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采用非洲、澳大利亚和北美洲的古地磁资料,验证了现今分布在大陆内部主要前寒武纪造山带的成因问题。取自西非和卡普瓦尔克拉通的23—19亿年期间的古地磁资料构成一条连续的磁极轨迹与其他各克拉通相同年龄磁极的连续记录,构成一条联合的视极迁移轨迹。从卡拉哈里和刚果克拉通取得的11—7亿年间的古地磁资料,同样也形成一条连续的磁极记录。这些古地磁资料的一致性有力地表明,上述克拉通从前并不是相距很远的,而后由于聚敛而形成非洲的泛非造山带和较老的造山带。新的同位素年龄资料有力地改变了在125—105亿年时限内的非洲视极轨迹的形态。就此,基于这一段轨迹与北美罗甘环形磁极轨迹的对比,关于前寒武纪超大陆存在的证据,就再也站不住脚了。澳大利亚在25—11亿年间的古地磁资料也形成一条连续的磁极记录,而不管其成因如何,这种一致性再次表明,奥弗沙尔姆(Ophthalmian)、木斯格拉夫(Musgrave)和阿尔巴尼—弗雷泽一带并不是产生于相距较远的克拉通的聚合,不管这些资料是否来源于克拉通。同样,北美洲26—14亿年间的大量的古地磁资料也形成一条连贯的磁极记录。这些资料主要取自苏必利尔、丘吉尔、纳因,贝厄湖和斯雷夫省,也有取自怀俄明和蒙大拿州的熊齿山隆起。因此,哈得孙造山运动不可能像其它大陆所出现的造山带那样,是板块聚合的结果。取自格伦维尔省的结果表明,它们是在造山运动后和冷却时期形成的。据格伦维尔岩石的 K—Ar 法年龄资料推导,它们与热等时有关。11—7亿年间视极迁移轨迹示出罗甘磁极环扩展到格伦维尔磁极环中。关于这一磁极的扩展情况,在大峡谷岩石记录的初步结果里也见到了单纯的证据。古地磁资料“排除了这样的板块构造模式”,即先前相距较远的克拉通的聚敛,并以此来解释所有经验证的前寒武纪造山带。然而由于古地磁资料的固有误差和缺陷,并不排除其中可能有开放和闭合的小型(500—1000公里)克拉通间海洋的存在。但这些海洋必须是经常能开放和闭合的,以使克拉通能返回到它们原来的相对位置。因此,前寒武纪的地质构造机理是不同于现今的板块构造理论,如在显生宙所看到的,板块构造可能是逐渐地从前寒武纪发生作用的较原始板块形成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2.
华北蓟县中、上元古界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论述了华北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标准剖面古地磁采样及实验室技术,采样地层的磁性特征,多磁成分的分析和测试结果.主要讨论了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所代表的古地磁极性、极移路径和古纬度,并与北美大陆及华南(扬子)地块该时期的极移路径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3.
华北蓟县中,上元古界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末前寒武系古地理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末前寒武系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的上限是明确的,但它的下限则无具体规定。本文所讨论的时限局限于距今800—600Ma期间的沉积,即晚元古界的一部分。根据在中国所获得的丰富古生物资料,距今700Ma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发展界线。中国地质科学院震旦系研究课题建议以700Ma做为震旦系的底界,800Ma为新建议的扬子系底界年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苏、鲁、皖、浙条件风压分布状况.计算结果表明在大的环流背景下,各地大风出现的方位,反映出地理、地形特征的影响。条件风压与不分风向的凤压有着许多不同特点,这对于大坝、码头、核动力工厂等建筑结构设计县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超大陆、超大陆旋回、冈瓦纳及特提斯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陆块是不断组合、拼接与裂解和扩散的,也就是超大陆演化.这种演化过程与威尔逊旋回相关.冈瓦纳大陆在元古宙并未构成统一的大陆体.而是在元古宙末一古生代初才拼合成统一的冈瓦纳大陆.特提斯洋的发生、发展和消亡都与中国大陆各块体的发展与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978年8月,国家地质总局组织了赴澳考察团,对澳大利亚的上前寒武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10月,在美国西部犹他州盐湖城至加利福尼亚洲的死谷地区,举行了国际联络署(IGCP)No.118项的“上前寒武系对比”现场会议,我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并进行了野外考察。现将这两次考察地区的上前寒武纪地层情况作一简介。一、澳大利亚的上前寒武系澳大利亚是国际上晚期前寒武纪地层发育较好的地区之一,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前寒武纪岩石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在华北,扬子和华夏地块上已经获得较丰富的前寒武纪岩石古地磁和磁性地磁和磁性地层资料,建立起三个地块的视极移轨迹。在此基础上,编制出3个地块的初步年代磁性地层表,并尝试怀地划分出8个极性带(或期),通过与全球的对比,似乎可以确立起3~4个磁怀地层的参考对比标志层。同时还利用极移轨迹的特殊现象-极环、拐点和极位人布等做为磁性地层研究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构造地层和年代地层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古  相似文献   
19.
前寒武纪古地磁研究是一种以古地磁学为基础,结合同位素年代学和地质学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这一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它能提供古代的物理信息和具有全球等时性的特点,它还是在研究古代地壳块体或板块间的相对运动中,能提供定量数据的唯一方法。因此曾有人把它比作前寒武纪陆壳演化研究中的“黑匣子”。为此前寒武纪古地磁的研究资料越来越受到了各国地质—构造学家们的重视,认为这些成果对了解地壳的早期演  相似文献   
20.
中国前寒武纪古地磁数据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惠民 《地球学报》1995,16(4):441-4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