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4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篇 |
大气科学 | 47篇 |
地球物理 | 69篇 |
地质学 | 204篇 |
海洋学 | 44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22篇 |
自然地理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1.
塔里木盆地塔中-巴楚地区早二叠世岩浆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运用阴极发光和LA-ICP-MS U-Pb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巴楚地区岩浆岩中的锆石年龄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玄武岩年龄275±13Ma,凝灰岩年龄291±10Ma,辉长岩年龄274±15Ma,辉绿岩年龄272±6Ma,正长岩年龄282±3Ma,英安斑岩年龄286±4Ma,均属于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92.
93.
94.
煤储层裂隙形成机理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煤储层的微裂隙与内生裂隙是煤中流体压力与有效地应力相互作用过程中高压流体间 歇性集中释放所致。煤的化学成分,孔隙特征及流体生成特征决定煤中裂隙的发育特征,水平有效地应力决定主内生裂隙面的发育方向。煤中流体的释放受流体压力,地应力和裂隙残余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96.
通过分析目前环境监管部门在秸秆焚烧火情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业务需求,深入研究了全自动运行、统一移动端与PC端前端开发框架、数据存储与服务发布等关键技术,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和处理技术、综合可视化技术,提出了PC端和移动端统一的秸秆焚烧卫星监测服务平台的总体设计框架,并在河南省秸秆焚烧卫星遥感服务平台中得到业务化应... 相似文献
97.
地应力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的重要参数.受到设备、技术水平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某些区块勘探钻井信息获取困难;同时存在深水钻井数量少、取心代价高、地应力实测难度大、成本高等困难,使得新勘探区块的地应力相关信息缺失严重、认识程度还比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信息缺失条件下利用多种方法开展地应力研究:通过单井计算建立单井地应力一维剖面;结合区域地质概况,运用Petrel软件和Abaqus软件,利用空间插值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分别建立地应力模型,通过一维单井地应力计算重构三维地应力分布.通过分析对比发现,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建立的模型与实际结果相比误差较小,地应力三维分布趋于合理,该研究方法能够为该区块的地应力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8.
为模拟淹没丁坝群平面二维水流运动,提出了淹没丁坝群二维水流数值模拟新方法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新方法的主要实施方案:① 将丁坝视为无厚度坝,用网格线概化丁坝;② 采用新的网格节点布置形式,即水深、流速节点布置于网格界面上,水位节点布置于网格中心,有别于一般交错网格节点布置。模型采用基于结构网格下的有限体积法对方程组进行离散,同时将淹没丁坝坝顶水深代入离散方程中进行求解。采用已有的水槽试验资料,进行了初步验证,模拟了长江下游东流水道已建丁坝群工程实施后河道的流场和水位场,结果表明计算和实测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9.
100.
利用宜昌市9个气象观测站1965-2009年逐日雷暴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宜昌市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宜昌市雷暴日数分布特点是西南山区、丘陵多,东部平原少,年平均雷暴日数在29~43 d;近45 a宜昌市雷暴日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远安、五峰和宜都下降趋势最为显著;雷暴日数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4-9月为雷暴天气多发期,月平均雷暴日呈单峰型,7月达到最高值9.6d;突变检验显示雷暴日数在1984年前后发生了气候突变;平均初雷日有推迟的趋势,平均终雷日有提前的趋势,雷暴活动期呈缩短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