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145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411.
川西松潘-甘孜弧前盆地的形成及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处柴南缘昆中蛇绿杂岩带与羌塘地块北缘可可西里—金沙江古缝合线之间的松潘—甘孜褶皱带(包括东昆仑构造带),其主体应属古特提斯洋晚石炭世一晚三叠世时期向其北侧的柴达木古陆南缘俯冲过程中在活动陆缘弧—沟间隙之间增生形成的一个大型弧前构造带。具有由弧前盆地沉积楔和基底增生杂岩构成的双重结构特点,其形成与冈瓦纳大陆北缘若尔盖“三角”地块的楔入及俯冲带向南迁移有关。大致经历了晚石炭世一早三叠世狭窄弧前盆地和中晚三叠世宽阔弧前盆地两个主要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412.
利用NCEP每6 h一次的1°×1°格点资料和中尺度模式WRF(V3.2),选用不同的陆面参数化方案,对2010年8月7—8日发生在甘肃舟曲的一次西北地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数值模拟的准确率对陆面参数化方案的选择比较敏感。在WRF模式中,耦合陆面方案比不耦合陆面方案对暴雨的模拟效果更好,耦合陆面方案所模拟的降水分布、地表通量以及地面气象要素都与实况更加接近。耦合不同的陆面方案模拟的降水以及感热通量、潜热通量都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采用不同的陆面方案模拟的地表温度和水汽差别并不大。总体而言,采用PX陆面方案对降水的模拟效果比采用其他方案都合理,与实况最接近。  相似文献   
413.
2014年3月广东一次飑线过程观测及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14年3月31日广东省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观测资料分析表明:飑线发生在强低空垂直风切变和"上干下湿"的水汽垂直分布的环境条件下。在强盛阶段,飑线上的对流单体多表现为强降水超级单体,有明显的有界弱回波区(BWER)和回波悬垂结构。飑线前沿有明显阵风锋,后侧有弱回波通道,弱回波通道和后侧入流急流(RIJ)相对应,RIJ维持时间较长,对"弓"形回波的形成、地面大风、飑线的维持和快速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分析表明:在减弱阶段飑线移入残留的冷池中,冷池得到加强,此时西南暖湿气流加强,飑线二次发展。成熟飑线的三维结构表现为低层为2支入流、高层为2支出流,且前侧出流速度较快,使得气流倾斜上升,容易形成悬挂回波和弱回波区(WER)。后侧入流下部(600 h Pa高度层以下)的辐散下沉气流是地面大风形成的原因。对流两侧的"涡旋串"(Vortex bunch)对冷暖空气加速入流、对流发展强度和高度以及对流的长时间维持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14.
一次飑线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及环境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利用常规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对2014年3月30—31日广东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飑线发生的环流背景、环境特征、不稳定条件、垂直风切变等及多普勒雷达回波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此次飑线过程发生在中高纬地区稳定的阻塞形势下,从四川盆地东移的高空槽和低涡切变线是造成广东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2)低空急流水汽输送、低层强水汽辐合、强低空垂直风切变和上干下湿的水汽垂直分布为飑线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热力和动力条件。(3)强盛阶段飑线具有明显的阵风锋和弱回波通道,速度图上飑线北端为强的气旋式切变,南端为弱的反气旋式切变,在"弓形"回波顶点处有强的速度辐合。飑线内部后侧为一支倾斜向下的冷空气入流,前沿是一支沿冷空气爬升的暖空气入流。(4)在"弓形"回波顶部后侧长时间维持着向后倾斜的后侧入流急流RIJ(Rear Inflow Jets),RIJ对"弓形"回波的形成、地面大风和飑线的维持和快速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15.
1999年夏季青海多雨形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1959-1999年降水,气温、高度场等资料分析得出,1999年夏季青海省多雨与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及西伸脊点位置偏东,极涡强度偏强等因素有关,其中,中高纬度地区乌拉尔山高压脊多次建立和稳定维持,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异常偏北,西伸脊点位置偏东是造成青海省夏季多雨的最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416.
