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1.
利用共和盆地共和、贵南2个气象站1961~2006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年和四季的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并对气候突变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近50年来共和盆地表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呈微弱增加、地表蒸发量增大的变化趋势,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变化趋势更加明显。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加速了共和盆地草地退化和沙化,同时人类活动又加剧了共和盆地草地的退化和沙化趋势。  相似文献   
212.
利用TRIME-T3型TDR仪土壤含水量测量系统和WM-1型负压计系统现场监测了强烈灌溉条件下整个作物生长期西芹大棚土壤水分、土壤负压(基质势)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受强烈灌溉的影响程度不同,0.3 m深度处受影响最大,1.0,2.0 m深度处受影响最小;受灌溉的影响,0.3,0.6,1.0 m深度处负压有所波动,其中0.3 m深度处负压的波动幅度最大;2.0 m深度处的土壤一直处于"饱和-非饱和"两种状态的转换之中;在地下水埋深为2.0 m左右,且上部土层的渗透性较差(饱和渗透系数仅为0.04 m/d)的情况下,地下水水位受灌溉的影响极小.  相似文献   
213.
雁来岭钼矿区位于东秦岭钼矿带内已探明的秋树湾铜钼矿区的西侧外围,为一新发现的隐伏钼矿·区内钼成矿与燕山期酸性侵入岩关系密切,黑云母花岗斑岩体内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带都发现了钼矿体,具斑岩型-矽卡型矿床特点.钼矿体呈透镜状,其形态、规模、赋存部位受控于矿区南部的向斜构造,在矿区东部(向斜构造的核部)及其外围有进一步找到该类型...  相似文献   
214.
豫西南周庄铅锌银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豫西南周庄铅锌银矿床是最近在豫西南铅锌银矿集区新发现的一处矿产地。矿床形成于印支期造山后板内构造-岩浆地质环境,工业矿体主要是东秦岭二郎坪群中充填于垂直造山带走向的断裂构造中的石英-铅锌银硫化物矿脉,热液成矿作用经历了石英-黄铁矿、石英-铅锌银硫化物、石英-方解石等早、中、晚3个不同阶段。矿石中以石英为主的脉石矿物捕获...  相似文献   
215.
简要介绍了黄河下游山东滩区的基本情况,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滩区安全建设滞后、受淹群众无经济补偿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提出滩区安全建设措施和滩区实行滞洪区补偿、事前风险规避、事后经济补偿、长期补助、后期扶持等补偿政策思路,以期实现滩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16.
声跃层结构变化对深海汇聚区声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  张永刚  董楠  张健雪 《台湾海峡》2011,30(1):114-121
根据射线理论建立了线性声速结构条件下的声跃层强度与深海汇聚区关系模型,用最小位移角讨论了海洋环境变化(如声跃层强度变化、声跃层位置变化及季节性跃层生消等)与汇聚区距离和宽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声跃层的结构变化对汇聚区特征影响很大.声跃层强度增大使汇聚区向远离声源的方向变化,跃层强度每增加0.01 s-1对应的汇聚区位移增大约为3.5~5.0 km.声跃层位置变化对汇聚区的影响小于声跃层强度,与两层结构的声速剖面相比,上行结构使汇聚区向靠近声源的方向变化,声跃层上升200 m对应的汇聚区位移减小约为1.0~1.5 km,声跃层越浅,汇聚区距离越近;下行结构使汇聚区向远离声源的方向变化,混合层加深200 m对应的汇聚区位移增大约为1.0~1.5 km,混合层越深,汇聚区距离越远.季节性跃层的生消使近表层有负梯度、零梯度和正梯度的变化.负梯度结构的变化规律与两层结构条件下的声跃层强度变化类似,但对汇聚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正梯度结构使汇聚区在近表层出现表面声道,梯度值的增强将使汇聚区向靠近声源的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217.
针对深远海条件下海面声源目标定位精度与海底潜标布阵方式相关性问题,建立了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体制的被动定位模型,根据设计工况讨论了海底潜标布阵原则,利用蒙特卡洛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声源位于阵内、阵外以及阵元失效3种情况下定位精度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当4个潜标呈矩形分布时,仅东、西两侧较小区域未覆盖,覆盖范围内平均定位精度约为34.1 m。随着阵元数增加,在中心区域附近定位精度显著提高,阵型外侧定位精度由内向外逐渐下降。当目标位于对角线方向靠近顶角附近时,模型交汇解算性能较差,定位精度大于500 m。当1#潜标失效时,测量海域西北角方向定位精度较差,但精度优于25 m的区域要比5#潜标失效情况大。7#潜标失效时,定位精度与各阵元均正常的情况接近。研究结果为海面声源测量系统设计、阵型选择、精度评估等海洋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8.
针对天文测量仪器小型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阵式国产全站仪的天文测量数据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星点质心提取方法和观测时刻计算方法;然后,分析了数据粗差的产生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星点位置预测的粗差剔除方法;最后,设计并开展了两次野外试验,对比粗差剔除前后的定位精度。结果表明,经粗差剔除后,单时段间定位结果较为稳定,且8个时段的定位中误差小于±0.3″,满足一等天文测量要求;同一测站4个夜间联测的平均天文经度与准确值之差为0.23″,平均天文纬度与准确值之差为0.61″。相较于传统天文测量仪器,本文方法不仅实现了小型化、自动化及精准化,且摆脱了人眼观测的束缚,观测效率提升了一倍。  相似文献   
219.
苍山县龙宝山金矿床位于龙宝山中偏碱性杂岩体的内部 ,赋存于NNE向及SN向次级断裂内。矿体呈脉状 ,沿走向、倾向具膨胀、收缩、分支、复合现象 ,矿化较连续。该区中生代燕山早期岩浆活动强烈 ,剧烈的构造运动为金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沉淀提供了通道和成矿空间。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蚀变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220.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显示,自20世纪起极地冰盖持续消融,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目前对于地球冰盖未来的预测以及过去的演变历史尚不明确,而数值模拟能够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冰盖模拟研究中,冰期指数法可依据古气候代用指标将离散的气候强迫转化为连续的气候强迫,用于冰盖演变的瞬态模拟。基于该方法,利用2组(共6条)分别代表全球海平面和温度变化的代用指标,开展末次冰期旋回北半球冰盖的时空演变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模拟的冰量演变特征受指数的变化趋势控制;(2)在指数变化特征(轨迹和变幅)相似时,千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的存在会导致模拟的总冰量偏少;(3)在同一气候强迫下,不同指数模拟的最大冰盖范围受夏季0℃等温线的约束,同时指数的演变轨迹与变幅也会影响末次冰期盛冰期冰盖模拟的空间分布。因此,在利用冰期指数法开展冰盖瞬态模拟研究时,需根据关注的研究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数并考虑古气候代用指标(即冰期指数)的不确定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