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134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284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长江源头地区冰川变化的气候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9—2003年长江源头沱沱河代表站观测的年、季气温、降水、积雪资料,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冰川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长江源头地区40多年来夏季增温比较明显,上世纪90年代四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气温较80(或60)年代偏高0.6—1.2℃。降水量(含积雪量)冬季增加,夏季减少,秋、春季降水增加而积雪量减少。年大风日数80~90年代较60~70年代偏多。80年代夏季温度升高、降水减少、大风日数增多的暖干气候背景是该地区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90年代以来,夏季暖干化的趋势继续加剧,并逐步扩展到春、秋季节,使得该地区的冰川迅速退缩,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662.
区域矿震与地震的定量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Morlet小波作为基函数,提出了一种定量识别矿震和地震的时频能量衰减因子(α)的方法,研究了辽宁省抚顺和北镇台记录的矿震和地震的α值变化特征及其随震级的变化特点,得到了不同类型波的α值对震级的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一般情况下,同等震级水平的矿震与地震的α值具有明显差异,其变化范围相互不存在重叠现象;(2)随震级增高,α值呈现下降特点且矿震α值随震级增高而下降的速率比地震大;(3)根据事件震级并结合α值与震级的统计关系,我们可以对已发生的事件类型作出正确判断;(4)区域矿震和地震破裂机制的差异是使α值具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5)同一地区的矿震或地震的α值具有稳定的变化规律,不同地区的α值变化规律有差异性。这对天然地震事件的快速定位和识别及基于固定台站研究强震前地震的α值的异常变化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63.
西藏冈底斯中段雄村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西藏雄村铜金矿开展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显微测温和单个包裹体拉曼光谱分析。研究揭示雄村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21~382℃,成矿主体温度范围为150~250℃,均一压力范围为1.94×105~45.92×105Pa;铜矿化阶段盐度范围为1.23%~36.61%,总体盐度分布表现为3个不连续区间;铜矿化阶段存在高盐度流体,金矿化阶段为低温低盐度流体。雄村矿床温度、压力特征与浅成热液矿床基本一致,但盐度偏高,成矿流体组成以高Ca2+和富含CO2、N2、CH4为特征,主要离子组成为Na+_Ca2+_K+_Cl-_SO2-4。雄村铜金矿床成矿流体为一复杂的不混溶体系,至少存在3种流体端员,即富CO2_N2_CH4气体端员、低盐度水溶液端员和高盐度水溶液端员,流体不混溶是雄村矿床金属沉淀的一个重要机制。雄村矿床兼具高硫化和低硫化浅成热液矿床某些典型特征,但与典型的高硫化和低硫化浅成热液矿床又存在差异,为一“较为特殊的浅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64.
在中国大陆科学深钻主孔中发现了2粒FeCrNi合金球粒,粒径约200μm,其中w(Fe)=71.07%~73.68%,w(Cr)=14.55%~16.79%,w(Ni)=9.91%~11.47%,总和为98.2%~99.65%,分子式为Fe0.74Cr0.16Ni0.10。球粒内均含氧化物包体,由Cr、Mn、Al、Si、Fe、Ti和O组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FeCrNi球粒为多晶,具立方晶系的晶体结构,空间群为Fm3m,晶胞参数为a=0.3603nm,Z=4,密度为7.828g/cm3。球粒经抛光后呈银灰色,金属光泽,平均莫氏硬度为4.026,主波长S546反射率为56%。球粒可能是FeCrNi合金组成的金属熔融液滴冷却的产物。  相似文献   
665.
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地图学的概念框架,然后在对移动环境下自适应地图可视化中涉及的用户模型、上下文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的处理流程,并详细讨论了移动环境下自适应地图可视化中存取速度、显示速度、界面元素放置、载负量、符号设计、色彩设计、图例设计和方向设计这些关键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666.