WRF模式陆面参数扰动对一次西北暴雨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NCEP每6h一次的1°×1°再分析资料和中尺度模式WRF V3.1,以2005年7月1~2日发生在甘肃东南部的一次暴雨天气为例,根据NOAH陆面方案中土壤最大容积水含量(MAXSMC)初始扰动对此次暴雨进行了敏感性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对陆面参数MAXSMC扰动比较敏感,MAXSMC初值减少20%,模拟的降水与实况更接近,而增大MAXSMC则对降水的影响不大;浅层土壤湿度、低层气象要素以及地表通量均对MAXSMC扰动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由于不同的下垫面类型,其敏感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地表通量的直接输送和由低层不稳定所导致的间接水汽输送的变化,对降水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在不同的区域,由于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导致二者所占的比例存在差异,故模拟的降水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走势。  相似文献   
417.
本文运用扳块构造的观点,从蛇绿岩、混杂堆积和双变质带等方面论述了陕西勉县—略阳一带南秦岭褶皱带与摩天岭褶皱带之间的古板块缝合带的存在标志。并对缝合带两侧岩石、构造组合特征、古板映构造环境类型及板块俯冲与南秦岭构造的演化关系、俯冲方向及蛇绿岩套、古缝合带的形成时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板块俯冲方向指北,经两次碰撞后最终形成缝合带。本文还结合板块构造理论,探讨了南秦岭古板构造与矿产分布的关系及矿产分布规律,并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418.
伍学让  滕志宏 《矿物学报》1991,11(2):155-161
用化学分析、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和扫描电镜等对产于陕西洛川黄土不同层位中的三种成因类型五种结构类型姜石测试表明,姜石是由方解石(为主)、石英、长石和粘土矿物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等构成的多矿物聚集体。 姜石作为矿物药材用于防治疾病,其药理作用主要在于含有具特殊疗效的微量元素和矿物成分。当方解石和具有强吸附性能及离子交换容量大的粘土矿物含量占一定比例时,疗效最佳。产于晚第三系三趾马红粘土层(N_2)和第四系早更新世午城黄土下部(Q_1~1),且具有碎斑状结构及均质结构的姜石药性最佳  相似文献   
419.
汶川地震断层带北川擂鼓镇赵家沟剖面的露头及显微结构均发现多期次脉体纵横交错,角砾岩被胶结。通过对断层岩相关的碳酸盐矿物同位素分析得知,断层岩角砾和脉体中大量的白云石来源应是断层带内富Mg离子的流体,且碳氧同位素显著分异,角砾的δ~(18)O值和δ~(13)C值与灰岩围岩更接近,脉体和基质显示重同位素亏损。通过"同震热分解"和"水-岩相互作用"2种可能模型的研究分析,同震热分解模型δ~(13)C值明显高于实际,而水-岩相互作用则可形成这种分异结果。故震后深部流体上涌所导致的表层大气水再循环可能是导致震后断层快速愈合的重要原因,同震破裂和间震期愈合则形成完整的断层系统。  相似文献   
420.
东北地区陆地碳循环平衡模拟分析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依据陆地碳循环过程 ,基于多年平均气候数据建立陆地碳循环平衡模型 ,并模拟了陆地碳循环平衡状态下 ,我国东北地区陆地碳循环的主要碳通量 ,其中 ,东北地区植被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 (NPP)估算为 5.1 6× 1 0 8t C/a,NPP的分布由于受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等植被、气候和地形因素的综合影响 ,总体呈现从东南到西北递减的趋势 ,东北地区植被潜在年凋落物速率为 5.1 6× 1 0 8t C/a,凋落物年矿化分解速率为 3.61× 1 0 8t C/a,凋落物年腐殖化速率为 1 .55× 1 0 8t C/a,凋落物碳库为 4.67× 1 0 8t C,土壤有机碳年分解速率为 1 .55× 1 0 8t C/a。通过探讨各主要碳库和碳通量的大小以及空间分布特点 ,描绘了东北地区陆地碳循环平衡状态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 NPP、凋落物碳库和土壤碳库的分解速率对于整个陆地碳循环过程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