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
北部拉萨地块晚中生代的地壳生长时间和机制存在争论。本文报道了北部拉萨地块的改则亚多侵入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资料。改则亚多侵入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106 Ma),其岩石类型包括二长闪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岩石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显示轻稀土富集,Nb和重稀土亏损,其中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显示了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体岩石样品具有一致的εNd(t)(2.65~1.42)和(~(87)Sr/~(86)Sr)i(0.7045~0.7049)。二长闪长岩、闪长岩由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橄榄岩熔融产生的玄武质岩浆经过地壳混染和分离结晶作用形成。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由增厚的新底侵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早白垩世晚期(118~105 Ma),俯冲的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岩石圈板片后撤过程中,诱发软流圈上涌,导致其上覆地幔熔融或其自身发生减压熔融,来自亏损地幔的岛弧岩浆连续底侵加入到北部拉萨地块的地壳或喷出地表,导致了该区在晚中生代的地壳生长。  相似文献   
12.
张志平  董瀚  吴勇  段凯 《甘肃地质》2016,25(4):22-29
错果错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则弄群火山岩主要由酸性火山熔岩及其火山碎屑岩组成,总体上具有高Si低Al,富K贫Na,低Sr低Y(Yb)及强不相容元素和LREE相对富集,Nb、Ta呈负异常,特别是Sr、P、Ti为强烈的负异常,以及δEu负异常明显等特点,揭示了错果错地区的则弄群长英质火山岩很可能是幔源基性岩浆的热量促使地壳物质脱水发生重熔的产物,暗示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很可能与班公湖—怒江洋南向的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邓家瑞  张志平 《福建地质》1998,17(3):131-138
通过对前寒武纪建造,构造的综合研究认为,华南存在早一中元古代结晶基底,中元古代晚期江南古陆南缘是华夏古陆的活动陆缘,武陵运动是华南一次最重要的造山运动,华夏古陆与扬子地块沿江南古陆南缘发生磁撞,形成了统一的“华南古大陆”。由于区域地质条件不同,各地晚元古代构造演化有明显的差异,但华南加里东期存在的统一褶皱基底。  相似文献   
14.
邹顺坤  张志平 《云南地质》2010,29(3):299-302,244
红牛矿属印支晚期义敦岛弧带南段、中甸弧主弧期远程熔体(岩浆)—溶液改造型矽卡岩矿床,赋存于上三叠统曲嘎寺组第二段地层中。除典型矽卡岩铜矿床特征外,出现成矿温度较高的辉钼矿,推测矿区深部应发育含矿性较好的中酸性侵入体,具有寻找大—超大型矽卡岩—斑岩复合型铜钼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变形控制在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对基坑边坡的安全尤为重要,以北京某工程实例,介绍了变形过大的原因和控制措施,建议在基坑工程设计时,务必考虑各种水源的不利因素和地下已有支护结构对新建基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赣杭构造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赣杭构造带主要受赣抗断裂带控制。它主要由永丰-诸暨坳陷带、赣杭构造火山活动带和赣杭红盆断陷带构成。赣抗断裂带是由绍兴-江山深断裂发展演化而来,它主要由绍兴-江山、广丰-东乡和抚州-永丰三条深、大断裂构成。该断裂带是一条长期活动带,但各时期地质构造的表现形式和各段动的强烈程度、深度、形成时间并不完全相同。赣抗构造带具明显的继承性。自加里东运动以来,它长期屎持相对坳陷或低地特点。这一特殊构造环境,对铀成矿有利。区内铀成矿经历了漫长的复杂过程,这些过程均与赣杭断裂带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赣杭构造带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华南前寒武纪构造格架的确立,是在长期研究中不断取得进展并完善的。通过前寒武纪建造、构造综合分析表明:华夏古陆是一个被肢解了的早前寒武纪古大陆;中元古代晚期浙西—赣东北为华夏古陆的活动陆缘;武陵运动是华南最重要的造山运动,华夏古陆与扬子地块在赣东北断裂带碰撞,形成了统一的“华南古大陆”;晚元古代由于区域地质条件不同,各地碰撞后的构造演化有明显的差异。赣杭断裂带是一条晚元古代早期“A”型俯冲带  相似文献   
18.
锡伯渡-富蕴活断层是额尔齐斯活动断裂带的一部分。为确定锡伯渡-富蕴活断层的活动年代,从采样入手,据6个14C计时及热释光样确定,该断层在BP(56.77±4.83)×103a,即晚更新世晚期以前活动。活动断裂带宽12m,最大垂直断距为2.75m,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垂直活动速率为0.05mm/a,目前断层蠕滑,不具备发生大地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中生代时期新特提斯洋演化及其相应的岩浆作用一直是高原基础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年代学系统研究对新特提斯洋及拉萨地块的地质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桑日县地区火山—沉积岩地层出露有叶巴组、麻木下组、比马组、旦师庭组、典中组等。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及前人研究基础上,选择比马组安山岩和原典中组安山岩进行锆石U-Pb测年,并对该区火山岩年龄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桑日县以西至乃东县雅江特大桥,雅江以北的火山岩年代均为晚白垩世,其中比马组的时代应为晚白垩世(90.4±1.6~93.7±1.2 Ma),原典中组应厘定为旦师庭组,属晚白垩世(87.26±0.76~88.9±1.3 Ma),典中组属古新世(61.45~64.43 Ma),进一步厘清了该区火山—沉积岩地层年代格架。  相似文献   
20.
藏北为干旱地区稀疏植被覆盖度地区,基岩裸露程度较高,干扰因素较少,地质研究程度较低,结合最新时相OLI,通过研究测区各波段的相关系数,总结出了测区7、5、2波段为最佳波段组合。运用边缘增强技术,选择方向滤波增强线性构造,有选择性地增强线性构造体。结合研究区的岩石光谱特征,通过监督分类快速提取了测区侵入岩体信息。运用crosta法通过对(OLI2、OLI4、OLI5、OLI6)和(OLI2、OLI5、OLI6、OLI7)两组主成分分析提取铁质成分和OH^-,CO2^-3蚀变信息。最后对测区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及成矿作用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较科学、快速的遥感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