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136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247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21.
硅藻对地表石灰华沉积的生物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灰华是岩溶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藻类在石灰华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物控制作用。硅藻对地表石灰华沉积的生物作用,主要包括同化作用、拦截和粘结作用、结壳作用、胶结作用。对于生物作用中的钙化作用和分泌作用,硅藻可能具有这两种作用,其形成机理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2.
高光星 《中国测绘》2007,(1):F0002-F0002,1
新春伊始传喜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作为我国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武汉市在基础测绘工作中实现重大突破,赢得“十一五”的开门红。  相似文献   
223.
新春伊始传喜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作为我国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武汉市在基础测绘工作中实现重大突破,赢得“十一五”的开门红。  相似文献   
224.
支德先  金士英 《气象学报》1966,36(1):132-135
1965年3月份容县气象服务站组织了一次调查,经过向老农学习,学习了看天经验。关于“日晕长江水”这条农谚,我们用本站日晕观测资料进行了验证,并且按照“图、资、群结合,以群众经验为主”的方针把图、资、群结合起来进行了分析,制作了预报工具,做中期大雨、暴雨预报。  相似文献   
225.
支平  熊英 《吉林气象》2005,(3):34-35,38
1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扩展,运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也逐渐进入各个领域。计算机远程网络为新生的教育培训模式提供了主动探索、协作交流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226.
准噶尔盆地宽方位角三维地震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方位角采集比窄方位角具有更好的地震照明度.宽方位角三维地震以其多方位视角高分辨率成像数据之优势、识别储层的各向异性能力强,能提高薄层砂体和小断裂的识别精度.针对准噶尔盆地某区块储层非均质性强、单层砂体薄(单层10-15 m,有效储层<10 m)、砂岩层平面变化大的特点,新疆油田分公司实施宽方位角三维地震高分辨勘探.通过运用地震属性、反演等地震技术,结合沉积环境分析和沉积演化研究,开展岩性圈闭识别和储层预测工作, 识别出有效的砂岩层(储集体),达到预测目的,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227.
大连市居住郊区化的现状、机制及趋势   总被引:47,自引:8,他引:39  
柴彦威  周一星 《地理科学》2000,20(2):127-132
以大连市居民问卷调查的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居住郊区化的现状特征、微观机制及其发展趋势,认为进入80年代后的旧城改造促使大连市进入了居住郊区化阶段,并且居住郊区化的地域范围偏小,迁居距离有限,自主郊迁者比例较低,但居住郊区化将是大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28.
通过川东北诺水河溶洞群石笋的年代学分析,发现多支时代跨越35~ 40kaB. P.的石笋记录了发生时间在38~ 39 kaB. P.的事件: 有的石笋发育中断,有的石笋生长轴心发生了变化,有的石笋则刚刚开始发育。初步的证据显示该事件不是气候成因所为,也不像由于洞穴局部塌陷引起。考虑到秦岭山地是新构造活动十分发育的地区,为此我们推测该事件很可能与某一次构造活动有关,也可能是由一次大规模重力地貌过程(如滑坡)造成。因此,洞穴沉积物(包括石笋、石钟乳和流石等)可望为川东北地区的新构造活动尤其是地震事件研究提供一种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9.
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   总被引:76,自引:21,他引:55  
冯健  周一星 《地理研究》2003,22(4):465-483
利用2000年的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和1982年的第3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技术研究了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的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对比1982年的情况,2000年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的主因子、社会区类型、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均发生了较多的变化。1982年北京都市区的社会空间结构相对简单,整体上表现出一定的同质性特点;2000年的社会空间结构则趋于复杂,诸社会区之间主要以同心圆的方式组合,也伴有多核心和扇形结构,异质性的特征十分突出。论文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提出了一种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交叉式网络机制,认为它有效地推动了计划经济特色明显的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向市场转型条件下的社会空间结构转化。  相似文献   
230.
一次由“列车效应”引发的梅雨锋暴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Micaps软件系统、多普勒雷达和NCEP 1°×1°再分析等资料,对2011年6月14日江西北部地区一次超历史极值的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和中小尺度系统及其两者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支槽移动缓慢、中层干冷空气入侵、强盛的西南急流、高低空急流耦合及地面辐合线维持是造成此次极端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反射率因子表现为低质心、垂直发展旺盛、高效率的强回波连续经过同一地区;同时,回波具有明显的后向传播特征和热带降水回波特点;径向速度表现出锋面过境特征,"牛眼"结构表明了低空西南气流较强。当暖湿急流输送方向与地面辐合线平行时,孟加拉湾的水汽被低槽前西南气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辐合线上空,使辐合线稳定、维持或发展。干冷气流入侵有利于对流单体的产生;大风速区和辐合区的发展有利于中小尺度对流单体及其次级垂直环流的维持、发展,且这些次级环流规则排列,从而"列车效应"得以维持。有组织的多单体风暴活动、地面静止锋及其附近多条中尺度地面辐合线长时间维持,是形成"列车效应"的主要原因;降水回波处于东北—西南向的高能舌北侧移动,江西东北部特殊的地形作用促使"列车效应"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