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50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哲学思维从八个方面探讨了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重大认识和决策问题,旨在西部人民中唤起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要把西部大开发的立足点建立在主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2.
频率稳定度实时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时计算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设计了一种频率稳定度实时评估系统.利用现有理论基础(稳定度测量原理及其算法等)以及软件技术开发了一种实时计算并以图形显示原子钟稳定度的测量分析软件.该软件使用VC++的多媒体定时器实现数据的实时不间断采集及计算,同时采用双缓存绘图技术显示计算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工作稳定,计算结果可靠、可信.  相似文献   
183.
针对工作区地表干燥、基岩裸露、电极接地和供电比较困难等因素,采用双频激电中梯装置方法工作。根据圈定的激电异常组合特征,对激电异常进行了分类和综合解释推断,区分出矿(化)体和含炭质地层干扰异常,以此确定地表工程揭露位置。工程揭露结果与激电异常的解释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激电异常的展布及组合特征区分矿与非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4.
扬子地块西侧米仓山基底卷入式冲断带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米仓山基底卷入的巨型背斜带位于扬子地块的西北侧,西与龙门山薄皮冲断体系斜列状错位连接,东与大巴山弧形薄皮冲断带相互叠加,北侧为南秦岭造山带与扬子地块之间重要的大地构造界线——勉略缝合带。作为与周围大地构造和变形特征完全不同的构造样式,其结构的精细分析非常重要,本文利用现代构造地质学的几何解析技术对于这一特殊的基底背斜进行了研究。通过3条大型综合剖面的建立,本文对该巨型背斜的形成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探索性的解决米仓山背斜所卷入层序、层序的分布和彼此的接触关系问题;解决控制褶皱形成的断层分布、卷入深度、几何特点和彼此的交接关系问题;解决变形分析的构造样式问题和褶皱形成的平衡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185.
针对海岛控制信息获取困难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CESat-2 ATL08数据的海岛高程控制点提取方法。首先,通过水域掩膜标记与参考高程数据,去除数据中的海域点与粗差点,降低后续处理的数据量;然后,综合分析大气环境、信噪比、数据完整性等因素对高程值的影响,构建多参数约束初步筛选数据;最后,充分利用数据中的已有参数信息,结合控制点精度指标设计自适应地形阈值对高程控制点进行精细化提取。以波多黎各部分离岛及美属维尔京群岛高精度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验证所提取高程控制点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数据,本文方法提取的高程控制点在平地、丘陵和山地区域的平均绝对误差与中误差分别从2.65 m/7.23 m、3.92 m/7.65 m、4.93 m/8.29 m减小为0.28 m/0.61 m、0.46 m/0.79 m、0.63 m/0.89 m;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本文方法提取的高程控制点数量显著多于现有方法;利用本文方法,可从海岛区域提取一定数量、精度可靠的高程控制点,能为后续全球海图修测与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6.
生态空间理论及其在生物入侵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生态空间理论(theoryofspat ialecology)是对生态系统空间关系进行研究的一种理论,主要包括尺度、空间格局和镶嵌动态等。模型是研究空间关系的重要手段,其中莱文斯(Levins)模型、细胞自动机(cel lularautomata)模型和反应-扩散(React ion Di f fusion)模型是 3个基本的模型。尺度是生态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应在相应的尺度上进行思考。空间异质性是不同尺度上的生态学过程的结果,同时它也影响各种生态学过程。随着人们对生物入侵的日益关注,空间生态学理论尤其是一些空间模型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入侵和竞争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7.
对南秧田层状矽卡岩型白钨矿石中石榴石及电气石石英脉型白钨矿石中石英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研究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主要有富液相、富气相和含子晶的流体包裹体3种类型.矽卡岩型矿石中石榴石及共生石英的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8~250℃,盐度w(NaCl) =0.7% ~8.1%;电气石石英脉型白钨矿石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81~ 325℃,盐度w(NaCl)=1.57% ~ 15.76%.两种类型矿石成矿溶液密度为0.75~0.95g/cm3,表明形成这两种类型矿石的成矿流体均属于中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流体.氢氧同位素结果显示其主要来源于地层水(变质水),后期受到了岩浆水的叠加改造作用.硫同位素落入沉积岩、变质岩及蒸发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8.
基于模板匹配法的长乐雷达强超折射回波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林  杨洪平  邓鑫  胡学英  都二斌 《气象》2014,40(3):364-372
我国有许多新一代天气雷达架设在高山上,由于海拔高度较高,加上地球曲率的影响,在使用VCP11/VCP21模式探测时,造成较大的探测盲区,对低层降水回波的探测能力严重不足。长乐新一代天气雷达经过调整观测模式后,采用负仰角扫描有利于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和预警,但同时会带来地物回波增强、海浪回波及超折射等负面效应。基于此,通过大量个例统计并分析长乐雷达在特定大气条件下的强超折射回波特征,借助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了一个新方法"模板匹配法"识别强超折射回波。利用大量强超折射回波数据的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不影响负仰角扫描模式下有效滤除长乐雷达的强超折射回波。目前该方法正在试运行,即将应用到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业务软件系统开发ROSE项目中。  相似文献   
189.
张林  杨武年  冯茵 《测绘》2013,(5):213-215
本文基于汶川余震数据,从4级以上余震序列震级模拟、5级以上余震空间格局两个方面研究了余震序列的特征。结果表明,余震总体上呈现两端震级大、中间震级相对较小的趋势,从南北方向及东西方向上基本遵循这一规律;模拟余震震级空间格局,发现余震空间上呈现明显的矩形强发生区域,这一区域发乍的余震占所有余震的78%;其中映秀、北川足余震集中的两个区域中心,震级等值线在此形成封闭圈状结构,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该区域多条断裂构造卺加的影响相关。对5级以上余震序列空间聚集特征进行了分析,其关联维表明在6385千米欧氏距离尺度内,余震强烈聚集。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IS的余震震级模拟能够直观地揭示余震的空间格局,对于震后的救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0.
2010年春季至夏季在中山站附近的固定冰面开展了固定冰反照率观测.在春夏过渡期,观测期间的表面反照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反照率从9月的0.80下降到12月的0.62,整个观测期间的平均值为0.70.雪厚是影响反照率变化的重要因子,融化前期的反照率受表面温度影响较大,干雪期反照率对表面温度并不敏感.降雪可通过增加表面雪厚和减小表面积雪粒径显著增加反照率,云层则可通过吸收入射太阳光中的近红外波段增加反照率,降雪和阴天反照率可比晴天观测平均增加0.18和0.06;吹雪则可通过改变积雪光学厚度导致反照率发生显著变化.受太阳天顶角变化和积雪变性的共同影响,晴天或少云时的反照率在上午随太阳天顶角呈准线性递减,下午则几乎不发生变化;最高值、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凌晨和下午.本文提出了一组分别表述厚干雪、薄干雪和湿雪反照率日变化的参数化方案,通过太阳天顶角的线性函数隐式考虑进了积雪变性的影响.相比常数反照率方案,该参数化方案能有效提高对反照率日变化的估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