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几种海洋溶藻菌溶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海南三亚红沙港易发赤潮--塔马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做为实验藻类,从三亚红沙港海域筛选的海洋细菌中分离出一株溶藻细菌,编号为B7和已发现具有抑藻作用的:恶臭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巨大芽孢杆菌作为实验材料与两种藻共同培养表现的牛态关系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在藻细胞生长的延滞期和指数期加入细菌过滤液,发现4种海洋细菌的过滤液对两种藻生长有不同的抑制作用效果.同时文中对海洋细菌抑藻作用机理、赤潮的生物防治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2.
位于新疆东天山北麓新建成的京新高速公路(G7)新疆伊吾—木垒段项目,跨越了北温带大陆干旱区、寒温带亚干旱区、亚寒带亚干旱区等气候区,经过山前冲洪积平原、剥蚀—堆积微丘区、台地、山间盆地低中山以及湖相沉积平原等地形地貌区域,通过对复杂的气象条件和多样的地形地貌以及对雪害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和运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风吹雪灾害。本文通过风速风向远程监测、卫星遥感以及冬季现场雪情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发现该公路沿线雪密度小、风向多变、风速大小和降雪量分布不均匀等易造成风吹雪灾害的特征,指出了风力强和降雪量大的路段范围。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适合于本条高速公路的风吹雪危险度评价模型,模型中考虑并选取自然和工程方面的8项影响因素,将这些影响因素与危险度评价指标形成隶属函数矩阵,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对风吹雪危险度进行了评价,划分了京新高速(G7)新疆伊吾—木垒段的风吹雪路段危险度,模糊评价结果与现场雪情调研吻合较好,最后结合风吹雪最危险地段的路基形式,给出调整或增设防雪设施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为京新高速公路(G7)新疆段采取防风雪措施提供理论指导,为交安设施的动态调整和完善提供技术支持,这对保障寒区高速公路冬季运营安全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热水解-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海相碳酸盐岩中的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热水解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离子选择电极法简易快速测定海相碳酸盐岩中氟元素的含量。方法检出限为25.1μg/g,精密度(RSD,n=11)为5.28%,回收率为96.5%~107.8%,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4.
四道河子金矿位于延吉一汪清金多金属成矿带的北段,北东向敦密断裂与南北向牡丹江断裂的交汇处南侧,出露地层有上元古界张广才岭群新兴组,呈北东向带状展布。主要岩性有片岩、变粒岩、石英角岩、变质石英砂岩,  相似文献   
65.
西南天山哈拉奇地区康克林组第三段发现大量单体无鳞板四射珊瑚,经鉴定共有11属23种。根据该动物群的组成特征和与邻区的对比,建立了Amplexocaniaia-Tachylasma—Bradyphyllum组合,并确定其时代为早二叠世紫松期或阿舍尔(Asselian)期。通过对沉积相及该无鳞板四射珊瑚动物群古生态的对比分析,确定本区当时水深大于100m,属碳酸盐台地与盆地之间的过渡环境。  相似文献   
66.
青海东昆仑西段阿克楚克赛地区基础地质研究较薄弱,为了厘定该区花岗片麻岩侵入体的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本文对其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以及Hf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岩石岩性为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SiO2质量分数为74.44%~76.36%,Na2O与K2O质量分数分别为0.06%~0.07%和3.89%~4.35%,Al2O3质量分数为9.76%~10.95%,过铝指数(A/CNK)为0.92~1.09,TiO2与MnO质量分数分别为0.32%~0.38%和0.10%~0.13%;CaO质量分数为2.70%~3.46%,Mg#值为25.42~29.69;样品稀土元素质量分数较高, w(ΣREE)为200.04×10-6~215.30×10-6,LREE/HREE为6.94~7.88,Rb、U、Th、K明显富集,Nb、Ta、P、Ti、Sr明显呈“V”型亏损。岩石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早期((966±3)Ma,MSWD=4.1),锆石εHf(t)为-3.38~3.14,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2 033~1 625 Ma。岩石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阿克楚克赛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岩浆源区以新生玄武质地壳为主,有古元古代硅铝质地壳物质的加入,可能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斜长角闪岩、片麻岩部分熔融。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阿克楚克赛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俯冲向碰撞转换的构造背景下。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综合分析认为东昆仑地区普遍存在新元古代岩浆-构造活动,时间上响应全球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事件,本次研究样品是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在青海东昆仑西段碰撞形成的具体体现,说明本地区在约966 Ma时正在由俯冲向碰撞造山阶段转换。  相似文献   
67.
