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164篇
地球物理   286篇
地质学   548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2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01.
福建牛头山玄武岩及其深源包体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头山位于福建龙海县海岸。牛头山玄武岩为福建沿海玄武岩带的一部分。该带东北起自金门岛,西南延至东山,长百余公里,宽十余公里,属新第三纪佛昙群上段。深源包体产于牛头山中心式火山构造内。福建省地质局(福建省区测三中队,1977;孙伟汉等,1980)  相似文献   
102.
深12公里的井孔地球上人类钻掘的最深的井孔有多深呢?最深的现在已经超过11.5公里,接近12公里。地点是在苏联西北部的科拉半岛摩尔曼斯克市以西。井孔深度的最终目标为15公里,但它也不过是地球半径的二百五十分之一。在能够飞向月球的时代,还不能“直接”对地球内部进行调查,这是出人意料的。上述的井孔是为探索未来资源的线索、试验新的钻探方法、调查地球科学方面令人感兴趣的问题,经过了很好的组织才开始钻掘的。  相似文献   
103.
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采取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溶解矿样,在盐酸—硫氰酸钾—抗坏血酸—氨基乙酸底液中测铜后加入碘化钾进行铅的测定,加入磺基水杨酸,氢氧化铵,氯化铵,丁二肟测定镍、钴是可行的。从而建立了一个一次称样在同一份溶液中连续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铜、铅、镍、钴的方法。实验部分一、仪器与试剂JP-1A型示波极谱仪(成都仪器厂)  相似文献   
104.
用间接浓度法测量干沉积通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袁撰英 《大气科学》1986,10(4):357-370
本文描述了用以测量干沉积通量的间接浓度法,推导并验证了估算沉积速度的阻力模式,评价了间接浓度法测量二氧化硫(SO_2)和臭氧(O_3)干沉积通量的误差. 结果表明,阻力模式能较准确地估算周平均沉积速度.用间接浓度法推算的O_3的周平均干沉积通量的份数误差为0.26,若配以日夜分离或稳定度分类采样,则误差将降至0.05;SO_2的份数误差只有0.15,但上述采样方法却不能减小其份数误差. 此外,O_3和SO_2的日间通量分别比其夜间通量大10倍和3倍.SO_2和O_3的沉积速度均有强烈的日周期变化,然而SO_2的日周期中,间有因地湿而畸变的现象.O_3浓度亦有一明显的日周期,且与它的沉积速度的日周期存在三小时的相位差.SO_2浓度则无明显日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05.
川黔湘交境寒武纪层序划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世球  段冶 《地球科学》1995,20(5):485-495
根据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以露头剖面研究为基础将川黔湘交境寒武素划分为16个三级层序,其中下统含7个中统3个,上统6个,既有Ⅰ型层序又有Ⅱ型层序,具倾斜边缘的盆地中形成的Ⅰ型层序仅发育在早寒武世早期,共2个;具台缘斜坡的盆地中形成的Ⅰ型层序发育在台地形成及发展阶段,即早寒武世后期至晚寒武世早中期,共5个。上述层序的详细研究为海平面升降和加里东早期的构造运动的认识提供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6.
107.
从日本的蛇绿岩看,一般都是经过变质的,但这种蛇绿岩若从世界范围来看反而是例外。纽芬兰和亚洲的阿曼的蛇绿岩以变质而闻名,然而它们却是与海洋地壳同时逆冲上来的下部超基性岩变成蛇绿岩的上部,这一过程中以固体为热源的接触变质作用,而一般情况蛇绿岩似乎并未全部遭受变质。  相似文献   
108.
冷水坑斑岩杂岩体中产有Ag~-多金属矿床。该杂岩体可以划分出6种斑岩岩石和3种火山岩岩石。根据这些岩石的主化学成分、微量和稀土元素特点,该杂岩体具有S-型的特征。矿化作用具有斑岩型的特征:矿化发生在岩体内,为浸染和细脉浸染状,矿化作用和蚀变作用为渐变的环带状分布。矿床形成在中高温和高盐度的热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9.
陆相原油的镍卟咻含量取决于有机质类型和成油环境。咸水盆地含量高,淡水盆地含量低。镍卟咻形成于烃类大量形成阶段之前。干酪根热降解作用不重新产生镍卟咻。随着埋藏深度增加,有机质和原油热演化程度的升高,镍卟咻含量随之降低,构型由DPEP向ETIO转化。故可作为讨论油源对比和热演化阶段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10.
在苏、中、美、日地震预报研究的先进国家中,正在一面重新认识不期而遇的难点,一面摸索新的出路。1982年夏季,欧洲地震学会在英国利兹开会。在以“地震预报的战略”为题的讨论会上邀请了苏、美、中、日等被称作“地震预报的发达国家”的代表参加,笔者是唯一的一个日本人。实际上,这些“发达国家”都既经历了地震预报的可喜尝试,也有过许多教训。十多年前,可以预报地震的观测手段不断被发现,几乎令人相信,只要加强监测,就能轻而易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