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73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7例原发肿瘤、16例术后可疑复发或转移)行18F-FDGPET/CT显像,与常规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7例原发肿瘤患者中,PET/CT和常规影像学对原发病灶的诊断无统计学差异;两种方法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vs28.6%,100%vs100%,94.1%vs70.6%,100%vs100%和90.9%vs66.7%,两者比较敏感性有统计学差异;对转移淋巴结数目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2.3%,46.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16例可疑复发或转移患者中,PET/CT及常规影像学对病例数的诊断无统计学差异,对病灶数目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vs48.7%,77.8%vs66.7%,77.1%vs52.1%,93.8%vs86.4%及43.8%vs23.1%,两者比较敏感性、准确性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8F-FDGPET/CT作为一种有效的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方法,在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随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2.
地震预测方法Ⅰ: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各种地震预测方法的预测情况,本文参考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地应力法、钻孔应变观测法、GPS法、地下水异常观测法、氢同位素法、电磁异常观测法、电离层异常观测法、潮汐力谐振共振波法等多种方法为载体,对这些地震预测方法进行总结和讨论.探究这些预测方法的原理、异常信息提取、与地震三要素的关系、预测实例及相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3.
2013年8月12日,西藏自治区左贡、芒康交界发生Ms6.1级地震.本文在对此次地震灾区所有房屋建筑进行现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本次地震烈度等震线的分布情况,如形状、面积和范围等.同时,在介绍区域地震构造背景的基础上,根据震区活动构造、地震烈度等震线、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结果等综合分析判定,澜沧江断裂带是左贡、芒康交界Ms6.1级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本文的初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提高认识当地的发震构造条件,而且还有利于指导当地的抗震设防、防灾减灾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4.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虚拟空间引起广泛关注,迅速崛起的短视频平台成为重要的虚拟社交网络载体,构建起有别于地理空间的虚拟交流空间,具有双空间属性的分析条件与价值。文章以哔哩哔哩弹幕网2018—2021年“年度百大UP主”(通常称之为“头部短视频创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其影响力、网络中心度等级2个虚拟空间属性,运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其虚拟空间属性与地理位置、地理等级等地理空间属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虚拟空间的确降低了地理空间对头部短视频创作者内容创作的限制,但并不意味着创作者的内容创作脱离了地理空间的影响,事实上虚拟空间仍对地理空间具有一定依赖性,表现为:1)虚拟空间等级与地理空间等级存在弱正相关关系;2)虚拟空间网络关系建构具有地理邻近性和等级指向,表现出对地理空间的依赖性;3)虚拟空间活动受其所在城市经济、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5.
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和电子显微镜方法, 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精子生理活性(运动率、运动速度和寿命)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 研究其精子经超低温保存后质量变化情况, 得到了新鲜精子的路径速度[(101.91±9.30)?m/s]、运动率(88.30%±2.62%)和寿命[(368.00±111.50)h], 以及冷冻精子的路径速度[(76.78±8.49)?m/s]、运动率(65.60%±4.76%)和寿命[(120.00±12.00)h]。结果表明, 新鲜精子的生理特性好于冷冻精子。同时通过电镜去进行超微结构分析, 发现大菱鲆精子经过超低温保存后, 40%—60%的精子基本保持正常的形态结构, 其余精子遭受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其中膜损伤为主要损伤, 损伤精子中60%—70%带有膜损伤。推测大菱鲆精子在冷冻解冻过程中遭受到的机械损伤可能是导致冻精生理活性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6.
河西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资源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土地利用对水资源的影响,直接导致水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发生变化,从而对流域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采用多期TM等卫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要素,应用斑块破碎度和分段比重百分比指标等方法,研究河西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应用河川径流的溯源性和零地表水资源尺度等理论,研究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资源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驱使地表水资源格局产生剧烈变异,地表水资源整体向河源溯进;疏勒河水资源受耕地面积扩张等影响中下游径流变化产生紊乱;黑河耕地面积10万hm2成为水资源格局变化的极值,地表水资源损耗量出现逐步减少的趋势;石羊河耕地面积的扩张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力不断减小,转化为对地下水影响的加剧.  相似文献   
177.
以往的非饱和土砂井地基研究中未考虑砂井的涂抹作用,均按理想砂井进行研究。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施工的扰动会导致砂井内壁附近的土体渗透性减弱,从而影响地基的固结。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均布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砂井地基为模型,考虑涂抹作用,并将其形成的边界假设为半渗透边界;引入Bessel函数,根据超孔隙压力的耦合控制方程推导了半渗透边界条件下非饱和土砂井地基在Laplace变换域内的固结半解析解,并且采用Crump方法进行Laplace逆变换,得到了时间域内的解;将该砂井地基模型退化为理想砂井模型,与现有文献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可靠性。最后通过算例来考察半渗透系数对非饱和土砂井地基固结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半渗透系数对砂井地基的固结有着重要的影响,且半渗透系数越大,超孔隙压力消散越快。  相似文献   
178.
本文利用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的历史资料分析了影响稳定积雪形成的初始气候条件,对降雪量的月间分布、降雪及气温与地温对稳定积雪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9.
本文简述了测定水中离子的一种先进技术——离子色谱法的基本原理,作者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延庆五里营井的资料表明,SO_4~(2~-)、Cl~-、F~-离子是该井反映地震活动比较灵敏的组分,其含量在延庆四海3.0级地震和宣化张家湾M_s4.2级地震前后都发生了明显的负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80.
乌鲁木齐山前坳陷逆断裂-褶皱带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66,自引:9,他引:57  
乌鲁木齐山前坳陷位于天山新生代再生造山带北侧,南以准噶尔南缘断裂与天山相隔,内部发育了几排逆断裂 背斜带,每一排构造带又由多个逆断裂 背斜组成。最南的齐古逆断裂 背斜带形成于中生代末,其北的玛纳斯逆断裂背斜带包含霍尔果斯、玛纳斯和吐谷鲁逆断裂背斜,形成于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受上、下2 个滑脱面和断坡的控制,形成上、下2 个背斜。再向北的独山子逆断裂背斜带由独山子、哈拉安德和安集海逆断裂背斜组成,形成于早、中更新世之间,主逆断裂向下在8 ~9 km 深处的侏罗系中变为近水平滑脱面。此外,在独山子和吐谷鲁背斜的西北和东北还分别发育有正在形成之中的西湖和呼图壁隆起。研究了这些逆断裂 背斜带的地表和深部的构造特征、二维和三维几何学及运动学后指出,它们是在天山向准噶尔盆地扩展过程中发育于近水平滑脱面和不同断坡上的断展褶皱,独山子和安集海逆断裂 背斜的水平缩短量分别为2 900 ,1 350 m ,缩短速率分别为397 ,187 m m/ a。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逆断裂 背斜的水平缩短量分别为5 900 ,6 500 ,6 000 m ,相应的缩短速率分别为202,223 ,206 m m/a,准噶尔南缘断裂和乌鲁木齐山前坳陷第四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