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pplication of apparent stress in earthquake predi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n the basis of the assumption that ω2 model accords with source displacement spectra of moderate-small shocks, we calculate the apparent stress values of 1 020 moderate-small shocks recorded by the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of Yunnan Province by using the low-frequency flat level and corner frequenc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arent stress is of good significance in earthquake prediction. The moderate-small shock with apparent stress larger than 0.9 MPa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tial index to predict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in Yunnan area. And its relevant predictability evaluation (R value) has a high confidence level.  相似文献   
12.
常熟—太仓M5.1地震精定位及震源机制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位模型、定位方法和地震震相的合理选择,采用更加合理的台网布局的地震资料,对1990年2月10日常熟M5.1地震进行了精定位,得到更为精确、合理的该地震三要素。通过对原震源机制解的复核,原定结果可以不变。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陕西省安康市气象局搭建的汉江流域(陕南段)水文气象服务系统,该系统利用气象、水文等相关数据,基于精细化预报技术和水文气象模型,从自动化水文气象监测网建设、精细化水文气象预报、水文气象服务、三维仿真化模拟四个方面进行设计,采用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技术。该系统为汉江流域陕南段气象水文的监测预报和防汛抗旱气象服务,特别是各大中型水库防汛调度和蓄水发电,提供了精细化的预报服务产品和科学化的应急策略,提高了汉江流域(陕南段)水文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李强  徐戈  杨彩霞 《地震》2005,25(3):35-42
利用地震波资料对几个典型震例孕震空区的环境应力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显示, 逼近地震的环境应力值高于同时期构成空区的一般性(非主震震源区附近)小震, 发生在未来主震震源区及附近小震的环境应力值较高等。 上述结果的机理可用坚固体模型来解释。 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孕震空区的预报效能, 进一步提高对地震孕育过程中力学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徐戈  孙继明  牛生杰  周碧  王永庆 《大气科学》2016,40(6):1297-1319
霰和冻滴是深对流降水的主要来源。由于二者密度差异造成的不同下落末速度必然会导致云微物理过程的变化以及降水时空分布的改变。我们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二维轴对称对流云全分档模式的基础上,将水成物粒子从34档增加到40档,修改了霰和雪的密度,加入冻滴分档处理的微物理过程,发展了一个包括液滴、冰晶、雪、霰和冻滴更为详细的云微物理分档模式。利用改进后的模式模拟了一次理想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了改进模式与原模式模拟的云微物理量场以及水成物粒子的时空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1)由于冻滴的产生,较大的下落末速度导致在云内-3℃至-8℃较早地出现了冻滴,并造成了大量的冰晶繁生。(2)冻滴形成前期,液态水中心区域位于垂直上升速度大值中心上方,形成液态水累积区;冻滴形成期,液态水累积区位于0℃层以上,雨滴冻结生成冻滴,霰与半径大于100 μm的液滴碰并生成冻滴;冻滴增长期,在垂直上升气流的支撑下,冻滴碰并过冷水增长,导致冻滴含量增大,液态水含量减小。因此,改进模式能较好的模拟冻滴的形成过程,可以将该分档处理的微物理方案耦合到三维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中,更深入地研究强雷暴风切变在冰雹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星载SAR图像船舶及航迹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星载SAR图像中船舶目标及其航迹的检测提取方法。通过扩展分形特征检测船舶目标 ,在目标周围运用局部Radon变换检测航迹。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对于静止和运动船舶目标的检测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核查地震波形数据记录中的时间系统是数字地震台网最困难的任务之一,特别是当波形数据进行离线保存或使用时,在时空部署上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对于层析成像、地震定位、预警等来说,时间系统的精度是极其关键的.尽管目前数字地震台网中部普遍采用了GPS或广播信号来进行授时,但当GPS重复不断地连接外部时钟失败时,数据的记录时间就只能依赖于内部时钟.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区域地表背景噪声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welch方法,计算了江苏省"十五"数字地震台站地表背景噪声在0.01~20 Hz频带范围内的功率谱值,结果显示在周期10~16 8、4~8 s处分别存在两个明显的峰值.对比白天和夜晚时段台站三分向地表背景噪声的功率密度谱比值发现,地表台站三分向背景噪声在高频段(≥1 Hz)变化最为显著,在微震峰值频段(0.125~1 Hz)几乎所有台站之间的差异都不大,低频段(≤0.125 Hz)大部分台站垂直向白天时段的噪声水平比夜晚的值低,水平向则相反;但井下观测系统全频段内的比值变化都很小.此外,在2~16 Hz频率范围内,沿长江的苏南-上海地区的平均噪声水平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比NLNM(低噪声模型)值高约45 dB左右;在0.125~1 Hz频率范围内,江苏中东部的噪声水平高于其他区域,推测这可能是与区域地质构造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地震速报软件中集成多种信息发布手段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江苏地震台网在地震速报软件中集成手机短信群发、多路电话语音群呼、自动传真和网站发布等多种信息发布手段的实现方法。实践表明,综合应用多种信息发布手段,并与速报软件直接集成,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满足不同场合地震速报信息的发布需要,减少人工操作的中间环节,提高地震速报信息发布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地震视应力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1999年7月——2005年4月云南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中小地震数字化波形资料, 在假设中小地震震源位移谱符合omega;2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震源位移谱低频水平与拐角频率计算得到了1 020次中小地震的视应力值. 研究发现,在云南地区,地震视应力具有较好的预测意义, 中小地震的视应力值超过0.9 MPa, 可以作为预测该地区未来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一个参考指标. 其相应的地震预报能力评分R值具有较高的置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