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297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51.
1959年4月7日至10日,安徽省水利电力厅在亳县召开了叠省羣众水文工作現場会議,会上着重介紹和交流了亳县羣众水文和开展全面服务工作的經驗,与会代表一致提出要学亳县,赶亳县,使全省羣众水文工作遍地开花,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亳县由于貫彻了以服务为綱的方針,羣众水文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去年8月才开始建站,历时不长,但建一站就巩固了一站。現已建成的羣众站  相似文献   
452.
中原地区晚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施少华  杨怀仁 《地理学报》1992,47(2):119-129
本文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树木年轮资料,恢复了我国中原地区晚全新世2000余年以来的环境变化,建立了2200余年的降水变化序列。划分了晚全新世以来本地区的干湿和冷暖期。受晚全新世以来的季风环流的影响,本地区环境变化的基本模式是暖湿与冷干对应。然而,在小冰期时期特别是17世纪下半叶以后,这种模式有所改变,即冷湿对应。其主要原因作者认为有二:一是小冰期时期天气系统超常不稳定,这是由于地球气候系统的内外因素改变造成的;二是小冰期时夏季风锋面南移至中原一带,增加了本地区的降水。最后还讨论了晚全新世以来本地区季风变化的过程、机制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环境变化。并提出了未来环境变化的可能趋向。  相似文献   
453.
本文从葡萄栽培的农业气象指标出发,对比分析了德清县葡萄生产的利弊气象条件,指出了葡萄生长期中易遭受的天气灾害。分析得出德清县属于葡萄生态气候条件相对较适宜区,并提出提高葡萄产量的栽培管理方法和措施,供生产部门参照。  相似文献   
454.
本文叙述了中国毛虾在浙南近海的季节性洄游及分布、昼夜垂直洄游规律、毛虾的世代交替和个体生长情况,并对当地毛虾资源的繁殖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55.
山东省惠民地区海岸特征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56.
人工固沙区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的竞争调节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以分布在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人工固沙植被中的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为例,利用定点样方观测种群数量变化和定株测定植株生长的方法,研究了荒漠植物中是否存在竞争的问题,得到如下初步结论:①在降水年际变率较大的荒漠生境中,当降水相对多时植物个体间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作用。②在种群水平上,种内竞争的数量调节作用表现为将变化幅度很大的初始密度调节为变化范围很小的终局密度。③在个体水平上,竞争制约着可塑生长过程,植株平均重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减小。④当种群初始密度大时小画眉草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Ⅲ型,表现出较明显的r对策者的特点。  相似文献   
457.
甘肃省花牛山幅(K46E017023)1:50 000矿产地质图是根据《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和行业的统一标准及要求,在充分利用1:200 000、1:50 000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填图系统进行野外地质专项填图,并应用室内与室外填编图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的。本图对南华系-震旦系洗肠井群、寒武系西双鹰山组、奥陶系花牛山群的建造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把图幅内侵入岩时代归纳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泥盆纪、晚三叠世等3期,建立了岩浆岩的演化序列。本数据库包含12个地层单位和3期岩浆岩资料,数据量约为3.77 MB。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1:50 000矿产地质调查示范性成果,对该区矿产资源研究、能源勘探等具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58.
松辽盆地南部近几年不断实现找矿新突破,对影响成矿作用的因素也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对选区的砂岩样品进行微量铀、铁和有机碳的含量测试,分析其分布情况,进而分别论述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微量铀可以直接反应铀元素的富集程度,铁和有机碳对铀成矿起到积极作用。在含矿层中最重要的含铁矿物黄铁矿和有机碳均可提高砂体的还原容量,铀矿物多与黄铁矿和有机碳密切共生,有机碳被氧化可使砂体酸化,从而促进铀的富集沉淀。此外,钻孔揭露的铀矿化基本处于Fe2+/Fe3+值在1~3之间的氧化-还原区域和有机碳含量在0.07%~0.23%的区域。通过对上述分析讨论,最终在莫力庙-花吐古拉地区和衙门营子-通榆地区圈定铀成矿远景区两片,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9.
一种交互层状岩体模型材料制备方法及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盐岩层具有盐层薄、夹层多等特点,相对于大型能源地下储备库而言,层状盐岩围岩可视为交互层状介质,其工程力学特性研究是储备库稳定性评价的基础。因此,制备层状岩体模型材料并开展层状盐岩物理模拟试验是非常必要的。为此研发了一种厚度比及各岩层力学特性可调的交互层状岩体模型材料制备方法:首先设计一种薄层切割装置,对预制好的两种力学特性迥异的均质模型材料块体进行切片,再利用一种模型材料软薄层吸附平移装置将得到的两类薄层交互叠加,经过修葺、预压和养护,获得交互层状模型材料块体,最后钻孔取样获取具有不同倾角和厚度比的交互层状岩体模型材料试样。初步试验研究了厚度比、倾角等对交互层状岩体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模型材料可以较好的模拟层状岩体特性,为系统开展层状盐岩体物理模拟试验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60.
聚丙烯纤维加筋灰土的三轴强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利国  张孟喜  曹鹏 《岩土力学》2011,32(9):2721-2728
加筋技术作为20世纪一项重大发明,广泛运用于挡土墙、堤坝、桥台、护坡等工程中。加筋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加筋材料的快速演变,催生了土工织物、土工格栅、土工格室等一大批土工合成材料,但加筋材料有一弱点:即筋材与填料间容易出现潜在破坏面。过去填料使用的是黏土、砂土,其强度都比较稳定,时间对其强度的影响极小。对于灰土这一类材料,其强度受时间影响较大,是否适于作为加筋土填料需进行研究。选取聚丙烯纤维作为加筋材料,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加筋灰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试验中,将3种不同百分比(0.05%,0.15%和0.25%)的聚丙烯纤维分别掺入到灰土比为1:9,2:8,3:7的灰土试样中,配制试样。通过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纤维加筋率、不同灰土比、不同龄期及不同围压对加筋灰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的灰土相比,聚丙烯纤维加筋灰土其峰值偏应力和抗剪强度均有不同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