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7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青藏高原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不同于经典的产于岛弧和大陆边缘的斑岩铜矿,而形成于后碰撞挤压向伸展转变期,显示了极好的成矿前景。本文对冈底斯中段尼木矿田白容、厅宫和冲江斑岩铜矿区斑岩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出斑岩体演化和侵入序列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成矿二长花岗斑岩→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K-Ar和~(40)Ar/~(39)Ar年代学研究获得白容矿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角闪石的K-Ar年龄为16.9±2.4Ma;石英闪长玢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2.3±0.2Ma、~(40)Ar/~(39)Ar坪年龄为12.5±0.2Ma;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1.5±0.2Ma、~(40)Ar/~(39)Ar坪年龄为12.4±0.2Ma;厅宫矿区石英闪长玢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3.8±0.2Ma、~(40)Ar/~(39)Ar坪年龄为14.9±0.2Ma;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3.5±0.3Ma、~(40)Ar/~(39)Ar坪年龄为14.2±0.2Ma,这些年龄表明:石英闪长玢岩晚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略早于花岗闪长斑岩。成矿与二长花岗斑岩有关,其侵位时间晚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早于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尼木斑岩铜矿田这种复式杂岩体较充分的分异演化有利于含矿热液的集中与逐渐富集成矿。白容斑岩铜矿蚀变矿化二长花岗斑岩的蚀变绢云母的K-Ar年龄为11.8±0.2Ma,~(40)Ar/~(39)Ar坪年龄为12.0±0.1Ma,代表了中低温蚀变和矿化末期的年龄。白容矿区绢云母化带的蚀变年龄与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黑云母~(40)Ar/~(39)Ar年龄基本一致,与厅宫矿区辉钼矿Re-Os年龄及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黑云母~(40)Ar/~(39)Ar年龄同样基本一致,暗示两个矿区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岩浆结晶冷却与成矿二长花岗斑岩后期热液成矿时间上有重叠。结合前人年龄数据大致确定出白容矿区岩浆-热液活动时限为0.5~5Ma,厅宫为4Ma,冲江为4.5Ma。尼木矿田成矿斑岩~(40)Ar/~(39)Ar年龄晚于冈底斯碰撞后第一次快速隆升时间≈21Ma,15Ma冈底斯中段NS向正断层开始活动,表明含矿斑岩体可能侵位于地壳加厚、冈底斯山大规模隆升到一定程度后出现弱伸展环境的构造背景下,即斑岩铜矿形成于从南北向挤压隆升到东西向伸展初始发育的过渡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82.
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原油中超痕量稀土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剑昌  吴列平 《岩矿测试》1998,17(4):290-295
报道了用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原油中超痕量稀土元素的研究工作。试验了不同地区原油样品前处理的各种方法,确定以浓H2SO4为炭化剂,克服了原油样品炭化过程中试样膨胀外溢和跳溅诸问题。考察了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采用Re内标补偿测定信号的影响。各稀土元素的检出限在0.9~16.1ng/L,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9.8%~107.7%,方法精密度好,RSD(n=10)为4.36%~16.53%。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不同地区原油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83.
一、总论萤石的化学成分是氟化钙(CaF_2),其中氟占48.8%,钙占51.2%。有时,萤石含氯的类质同象杂质(主要为黄萤石)。在某些情况下还含有含地沥青的杂质,气体和液体。其它杂质则有 Fe_2O_3、稀土元素,以及铀。萤石的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降低铁矿石和别的矿石熔解温度的性能。“氟石”则由拉丁字“Fluorum”(氟)而得名。  相似文献   
84.
在中国东北部广大的平原地区和山区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地质现象。在东北部的各省,观察者的视线必然会停留到一些外表象火山的锥形山。在山西省北部大同市附近这些山发育得特别典型;这些火山很特殊,在桑干河平坦的河谷或其切割不历害的斜坡上这些山突出得很清楚。 近看这些山乃是一些近期火山,在古书中记载了这些火山有过剧烈的活动。大同附近  相似文献   
85.
目前存在的大量实际材料表明以往对成矿后的構造作用显然估計过大,它在大多数情况下起不了那么大的作用。按我們的意見,这一过高的估价是由研究及开採层狀沉积矿床特别是煤田而得。在这种矿床中广泛地發育着各种各样的移位構造,包括超复(大冲掩断层)。  相似文献   
86.
节理的研究对于研究深成岩浆岩有着重大的作用。原生裂隙的空间分布和密度决定着节理的大小和形状。根据节理裂隙的分布和形成某种形状节理块的节理交错情况,可以推论岩浆在结晶时期的状态,以及侵入体贯入时的地质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7.
西藏地区气象自动站夏季逐时降水资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2008、2009年西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5个自动站夏季逐时降水资料分析了两年间逐小时降水出现的频数和降水比率。结果表明:(1)各站的夏季逐时降水频率特征不尽相同但也有规律可循,既处在河谷地区的站点多夜雨,在相对平缓地区的站点逐时降水频率较为分散;(2)各站的夏季逐时降水比率呈短时集中现象,表现出高原地区多短时强对流天气的特征;(3)在有降水发生时次地面温度跟逐时降水频次和降水比率呈良好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0.44;相对湿度跟逐时降水频次和降水比率呈良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46。   相似文献   
88.
1953年5月14—15日在莫斯科召開了第三次“天體演化學問題”討論會,會上討論了宇宙線起源和它在天體演化學中的作用問題;有200多位不同科學领域的專家出席了大會. 斯科貝爾琴於開幕時指出:今天對於宇宙線的原始部分已有了明確的概念,現在已不局限在純屬臆测的理论  相似文献   
89.
1∶50000的金属量测量,是哈萨克斯坦普查金属矿床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之一.哈萨克斯坦地球物理托拉斯首先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普查找矿,并从1949年起逐步投产.1949以来,先后在70余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上进行了1∶50000的地面金属量测量,采集了约7000万个样品,其中的个别样品分析了30~40个元素.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上述资料,查明了几万个地球化学异常,其中有些异常比较  相似文献   
90.
本文记述贵州青岩中三叠统腹足类二新属,二新亚属。沃氏螺属低沃氏螺亚属Worthenia(Humiliworthenia)属翁戎螺超科Pleurotomariacea脊旋螺科Lophospiridae。亚属型Worthenia nuda Koken,1900。螺塔中等高,侧角大干80°,阶梯状。螺环的上斜面与外侧面近于等宽,具上、下两旋棱,下旋棱较弱。裂带位于上旋棱处,凸,有时几近平。生长线弱,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