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189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440篇
海洋学   143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波纹巴非蛤胚胎与浮游幼虫的形态发育和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在人工繁育条件下,在显微镜下对波纹巴非蛤胚胎与浮游幼虫的形态进行活体观察和拍摄,并用内置目微尺进行壳长和壳高的测量.首次报道了波纹巴非蛤胚胎与浮游幼虫的形态发育和生长特点,利用图版和文字描述了波纹巴非蛤早期生活史的形态并对其发育生长特点进行初步探讨.波纹巴非蛤的早期形态体现了浅海性种类的特点,“D”形幼虫期的壳长为90.37±1.53I,zm,壳高为71.86±1.09μm;壳顶后期壳长为130.17±1,83μm,壳高为110.24±1.39μm,与其他帘蛤科种类相比明显较小.  相似文献   
912.
六棱山北麓断裂新活动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段瑞涛  方仲景 《地震地质》1995,17(3):207-213
通过对六棱山北麓活动断裂的几何结构、分段活动特征及段落边界等方面的地质地貌调查与研究,认为该活动断裂可分为4段,除东段在早更新世有过活动外,其他3段均为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活动段,段落长度10~39km。该断裂在晚中生代表现为逆冲性质,至新生代随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变化而转变为倾滑正断层。各段落上垂直位移量分布呈包络线状,而且各段平均滑动速率不同,西大东小,显示断裂新活动强度自西向东变弱  相似文献   
913.
详细介绍了德国基础桩的形式以及相应的冲击振动和钻井桩工艺,并对不同的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14.
王莉娟  方楠 《矿物学报》1991,11(4):429-437
限子矿床矿脉石英中分布有密集呈云雾状,灰黑色,负晶形为主的包裹体群。CO_2包裹体丰富,含CaCl_2等钙盐类的子矿物包裹体及有机包裹体发育。特别是还发现有大量流体熔融包裹体,成矿以300~380℃为主,流体呈中性,弱还原环境。寇半沟矿床成因与之类似,本文根据其包裹体特征,初步讨论了该类型矿床成因,并根据包裹体特点对外围矿点石英脉进行了深部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915.
916.
917.
918.
919.
河流动力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叔尤  方铎 《水科学进展》1992,3(4):319-325
从流域产沙、床面形态及河床阻力、泥沙输移、河流形态及其演变、工程泥沙、河流模拟、泥沙测验和环境泥沙等八个主要方面评述了河流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未来可能引起关注的若干课题.  相似文献   
920.
河北怀来—涿鹿盆地北缘活断层的古地震事件与断层分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以五万分之一活断层地质填图所获得的资料为基础,通过探槽剖面分析阐述了怀来-涿鹿盆地北缘活断层的古地震事件及其重复序列。以古地震重复序列的差异为主要标志,参考断层的几何形态及其它活动性状,把断层划分为五个段落。段落长度在7.5—14km之间。单个段落的古地震重复时间最短为3500—7000年,最长为17000—20500年。整条断层的古地震重复时间在750—8500年之间变化,平均3300年左右。晚更新世中期以来,此断层有过三次地震群集活动,在群集期内,三次以上地震事件的平均重复间隔时间小于15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