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篇 |
免费 | 71篇 |
国内免费 | 206篇 |
专业分类
大气科学 | 173篇 |
地球物理 | 2篇 |
地质学 | 201篇 |
海洋学 | 32篇 |
综合类 | 1篇 |
自然地理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2007年海温和大气环流异常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我国年平均气温为自1951年以来最高的一年.春季北方沙尘日数偏少,夏季极端强降水事件频发,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秋季江南、华南旱情严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偏少,但登陆数较常年多1个.对海洋和大气环流的分析表明:2007年赤道中东太平洋经历了从厄尔尼诺事件到拉尼娜事件的转型;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位势高度场偏高,纬向环流盛行,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且不易南下,造成我国各季气温偏高明显.夏季尤其是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且稳定控制在江南、华南,有利于低层的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和来自高层的冷空气在淮河流域汇合,并导致7月至8月上旬,江南、华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2007年南海热带夏季风于5月第5候爆发,于10月第3候结束,时间均较常年略偏晚,季风强度偏弱.夏季尤其是7月东亚副热带季风偏弱,使得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水汽输送至淮河流域后不能到达更偏北的纬度,在淮河流域形成低层水汽辐合区,造成淮河流域大涝. 相似文献
302.
Jiang Zaixing Cao Yingchang Chang Lin Ye Lianjun Li RenweiZhou Xiangquan Zhang Yong Wang Ximing Du Yumin 《沉积学报》1998,(2)
1INTRODUCTIONHigh-resolutionsequencestratigraphictech-niquehassuccessfulybeenusedtopredictmarineanddeltaicreservoirssince1990... 相似文献
303.
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动态监测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基于2001至2014年MOD13Q1数据集、数字地面高程数据以及中梁山地区多期土地覆盖数据,进行植被覆盖度(FVC)估算及其变化趋势模拟、多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探讨中梁山地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特征、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和地形同植被覆盖度间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梁山76.69%的区域为植被改善区,退化区面积占总面积的10.12%,存在明显的改善趋势,生态情况得到良好恢复;人类活动对中梁山区域影响方式主要表现为耕地向林地和建设用地转化的特点;植被生长趋势的空间异质性与坡度有关,坡陡区植被改善面积约为退化面积的14倍,缓坡区仅为7倍;植被退化现象受人览活动的影响较大,而人类晃动对植被改善影响较小,植被改善主要与植物的自然生长演替有关。 相似文献
30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岩溶水水化学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水城盆地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5年9月对贵州水城盆地进行采样,共采集地下水样品12个,地表水样品10个,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并结合PHREEQC软件对矿物饱和度指数的计算结果,探讨了地下水、地表水水化学特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城盆地岩溶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部分为SO4-Ca型,地下水和地表水水化学组成主要受Ca2+、K++Na+、HCO3-、SO42-和Cl-影响。研究区地下水和地表水中Ca2+和HCO3-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地区的水-岩反应,水体中Cl-、NO3-和Na+主要来源于城镇生活污水、屠宰废水排放。地下水水质受水-岩反应影响,部分区域受到人类活动干扰明显;地表水水质在钟山区方向主要受沿途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水汇入影响显著,而在水城县方向受煤矿企业排放废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05.
文章研究了大生活用海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海水盐度、水温、有机负荷、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塘对大生活用海水中COD,TKN,NH3-N,TP的净化效果分别可以达到50%、30.4%、24.9%和22.5%。温度对厌氧塘的去除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上升,厌氧塘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厌氧塘能够经受一定盐度变化的冲击和有机负荷的冲击,其水力停留时间以10d为宜。在污水中海水比例为36%时,经过培养驯化,厌氧塘中的优势耐盐细菌以假单胞菌属、索氏甲烷杆菌属、硝酸盐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为主。 相似文献
306.
307.
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中热带气旋群发的研究 Ⅰ.热带气旋群发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1979—200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资料和NCEP/DOE AMIP-Ⅱ逐日再分析资料,在逐年分析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中TC(简称MTTC)生成及其群发的基础上,揭示季风槽中MTTC群发的基本特征,得到几点结论:(1)年平均MTTC群发过程3~4次,8月是MTTC群发最多的月份,占30%,9月次之,而5月份最少,仅占4%;(2)MTTC群发异常偏少年MTTC生成海区范围较常年偏小,位置较正常年份偏南、偏西;而异常偏多年MTTC生成海区范围较大,位置较常年偏北、偏东;(3)MTTC群发主要形成于4种季风槽环流模态中,即季风槽东伸型、反向季风槽型、三气流型、西太平洋季风槽型,其中,季风槽东伸型是MTTC群发的主要环流模态,占60.0%,西太平洋季风槽出现MTTC群发最少,仅占4.8%;(4)季风槽强度和形态的异常可能造成MTTC群发异常,而MTTC群发异常致使MTTC年频数异常。 相似文献
308.
采用1948-2005年NCEP/NCAR全球气温和随机序列分别构建气温关联矩阵和随机关联矩阵并进行比较,发现气温关联矩阵既存在关联"噪声",又存在真实关联;格点气温序列之间既存在临近格点间的短程关联,又存在如厄尔尼诺、三大洋暖池等区域格点间的远程关联.不同时间尺度,这两种关联的表现各有差异,1-10天等小尺度情况下,格点间的关联以短程关联为主;15天及以上尺度短程关联比例显著下降,长程关联有所上升.对关联矩阵和随机关联矩阵求解本征值和本征矢量发现,格点气温序列之间的关联信息主要包含在几个较大本征值所对应的本征矢量中,且格点气温序列在这些本征矢量上的投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全球气温变化的整体特征.此外,格点气温序列的关联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显著的变异性,主要表现为1950-1956年、1972-1977年和1996-2000年3个时段相对较高,而1978-1982年和1991-1996年则均值相对较低,存在显著的准10-20年周期振荡;关联系数的空间分布在上述两类尺度下均表现为沿纬向呈准带状分布,但1天尺度的纬向平均具有较好的对称性,由于海陆差异的原因,15天尺度的纬向对称性相对较差,而15天尺度的经向平均具有一定的准对称性. 相似文献
309.
为实现合成孔径雷达数据与数值预报模式资料融合,提高海面风场精度和业务化运用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星载SAR数据与模式资料的变分融合方法。其研究思路是采用二维连续小波变换提取SAR图像中高精度风条纹风向,结合地球物理模型函数求解海面风场的经向分量和纬向分量,然后采用Kriging插值方法将数值预报模式风速插值到SAR海面风场覆盖区域,得到SAR风速观测算子,由此构建SAR风场与模式风场融合的代价函数,并采用变分方法求解分析风场,最终得到融合后的海面风场结果。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变分融合后的海面风速和风向结果更接近于理想值,尤其在SAR海面风场覆盖区域更为明显。选取ENVISAT/ASAR资料和与其时空匹配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模式风场资料开展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融合后的海面风场结果比模式风场更加接近于浮标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310.
该文详细讨论了MICAPS中天气图交互制作子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技术与方法,包括使用组合设计模式定义图形对象,得到的类结构体现了图形对象之间的联系,不仅使代码可复用性较高,而且便于新类型图形对象的加入;使用状态设计模式设计了图形对象交互绘制过程的程序结构,既为用户提供了自定义手势事件功能,又增加了程序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提出了修改曲线型图形对象的算法;使用命令设计模式实现了编辑图形对象的撤销/重做功能和软件系统运行日志,提高了软件系统的易用性和可靠性;讨论了编辑文档的自动保存功能的实现方法。通过以上功能的实现,天气图交互制作子系统方便用户操作,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