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140篇
地质学   267篇
海洋学   8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运用Ne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针对2008年1月11~24日四川盆地长时间持续的低温雨雪天气,分析巴湖低涡长时间稳定的机制,以及巴湖低涡在稳定的同时怎么使得青藏高原低值系统持续活跃,分析发现巴湖低涡维持阶段其后部的乌拉尔山高压长时间稳定的同时,前侧深厚的北风气流使得高纬对流层高层的高位涡向对流层中层的巴湖地区输送,从而促使巴湖低涡稳定并维持。在巴湖低涡稳定期间,巴湖低涡-带维持正涡度,并不断的向青藏高原东部输送正涡度平流和冷平流,使得青藏高原上空低值系统持续活跃。  相似文献   
662.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的构造-热演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AFTA)参数和镜质体反射率动力学模型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的构造-热演化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10个构造部位16口井的单井热历史模拟分析了该区新生代的热演化状况.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的地温梯度在第三纪以来随着盆地的演化逐渐减小,但在第四纪以来变化不大或有增加的趋势;热流的变化与地温梯度的变化不同,随地史的演化逐渐增加.该区热流的这种变化与构造演化密切相关,盆地第三纪末(N32)以后发生的新构造运动(有人称喜马拉雅运动第三幕)是造成现今地温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本研究得到的地温数据可为盆地新一轮的资源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3.
北祁连加里东期造山带是在新元古代Rodinia联合大陆(Pangea-850)基础上裂解,经由寒武纪裂谷盆地、奥陶纪初期成熟洋盆、奥陶纪中晚期北祁连活动大陆边缘、志留纪-早、中泥盆世碰撞造山而形成的。奥陶纪中、晚期,北祁连、走廊地区中、上奥陶统发育洋壳-岛弧-弧后火山岩,形成典型的沟-弧-盆体系的沉积。志留纪-早、中泥盆世是北祁连-走廊沉积盆地的转换时期。除天祝、古浪、景泰及肃南等局部地区发育下志留统钙碱性系列火山岩以外,全区志留系均以碎屑岩沉积为主。志留系底部多见一套砾岩层。下-中志留统为典型复理石相的浊流沉积。上志留统变为滨浅海相磨拉石沉积。早、中泥盆世雪山群为典型的陆相粗碎屑磨拉石沉积。从空间分布上看,志留系-泥盆系在走廊-北祁连地区也有自北向南厚度加大、粒度变粗的特征,古流以由南向北、来自造山带的古流为特征。北祁连-河西走廊奥陶纪弧后盆地火山岩-志留系复理石-海相磨拉石-中、下泥盆统陆相磨拉石的充填序列以及空间分布特点,反映为典型的弧后盆地向前陆盆地转化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664.
波阻抗反演方法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详细分析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地震特征反演以及随机反演3种反演算法及其特点,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反演试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结果与地震反射资料特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其反演结果分辨率不高.随机反演能客观地描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极强的分布特征,克服了其他反演结果存在连续性、成层性的缺陷,但该方法难以求取准确的变差函数.3种反演结果中,地震特征反演结果与井史储层发育段的吻合率最高,说明地震特征反演在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仍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5.
为提高野外CSAMT测深数据的反演解释效率,基于一雏全区反演,提出了CSAMT一维自动迭代与人机联作方式交替反演进行拟二维反演解释的思路。该方法在自动迭代反演中,将BOSTICK反演结果作为自动迭代反演的初始模型。这里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反演流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资料的反演,反演结果与钻探资料基本吻合,证实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66.
诊断复共线性的条件指标-方差分解比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运用条件指标和方差分解比提出一种诊断设计阵复共线性的新方法———条件指标-方差分解比(CIVDP)法,该方法不但可以确定设计阵数据列之间复共线性关系的个数,而且可以确定每个复共线性关系存在于哪些数据列之间,并通过大量的模拟计算和实际应用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67.
移出与未移出高原的两类低涡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清源  师锐  徐会明 《气象》2010,36(4):7-15
利用NECP再分析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2000-2004年汛期(6-9月)的高原低涡活动过程进行普查,并对移出高原低涡与未移出高原低涡在其生成时刻的环流特征场,以及移出高原低涡的移出高原时刻与未移出高原低涡的强盛时刻的环流特征场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500 hPa上,移出高原低涡背景环流中巴尔喀什湖低槽、东亚大槽比未移出高原低涡深,蒙古高压脊更强,背景环流经向度大,而且副热带高压比未移出高原低涡西伸明显;暖平流对高原低涡的生成很重要,而涡后新疆冷平流有利于高原低涡移出高原主体;青藏高原上的正涡度平流有利于高原低涡的生成和加深,河套地区正涡度平流带的存在有利于高原低涡的移出。在200 hPa上,南亚高压的存在有利于高原低涡的生成,移出高原低涡上空的南亚高压强度要强于未移出高原低涡;青藏高原东北部、四川盆地到陕西一带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南侧时有利于高原低涡东移。找出高原低涡移出与未移出高原主体的环流场、温度平流场、涡度平流场的异同特征,为高原低涡能否东移出高原主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8.
一次高原低涡东移引发四川盆地暴雨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T213L19资料以及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对2008年7月20~25日一次高原低涡东移引发四川盆地暴雨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的发生、发展与湿位涡的时空演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湿位涡高低层正负区叠加的配置是低涡暴雨发展的有利形势,MPV1负值中心和MPV2正值中心及其包围的密集区是暴雨产生的警戒区。中低层z-螺旋度水平分布对降水落区和强降水中心的分布有较好的指示性,z-螺旋度垂直分布能反映暴雨发生时大气的动力特征,雨区上空高层负涡度、辐散与低层正涡度、辐合相配合,是触发暴雨的动力机制;相对螺旋度与降水落区及降水中心亦配合较好,并与未来6h的降水落区和强度分布存在较好的正相关,这对降水落区及强度分布的预报有一定参考价值,强降水中心通常出现在相对螺旋度梯度的高值一侧。  相似文献   
669.
MR图像中常含有偏移场以及噪声现象,传统的高斯混合模型无法得到正确的分类.在高斯混合模型目标函数中加入偏移场估计与噪声去除,完善其分 类效果,使分类结果较好地克服偏移场和噪声影响.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得到较准确的分类结果的同时还能很好地估计偏移场.  相似文献   
670.
一次西南低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清源  周春花  青泉  张驹 《气象》2008,34(4):39-47
针对西南低涡诱发的2007年7月9日川南特大暴雨个例,采用Barnes带通滤波和非平衡动力强迫的中尺度特征分析方法,对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低涡内的中尺度系统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低涡内存在着一个向西南倾斜的、深厚的中-β尺度低涡,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暴雨典型垂直结构.在特大暴雨天气过程中对流层中低层中尺度辐合和高层中尺度辐散呈现出一种先逐渐加强然后逐渐减弱的演变规律,并且特大暴雨区逐渐向中尺度低涡中心靠近.在特大暴雨发生的初始阶段,西南低涡内的大气运动已处于较强的非平衡状态,且越临近特大暴雨发生,低层U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