以沈阳虎石台煤机厂生产的反循环钻机为例,介绍了冲击反循环大孔径施工中常见的事故及处理方法。如制作绳索捞取工具及平面搂钩工具打捞砂管丢失;利用钻机大、小臂进行单绳左右冲击处理软砂地层夹钻事故;在钻头处制作圆楔形钢圈打捞开焊震掉的最小底圈,等等,并根据实践经验,分别绘制了相应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相似文献   
667.
青海高原雪灾预警模型与GIS空间分析技术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 可以将分析对象的最小单元细化到具体的地理单元上, 从而提高空间分析精度。雪灾分析中危险度函数的建立, 可以实现雪灾的综合分层次预警评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和遥感 (RS) 技术, 沿用前人研究的降水量与积雪深度关系成果, 定义了青海高原雪灾畜牧业生产危险度函数和社会经济危险度函数, 并建立了青海高原天气学雪灾预警模型和遥感雪灾预警模型, 对青海高原雪灾进行分层预警, 以期明确各地区雪灾发生的机理, 提高雪灾预测精度, 有针对性地提出减灾防灾措施。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高原雪灾预警,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海高原雪灾的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668.
马兰庄铁矿属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以往的工作证实,矿体受倒转向斜构造控制,向斜走向30°,轴面倾向NW,倾角70°~80°;向斜的NE端翘起,倾伏方向SW,倾角18°。近几年,为探测深部矿体赋存情况,投入了地、物研究工作,并进行钻探验证。各项工作表明沙河山矿段深部赋存隐伏矿体,控矿构造形态与先前的认识相比略有变化。综合新获得信息和前人成果,对该区控矿构造进行再认识,初步认为沙河山段矿体受叠加倒转向斜控制,隐伏矿体与浅部矿体间的关系可用"同一矿层叠加两期褶皱作用"来解释。基本褶皱形态——倒转向斜的转折端位置应在原有认识基础上向西偏移,向斜深部转折端矿体与原来认识相比增厚。若此控矿构造新认识经探矿工程证实,预期将为矿山增加资源量约3 000×104 t。  相似文献   
669.
笔者以八卦庙金矿床和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床为例,对秦岭凤太成矿区内铅锌矿床与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本区各矿床流体包裹体中的气相成分属CO2-N2-CO-CH4-H2型,但八卦庙金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CH4含量明显较高,而,fO2和,fS2值又低于铅锌矿床;液相成分中,八卦庙金矿床除Ca^2 /Mg^2 和Eh值小于铅锌矿床以外,主成矿期的Na^ /K^ 、Cl^-、F^-、pH值均大于后者,两者的主成矿期均为中盐度,但前者明显大于后者;溶液水中的氢、氧同位素显示铅锌矿床的水源主要为地层水,而八卦庙金矿床中的水源主要是岩浆水或受岩浆加热的地层水,其与岩浆热液的成矿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670.
深部煤层CO2地质封存与CH4强化开采(CO2–ECBM)技术在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同时可实现碳减排,具有能源和环境双重效益。超临界CO2(ScCO2)、水和煤层顶板之间的地球化学反应可改变其物理力学性质,增加CO2泄漏的风险。以沁水盆地胡底煤矿3号煤层顶板岩石为研究对象,开展“ScCO2–水–岩”地球化学反应模拟实验,探讨CO2煤层封存条件下ScCO2–水–顶板岩样地球化学反应过程及其对岩石纵波速度和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cCO2–水–岩之间化学溶蚀反应造成岩样Ca、Mg元素显著降低,促使岩样表面形成孤立状溶蚀孔,并随着反应时间的持续,进而形成大量的“溶蚀坑”和“溶蚀缝”;增加了岩样结构不连续性,使得声波传播路径增大、能量损失加剧,导致纵波波速降低;ScCO2–水–岩反应后岩样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泊松比升高,且三者之间的变化率与反应时间之间呈现Logistic函数的变化关系。对于胡底煤矿而言,ScCO2–水–岩反应过程中顶板力学性质的弱化不足以造成盖层的破裂和CO2泄漏,但在评价煤层CO2封存安全性时,还应考虑煤层吸附膨胀应力对顶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