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364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华北中元古代沉积海泡石产于燕山裂陷槽内,赋存于蓟县系雾迷山组韵律的底层,呈多层产出,并集中成组出现。矿层延伸稳定,海泡石含量随与山海关古陆的距离加大而减少。与国内外同类型矿床相比,本矿床具有成矿时代的古老性、万丈和作用的特殊性和保存条件的优越性3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562.
电离层赤道异常对返回散射电离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了太阳黑子高年冬季跨电离层赤道异常区传播试验的高频返回散射电离图.经过分类研究,指出了有一类双回波区组合型P ′(f)返回散射电离图是一种新的形态.通过射线追踪合成技术分析,表明了这类型实验返回散射电离图是沿探测路径存在双峰电子浓度分布的反映,时序电离图的变化特征显示了赤道异常区的电子浓度变化规律,因而证明了高频返回散射技术在研究赤道异常区电离层峰运动的可能性及其潜力.  相似文献   
563.
妥进才  邵宏舜 《沉积学报》1993,11(2):118-123
大柴旦盐湖现代沉积中正构烷烃的分布具明显的奇偶优势。链状类异戌二烯型烷烃呈植烷优势。二环倍半萜烷中以补身烷和高补身烷为主。长键三环二萜系列中C20三环二萜烷含量最高。甾烷中C29甾烷高于C27甾烷的含量。重排甾烷含量低而孕甾烷系列丰富。这是由盐湖相中特殊的生物构成和沉积环境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64.
兰州盆地晚中新世保德期哺乳动物化石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行 《甘肃地质》1993,2(1):1-5,T001
在永登县中堡镇邢家湾一带发现的晚第三纪保德期哺乳动物化石计有1科5属3种,它可与甘肃东部、西部动物群对比。  相似文献   
565.
Schel.  D 李才 《世界地质》1993,12(4):32-48
经过6年的地质调查,一张东尼泊尔喜马拉雅的地质图已经问世。该图东起锡金边界、西至加德满都山谷、北起高喜马拉雅顶部、南至恒河平原。这次调查还澄清了一个中喜马拉雅弧剖面的构造及构造地层问题。由此,西藏高原以南,东尼泊尔喜马拉雅可分为相关的以逆冲断层接触的三个构造区:(1)由高喜马拉雅结晶基底组成的高喜马拉雅逆冲片;(2)中喜马拉雅带组成的中喜马拉雅逆冲片;(3)由锡瓦里克群(Siwalik Group)沉积岩组成的低喜马拉雅叠瓦带。沿主中央逆冲断裂(MCT),东尼泊尔的高喜马拉雅逆冲片至少逆冲于中喜马拉雅变质沉积地层之上140 km,有可能在175~210 km之间。中喜马拉雅逆冲片伏于MCT之下,覆于主滑脱断裂(MDF)和主边界逆冲断裂(MBT)之上,剔除了MBT上盘不相关的逆冲断裂和近期不活动的MCT。低喜马拉雅迭瓦带是一个可见的迭瓦扇,其北缘是MBT,南缘是主前缘逆冲断裂(MFT),并覆于5~7 km的MDF之上。横穿东尼泊尔高、中、低喜马拉雅建立的均衡剖面表明,自MCT开始活动起,东尼泊尔喜马拉雅造山楔南北水平构造收缩量至少在210 km和280 km之间。沿底部的MDF逆冲作用,中、低喜马拉雅的南北构造收缩量为70 km,其中低喜马拉雅叠瓦带,Sun Kosi逆冲断层和MBT分别收缩25km、10 km和35 km。在15~25 Ma期间,从MDT开始活动起来,东尼泊尔喜马拉雅南北间水平平均收缩速率为每年8.4~18.6 mm。由于MCT向下伏MDF上的运动,和向MBT上的斜冲,以及在低喜马拉雅内叠瓦构造的逆冲作用导致MBT深部产状的旋转,因此,东尼泊尔喜马拉雅的构造几何学显示了一个总体“肩背式”(Piggyback)的逆冲序列。  相似文献   
566.
汛期暴雨预报微机业务系统是根据地市级气象台灾害性天气预报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而设计的。它初步实现了实时资料的接收和处理、气候查询、暴雨分析和预报的规范化、客观化和准自动化,具有快速、简便、实用之特点,便于移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567.
采用连贯滴定量热法测定了NaCl-KCl-MgCl2-H2O四元体系298.15K时在离子强度为0.1-12.39范围内的热容、稀释热和相以表观摩尔焓值,结果表明,随该体系离子强度的减小,其热容值增大,表观摩尔焓值减小,该体系的稀释过程为放热。稀释热的大小取决于稀释起始离子强度与最终离子强度之间的差值。  相似文献   
568.
北山地区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间和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倍受关注且久有争议.晚古生代地层及其接触关系对探讨以上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该区地层学研究薄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构造演化的深入讨论.本文获得的北山红石山地区上古生界“下石炭统绿条山组、白山组”和“下二叠统双堡塘组”火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96.8±3.5Ma、314.9±3.3Ma和299.4±5.9Ma,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相当于北山地区干泉组层位.原“白山组”与“双堡塘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不成立,表明石炭纪-二叠纪为同期裂谷盆地.原“绿条山组”与中泥盆统的角度不整合实为干泉组与中泥盆统的角度不整合,代表了古亚洲洋的闭合与增生造山时间发生在中泥盆世与早石炭世之间.  相似文献   
569.
总结     
恒星演化是天体物理领域内一个成熟的研究方向 ,其结果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天体物理的各个领域。但这并不是说恒星演化的整个理论已经十分完美了。实际上 ,随着天文学研究的发展 ,特别是望远镜口径的增加和观测手段的更新 ,以及天体物理其他领域里的长足进展 ,恒星结构和演化理论和它的结论也面临挑战。其中 ,有其自身发展的需求 ,也有诸多外因的驱动。前者如恒星理论中的一些长期困扰人们的经典问题 (如对流 )和以前被忽略的因素 (如磁场和自转 ) ,后者如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以前难以实现的技术手段日臻完善 (如恒星结构的多维数字模拟 )…  相似文献   
570.
熊大闰  邓李才 《天文学报》2005,46(3):258-272
重新审查了昴星团成员星的活动性和在同一颜色处Li丰度的弥散.发现大多数的研究者低估了昴星团恒星的活动性.重新研究了恒星的活动性(包括黑子活动)和星团中恒星的不均匀红化效应对Li丰度弥散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是:没有坚实的证据说明观测到的Li丰度弥散是代表具相同有效温度星团成员大气Li丰度存在真实的差异.相反,假若不是全部,其大部的视Li丰度弥散是活动星的大气效应所致.Li丰度一恒星自转关联很可能只是Li丰度-恒星活动性关联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