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44.
<正>由中国地调局党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带队的"稀土、锑、铟资源储备规划及管理研究"课题组一行9人近日赴江西赣州开展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及储备工作调研,并组织召开了由赣州市政府、赣州市矿管局、5个稀土主产矿区县政  相似文献   
45.
膨胀土的膨胀潜势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控制,其量化分级长期以来都是一个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工程渠坡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给出了膨胀土分类的建议取值;依据该分类标准,综合人工神经网络、Fisher判别分析以及粗糙集理论3种数学方法,对40组土样的膨胀等级进行了综合性指标的判别分析,通过比较研究,确定了最终的分级结果;根据每种数学方法的判别结果与操作方法,基于理论相对简单、操作简便、易于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接受的原则,建议优先考虑Fisher判别方法对膨胀土进行分级评判;结合样品的蒙脱石含量,给出了分级标准的建议值,验证了膨胀土分级数学方法的可靠性,从而为引江济汉工程后续开挖渠道段膨胀土的分类及判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根据2012年春季和秋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无脊椎动物的底层拖网资料和环境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春、秋季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2个季节共捕获无脊椎动物5目14科25种,其中甲壳动物是最主要的无脊椎动物类群。长江口无脊椎动物资源量占优势的种类包括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细点圆趾蟹(Ovalipes punctatus)和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春季和秋季对无脊椎动物资源量贡献最大的种类不同。各站次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的范围在0.31~2.02之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范围在0.37~1.92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范围在0.17~0.95之间。春季和秋季长江口无脊椎动物资源量和多样性季节间变异不显著。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参数的多维标度排序(NMDS)分析表明,无脊椎动物样本可以区分为春季组与秋季组2个组群。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春、秋季组群间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极显著。典型对应分析(CCA)表明,表层磷酸盐、底层溶解氧、底层硅酸盐和底层硝酸盐是影响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长江口无脊椎动物季节变异主要体现在种类的季节演替上,营养盐和溶解氧浓度是无脊椎动物种类季节分布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47.
48.
在GNSS中,获取各个可见卫星的位置和速度是卫星导航接收机实现定位、测速和定时的必要条件。介绍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的星历数据参数,依据卫星星历参数,给出了卫星空间位置、运行速度和加速度的数学表达式;研究基于轨道插值的卫星状态估计方法,利用分段三次埃尔米特插值计算卫星位置与速度;采用Matlab软件编制星历参数法与插值法的解算软件,并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插值法得到的卫星位置误差可满足导航定位需求,在处理数据量大的情况下,插值法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49.
全球变化背景下,在过去的40年中,北极海冰范围快速减少,厚度显著变薄,同时多年冰向一年冰转化,这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海冰厚度作为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在大气-海冰-海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北极海冰厚度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对影响北极海冰厚度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热力学方面,海冰厚度会受到大气-海冰和海冰-海洋两个界面处的热通量影响,其中,大气-海冰热力学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冰面特征、气温、水汽、降雨/降雪和云量等,主要通过海冰表面辐射收支和湍流热交换(感热和潜热)产生影响;而海冰-海洋界面处的热通量作为海冰厚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受太阳辐射对上层海洋的加热、风应力导致的垂向混合以及中低纬暖流输送的影响。在动力学方面,海冰厚度变化主要通过风和海流的共同驱动引起海冰输运和海冰的形变。大尺度环流异常也会通过大气-海冰-海洋相互作用对北极冰厚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0.
文章整理了北部湾地区建筑单体台风灾害影响因素,采用修正后的PTVA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北部湾沿海地区建筑单体台风灾害脆弱性评估模型,并对钦州市龙门港镇北村内部分建筑的脆弱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评估结果为低脆弱性的16栋建筑在实地调查中无受损情况,评估结果为高、非常高脆弱性的23栋建筑在实地调查中受损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