早期埋藏压实、晚期构造抬升是我国多个盆地一种共性的地质演化过程。受此类演化过程的影响,特别是在晚期构造抬升、砂岩孔隙回弹作用下,可形成较优质储层。明确此类储层孔隙、孔径、喉径等参数的演化特征并进行定量评价,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成岩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与实际地质研究相结合,认为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白垩系储层的孔隙类型、含量变化及演化规律可划分为5个阶段,前3个演化阶段与克拉苏构造带深层相一致,自上新世(5~3 Ma)、埋深6 000 m左右始,浅层克拉2井区与深层克深—大北井区的埋藏演化开始分异。之后发生构造抬升作用,可将其划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构造抬升后发生的“孔隙回弹”作用可使储层剩余的原生孔增加1.0%左右,地层降温卸压作用,可使储层中出现较多的成岩缝。孔隙回弹、成岩缝的出现,促进了次生溶蚀作用发生、储层孔喉分选均一性的增强,进而提高了储集性。  相似文献   
68.
环境感知与导航定位是深空探测车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由于深空环境的特殊性,深空探测车的环境感知与导航定位与地球上汽车自动驾驶的相应技术相比面临独特的挑战.本文从实际工程应用和科研进展两个角度总结了深空探测车环境感知、视觉定位、路径规划等关键技术的进展,并对未来深空探测车智能感知与长距离导航定位等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69.
铜陵地区虎山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组成,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中酸性侵入岩。本文对虎山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虎山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侵入时代分别为(143.2±1.2)Ma和(145.3±1.2)Ma,属晚侏罗—早白垩世,与中国东部J-K岩浆事件相呼应,并且,虎山岩体存在两次岩浆侵入活动,早期形成的花岗闪长斑岩的年龄为(145.3±1.2)Ma,与铜陵矿集区瑶山花岗闪长斑岩的年龄(146.0±0.9)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晚期形成的石英二长闪长岩为(143.2±1.2)Ma,与区内的铜官山和天鹅抱蛋山岩体的年龄(142±1)Ma和(141.7±1)Ma一致。岩石地球化学及矿物温压计计算结果表明,岩浆结晶的温度为768~838°C、压力为3.44×108~5.42×108Pa,虎山岩体属幔源岩浆和壳源岩浆混合成因,且混合作用发生在11~18 km的浅位岩浆房。  相似文献   
70.
百草沟金矿位于著名的五凤—小西南岔浅成低温热液型金--多金属成矿带,该矿床容矿围岩主要为花岗闪长岩,矿体严格受NW向韧性剪切带控制。含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主要成分为水,气液比15%~30%,大小为2~12μm。均一温度为154.3℃~345.2℃,盐度w(Na Cl)2.73~19.71 wt%Na Cl,密度0.63~1.00 g/cm3,表现出低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盐度变化范围大的特征。通过估算,成矿压力为14.70~47.16 MPa,成矿深度为1.47~5.46 km。百草沟金矿床δ13CCO2变化不是很大,介于-6.7‰~-4.6‰之间,显示有幔源的可能;硫化物中34S值为-1.9‰~1.9‰,说明成矿硫具有深源性。成矿早阶段流体为中低盐度的中温流体,主成矿阶段由于大气降水的混入,导致温度与盐度快速下降,逐渐演变为低温、低密度的盐水溶液。围岩蚀变以冰长石化、碳酸盐化等低温蚀变矿物为主。百草沟金矿属于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后的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