点,对于上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12.
中国地震震害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1969年以前发生在中国境内的5级以上的地震震害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历史震害分布规律及震害出现次数与烈度曲线函数关系,给出震级与震害最大距离的关系公式。这些规律和公式,对震害预测和烈度小区划有一定参考价值。 我国有丰富的地震灾害记录,但至今还散落在各种地震文献之中,如果把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用之于生产建设,将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据此目的,本文对公元前1177年至1969年间发生的地震进行了总结,并着重研究了震害情况  相似文献   
813.
长江三峡地区的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活动断裂的错动方式、白垩-第三纪红层变形和破裂的组合关系等资料,利用赤平投影作图求出各观测点主应力(σ_1、σ_2和σ_3)的参数,并结合震源机制和地壳形变测量数据,着重描述了喜马拉雅运动以来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长江三峡(及邻区)各构造区域内σ_1轴向随时空而变化。按照“弹性回跳理论”和“Baushinger效应”分析了现今应力场的这种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提出构造应力场σ_1轴的长期变化,可以作为板内弱震活动区(带)的一种构造标志  相似文献   
814.
论国际奥陶—志留系的分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正> 有关地质历史时期中各大时代(如代与纪)的界线问题已经成为地质研究领域里的重大课题。地层与古生物学者采用多种手段(如化石分带、绝对年龄数值和磁性反向等)来确定系级界线的精确位置。自从国际地层委员会所属志留—泥盆纪界线工作组首先于1972年向第23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交确定志留—泥盆纪分界的报告以来,其它多数系间的界线工作组亦在不同程度上大致如同他们的做法,来解决各自的界线问题。其方法是:先择  相似文献   
815.
Recent Soviet research on commuting in the USSR is reviewed in the light of the General Strategy for a System of Settlement in the USSR, adopted in 1976. It is noted that rural-urban commuting to work has grown rapidly since 1975, particularly in the European parts of the USSR, and that most commuters prefer to live in rural or suburban areas within easy access of an urban center rather than in the central city itself.  相似文献   
816.
A random sample of 521 male and 481 female migrants surveyed in Salem city in Tamil Nadu, India, during 1980-1981 wa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a classification related to reasons (association, marriage, distress, and voluntary) for migration. Women were found to outnumber males in associational migration, both in rural to urban and urban to urban streams. They also formed almost all the marriage migrants. They were more numerous in distress migration as well. There were, however, comparatively few women among voluntary migrants. The incidence of illiteracy among migrant women was generally high, except for voluntary migrants who had completed high school. The share of working women was not negligible, but in most cases present work status was achieved after migrating.  相似文献   
817.
太湖平原西北部全新世古河道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度、磁化率定量数据分析在判明第四系沉积物的来源、识别沉积分异作用、解译古沉积相和环境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对太湖平原西北部卜弋桥ZK01钻孔上部全新统如东组进行了粒度和磁化率测试分析,结合该孔孢粉成果,揭示研究区全新世古河道沉积环境和气候明显经历了3个阶段:1)11000—9500cal.aBP,沉积物主要由粉砂组成,粒度证据表明水动力条件较强,孢粉证据显示该阶段气候较温暖湿润;2)9500—3900cal.aBP,沉积物砂组分含量大幅增加,粒度资料显示古河道水动力明显增强,孢粉植被表明该时期处于全新世大暖期,气候暖湿稳定;3)3900cal.aBP以来,粉砂组分在沉积物中占优势,粒度结果表明该阶段水动力显著减弱,孢粉资料和磁化率证据表明研究区自该阶段特别是后期以来逐步出现了明显的人类活动迹象。  相似文献   
818.
遗迹化石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和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为例,探讨了遗迹化石与层序地层学的关系,表现在3个方面:1)层序界面的识别层序界面位置发育有特征性的受基底控制的遗迹相,且界面上下遗迹组合类型发生变化;2)准层序界面的识别较深水环境中,界面上下生物扰动强度明显差异,界面之下扰动强度较大,扰动指数可达到3,而界面之上几乎没有生物扰动,且在同一准层序内部,由下至上,扰动强度逐渐增大;3)旋回层序的识别:在潮控滨线环境中,单个准层序内部,由下至上,高能环境的Skolithos遗迹组合逐渐变为中低能环境的Planolites-Palaeophycus遗迹组合和低能环境的Cochlichnus-Planolites遗迹组合,由下至上呈现旋回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19.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客观地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8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直观地显示出长8砂岩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8砂岩储层的高渗带。  相似文献   
820.
讨论了影响甲醛标准溶液浓度标定值不确定的各种因素,并评定了甲醛标准溶液浓度标定值的不确定度。当甲醛标准溶液浓度为1058 mg/L时,它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70%(K=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