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144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275篇
海洋学   99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内蒙古正镶白旗碎斑熔岩岩石学特征及其岩相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旗碎斑熔岩为不规则穹状体,可分为边缘玻质碎斑熔岩、过渡霏细碎斑熔岩、中心粒状碎斑熔岩和根部花岗斑岩四个岩性带。从玻质碎斑熔岩到粒状碎斑熔岩,斑晶碎裂度逐渐减弱,珠边结构在粒状碎斑熔岩中最发育,根部花岗斑岩与正常次火山岩相近。碎斑熔岩中钾长石有序度低,指示了岩石高温成因特征。白旌碎斑熔岩属太平洋岩系钙碱质系列,原始岩浆由来源于上地幔和下地壳熔体的混熔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地区岩石圈热结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岩石圈热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热量在壳幔的配分比例、温度以及热导率和生热率等热学参数在岩石圈中的分布特征。岩石圈的热结构直接影响着岩石的物理性质和流变学性质,同时还控制了化学反应的类型和速度,从而制约着岩石圈的发展和演化。本文在前人CCSD主孔岩石主、微量元素研究基础上,利用Rybach生热率公式计算了钻孔岩石的放射性生热率,并结合岩石热导率的测定研究了CCSD主孔100-2000m岩石的热结构和主孔榴辉岩在不同退变质程度下生热率、热导率的变化:钻孔中岩石的平均生热率为0.95μWm-3,平均热导率为2.96mWm-1K-1。,其中片麻岩生热率高迭1.01-1.7μWm-3,热导率为2.76-2.96mWm-1K-1;基性超基性岩石生热率最低(<0.21μWm-3),热导率则高达3.20mWm-1K-1以上;新鲜榴辉岩生热率、热导率居中,分剐为0.16-0.44μWm-3和3.31-3.85mWm-1K-1。钻孔中榴辉岩生热率、热导率变化主要受岩性控制:从新鲜榴辉岩到完全退变榴辉岩,热导率总体上降低,但从强退变榴辉岩到完全退变榴辉岩,岩石热导率升高;而在此过程中岩石生热率总体上升高,仅当从中等退变质榴辉岩退变为强退变质榴辉岩时,岩石生热率出现降低趋势。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预测CCSD主孔5000m深度处温度为139℃,温度范围为131-151℃。根据区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对CCSD主孔地区岩石圈热结构进行了研究:上地壳底部温度为256℃,中地壳底部温度为492℃,Moho面温度为683℃,岩石圈底部温度为1185℃,来自地幔的热流为44.1mWm-2,对地表热流的贡献率为58%。研究结果表明,由岩石物理方法获得的CCSD主孔地区岩石圈地温曲线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推断的中国东部地温曲线十分吻合,本文从实验岩石物理学角度为CCSD主孔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研究提供了重要约束  相似文献   
13.
Landsat7 ETM+影像的融合和自动分类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徐涵秋 《遥感学报》2005,9(2):186-194
利用SFIM、MLT、HPF和修改的Brovey(MB)等遥感影像融合算法对Landsat 7 ETM 影像进行融合和自动分类研究,并就融合影像的光谱保真度、高频空间信息融人度和分类精度对这些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FIM变换几乎完全保持了原始影像的光谱特点,并具有最高的平均分类精度;MB变换具有最高的高频空间信息融人度;MLT变换也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只有HPF变换的各项指标都不突出。所有4种融合影像的分类精度都较原始影像的分类精度有明显的提高。这表明,源于同一传感器系统的不同分辨率影像的融合可以避免异源传感器融合影像所常见的各种参数、时相和配准误差,所以能够明显地提高影像的自动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在Internet互联网普及盛行的今天,各种信息流在网络上传播蔓延,给人们的同常工作、生活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便捷的服务。而地图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应该在网络上更加普及,被广泛应用。地图在网络中的最大应用是WebGIS,而WebGIS是一个具有强大而又复杂分析功能的信息系统。在大多数时候,人们在互联网上并不需要太多的分析决策,只需要一些简单的观察查找功能。为了让地图在网络上更加快捷、不失版权地传播信息,目前,可利用的格式主要是Flash格式(*.swf)和SVG格式(*.svg)。  相似文献   
15.
两要素自动气象站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3年以来贵州省在乡镇、高速公路、旅游景点建设的两要素自动气象站出现故障进行分析,从设备的安装、故障分析等方面提供一些经验,供基层台站维护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硅酸盐细菌解钾作用机理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硅酸盐细菌能释放土壤含钾硅酸盐矿物中的磷、钾、硅等元素,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利用,同时亦具有固氮能力。这为挖掘土壤潜在肥力、发展可持续农业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本文分析了硅酸盐细菌对钾长石、伊利石的解钾作用过程,细菌-矿物复合体的形成,细菌对矿物的溶蚀作用,矿物晶体结构与细菌的解钾作用关系,复合体微环境的变化对细菌解钾作用的影响以及细菌对K^ 的主动吸收等,从微生物矿物学的角度讨论了硅酸盐细菌对含钾硅酸盐矿物解钾作用的机理问题,提出了硅酸盐细菌解钾作用综合效应的看法,并就农业生产上的利用问题指出,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选择适宜的生产菌种和吸附剂,并配合使用其它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辽化198#住宅楼短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认为该工艺具有二效快、质量好、节约材料、降低二程成本,在适当条件下,采用这种方法可收到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采用英国Hadley中心GISST海冰面积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地面降水和气温资料,运用EOF分解,小波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初步探讨了格陵兰岛两侧附近冬春季海冰面积变化特征及其与初夏6月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格陵兰岛东西两侧海冰面积呈显著反相变化,并且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周期性振荡,冬春季格陵兰-寻威海海冰与初夏6月中国长江以北气温(降水)正相关(反相关),与长江以南气温(降水)反相关(正相关),而对于戴维斯海峡-拉布拉多海海冰则具有相反的相关型,大尺度500hPa环流合成分析初步表明,冬春季格陵兰附近海冰面积变化伴随着北极极涡环流和北半球阻塞高压的持续异常,海冰变化可能是影响初夏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9.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反演植被生物量参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利用 1988年小麦生长期中生物量参数和微波 (10 2GHz)主被动遥感实测数据 ,作为输入输出I/O矢量对 ,训练人工神经网络为参数反演模型。然后用 1989年小麦生长期中微波主被动遥感实测数据和该神经网络模型 ,来反演其生物量参数在整个 1989年生长期中的变化。反演结果与遥感实测结果作了很好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成都双流机场的奇点雾及其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查了成都双流机场实际天气现象以及雾的多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奇点雾的概念,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发生的物理机制,认为弱冷平流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