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9篇 |
免费 | 177篇 |
国内免费 | 2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7篇 |
大气科学 | 109篇 |
地球物理 | 190篇 |
地质学 | 702篇 |
海洋学 | 64篇 |
天文学 | 40篇 |
综合类 | 56篇 |
自然地理 | 1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66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72.
73.
74.
阐述了1.国外地震地电学的观测现状和某些研究结果;2.探测孕震层位的岩体电学性质;3.电性多参数综合观测。 相似文献
75.
柴达木盆地东部涩北气田是我国发现的最大生物气田,为了揭示其充注-散失过程与生物气富集规律,利用不同深度生物气组成和稳定碳同位素分馏现象,结合成藏地质模式分析,用扩散模型计算了其成藏以来的生物气散失量,并与现存储量相加得到充注量.涩北生物气田为多储盖组合叠置的背斜气田,其深部储层为气源直接充注、浅部储层接收下伏气层扩散来的生物气为间接充注.提出的某一储层相对散失量(散失量与充注量的比值)可以表征生物气富集程度,当相对散失量<0.6,有利于生物气富集并形成高效气藏,相对散失量>0.6则不利于生物气聚集、或者形成低效气藏. 相似文献
76.
鄂尔多斯盆地上、下古生界和中生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天然气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在上、下古生界都有找到千亿立方米以上的大气田,中生界也找到一些气藏.通过对上、下古生界和中生界200多个气样的组分及碳同位素的对比分析,对不同层位天然气的类型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气源.上古生界天然气烷烃碳同位素值较重,显示煤成气的特征;各气田天然气发生单项性碳同位素倒转,这主要是同源不同期煤成气混合的结果.下古生界天然气δ13C1值重,δ13C2和δ13C3值较轻,属于煤成气为主油型气为辅的混合气;有多项性碳同位素倒转,更有少见的δ13C1>δ13C2,这是由于高(过)成熟阶段的煤成气和油型气混合造成的.中生界天然气碳同位素值较轻,显示油型伴生气的特征;少数气样发生δ13C3>δ13C4倒转是由于细菌氧化作用和不同期次油型气混合所致;丁烷碳同位素出现δ13iC4>δ13nC4,与上古生界相反,这可能是与干酪根类型不同有关.通过δ13C1-Ro的判别以及奥陶系碳酸盐岩有机碳含量低,否定了奥陶系碳酸盐岩是下古生界油型气的主要来源,认为下古生界油型气主要来自上古生界海相石灰岩,可能有少量奥陶系碳酸盐岩的贡献. 相似文献
77.
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石川有三先生于1979年5月下旬来华,与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同志合作开展地震预报问题的研究,至今已有九个多月。在此期间,除在北京工作外,他曾先后去河北、辽宁、陕西、四川及云南等省进行专业考察和收集部份有关资料,在工作过程中与我国有关地区的地震工作者进行了较广泛的学术交流,并参观访问了一些专业台站和群测点,通过这些活动,也进一步增进了中日两国地震工作者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石川先生这次在各地逗留的时间较长,接触的面较广,因而对我国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现状,可能了解得较全面一些。他于今年2月上旬为本刊撰写了题为《一个日本人所看到的中国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综述文章如下: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