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遥感地质特征显示青藏高原北部,在澜沧江—温泉与东昆仑南缘—阿尼玛卿两条岩石圈断裂之间区域存在着4个正交叠加在早期北西—南东向构造地貌上的北东—南西向第四纪坳陷。其中西羌塘北部坳陷和长江源坳陷的地堑式裂陷地貌特征明显,而黄河源坳陷和若尔盖坳陷发育程度较低,但它们均是在青藏高原大陆构造变形的统一动力学背景下,地貌发生东西向伸展变形的产物。进一步研究表明,它们的形成不仅与青藏高原中南部所发育的近南北向裂谷具有同样的动力学意义,而且已成为影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白岩  朱高峰  张琨  马婷 《中国沙漠》2015,35(1):175-181
基于热平衡原理,运用FLOW32包裹式植物茎流计对甘肃敦煌南湖地区无核白葡萄液流速率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对多个气象因子开展同步测定,分析探讨不同天气条件下葡萄液流速率及气象因子的日变化特征,进行了液流速率与各气象因子的回归分析,建立了液流速率的多元曲线回归模型,分析了葡萄树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无核白葡萄树液流速率日变化差异显著,日均液流速率晴天 > 阴天 > 雨天;液流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水汽压亏缺呈线性相关,与冠层温度、冠层相对湿度呈曲线相关,相关程度大小顺序为光合有效辐射 > 水汽压亏缺 > 冠层温度 > 冠层相对湿度;建立液流速率的多元曲线回归模型,为研究葡萄树潜在耗水能力提供了预测手段;对比分析了无核白葡萄树的耗水量,为当地农业灌溉及种植等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样品在0.5 C(1 C=150 mA/g)放电倍率下,4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容量为153.3 mAh.g-1。对样品的元素含量进行了精确分析,结果与理论值接近。基于阻抗的两种理论模型,计算了锂离子扩散系数,样品1和样品2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分别为1.7×10-12cm2/s和3.8×10-12cm2/s。  相似文献   
34.
通过正确地选择和使用遥感信息源并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支持下,发现Landsat-5T.M7.4.1卫星图像上显示出青藏高原北部生态环境分区具有规律性。笔者在对这种分区规律进行简要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青藏高原北部区域的青海省景观生态区划以及生态环境分区规律与青藏高原岩石圈动力学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参数敏感性分析SA(Sensitivity Analysis)是遥感、生态和水文模型不确定性分析UA(Uncertainty Analysis)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梳理了遥感散射/辐射模型,以及遥感驱动的生态、水文模型研究中常用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并总结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从识别关键参数、不确定性分析和参数优化3个方面,分析了这些领域中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的进展和存在问题,并介绍了最常用的敏感性分析平台。参数敏感性分析作为模型参数优化的先验知识之一,促进了模型和参数的优化。在不确定性和敏感性矩阵USM(Uncertainty and Sensitivity Matrix)的框架下,结合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开展多阶段遥感反演、参数敏感性的尺度效应、参数敏感性的时空异质性研究更加需要关注。此外,还需要提高敏感性分析的计算效率和模式,来适应未来更加复杂的模型和迅速增长的数据量。  相似文献   
36.
CO2注入煤层会改造储层孔裂隙结构,对提高CO2埋藏和强化甲烷抽采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为探究CO2注入后的煤体结构演化规律,选择山西沁水盆地寺河矿无烟煤和新源矿焦煤样品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测试并分析CO2注入前后煤体积参数的变化,得到以下结论:CO2的注入可以溶蚀煤中矿物,增加连通孔隙体积并引起有机质的膨胀;矿物溶蚀对孔隙体积变化的贡献不显著,却导致大量封闭孔转换为连通孔,其中大于40μm的大孔孔隙体积增幅最大;有机质的膨胀量较大,其对孔隙的挤压作用可能会降低煤体的连通性;CO2注入对煤体结构的改造作用受煤级和模拟埋深条件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