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289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501.
基于孪井滩气象站2010—2020年气象观测资料及同时段春玉米观测及气象统计数据,分析春玉米的发育期和产量结构与气象要素的拟合度分析,结果显示:春玉米的理论产量与4月上旬平均气温和8月下旬平均气温存在很好的二项式回归关系,决定系数分别为R2=0.7444和R2=0.8128;株籽粒重与密度、乳熟期果穗粗存在很好的二项式回归关系,决定系数分别为R2=0.7119、R2=0.7140,密度大于5.17株/m2时,株籽粒重呈明显减少的趋势。所以,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春玉米田间管理,对于促进春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很重要。  相似文献   
502.
利用收集的两个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群体为材料,采用群体间杂交的交配策略,以人工授精技术和苗种标准化培育技术为方法建立了30个俄罗斯鲟全同胞家系。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对5月龄和14月龄所有家系进行了50尾个体体长、体重和家系存活率的测定,对不同家系和不同时期的生长、存活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俄罗斯鲟个体体重性状的变异系数高于体长性状的变异系数,5月龄、14月龄体重、体长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0.02%、31.46%、9.59%、10.65%;不同俄罗斯鲟家系间生长速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在5月龄阶段,F1205家系增重最快,比所有家系均值高40.21%,比增重最慢的家系高120.83%,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14月龄阶段,F1213家系增重最快,比所有家系均值高17.69%,比增重最慢的家系高60.64%,但不同月龄阶段俄罗斯鲟家系的特定增重率、绝对增重率及体重值排序并不一致;两个标准化养殖阶段俄罗斯鲟家系的平均养殖存活率较高,但变异系数较低,分别为3.15%、5.28%。本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鲟生长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空间和选育潜力,并为下一步的遗传选育提供了选育材料。  相似文献   
503.
随着松辽盆地西南部砂岩型铀矿勘查与研究的深入,构造天窗作为局部排泄源的认识在指导找矿方面效果明显。然而,现阶段对研究区局部排泄源与铀成矿的内在关系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局部排泄源与铀矿空间定位的内在联系以及是否与研究区内发育的板状矿体、双层氧化带与灰色残留体等独特地质现象有关。因此,本文为探讨松辽盆地西南部砂岩型铀矿中局部排泄源的控矿作用,引入地下水流系统理论,提出白兴吐构造天窗局部排泄源的形成改变了原有的补-径-排体系,使得含矿层内存在局部与区域两套地下水补-径-排体系,并在局部排泄源的附近形成了相对滞流区;局部排泄源主要通过改变含铀含氧地下水的运移方向与速度,来影响层间氧化带发育程度与位置,从而控制含矿层中板状矿体、双层氧化带与灰色残留体的形成及铀矿空间产出位置,并依此建立了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式,不仅丰富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并指出后续找矿过程中除了继续围绕构造天窗开展勘查工作外,寻找受区域层间氧化带控制的铀矿可能是研究区扩大铀资源的新突破口。  相似文献   
504.
2008年10月31日上午,广西国土资源厅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来自武鸣县宁武镇岽王村。该村书记王天旭领着群众代表20余人向该厅厅长肖建刚和该厅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冯菊明赠送了代表群众最高赞  相似文献   
505.
地震应急信息服务产品是震后辅助政府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应急处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以青海玛多7.4级地震为例,结合四川邻省地震应急信息服务产品现状,分析邻省地震应急信息服务产品的具体需求,开展邻省地震应急信息服务,为地震部门拓展邻省地震应急信息服务产品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06.
张玉燕  刘红旭  修晓茜 《地质学报》2016,90(12):3508-3518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微生物参与成矿现象和微生物活动证据越来越多,表明微生物对当今我国主攻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分子生物学、活菌培养和实验室模拟等方法对新疆十红滩和蒙其古尔两个典型砂岩型铀矿床中微生物与铀成矿作用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地球化学环境带岩石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分布特征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生物地球化学分带性,从氧化带到还原带,喜氧菌数量逐渐减少,厌氧菌数量递增,各带细菌的分布受容矿层中有机碳含量、铁的存在形式及含量、所赋存地下水的溶解氧和硫酸盐含量等的控制。微生物对铀成矿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同时也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微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共生、互生、竞争和拮抗的关系,从而影响着矿床的发育。该类铀矿床微生物富集铀的机制是以间接的非代谢性生物吸附为主,而代谢性富集机制则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507.
二连盆地是在海西运动所形成的兴蒙弧形造山带东翼内侧所发育的断陷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和含煤盆地,也是铀矿的主要赋存盆地。马尼特坳陷巴润地段位于二连盆地中部,是二连盆地最主要的产铀地段之一。笔者通过分析巴润地段的构造特征、地层特征、沉积相特征,研究其地质、地球物理特性,总结了巴润地段铀成矿控制因素、铀成矿特征、矿体特征,为今后二连盆地古河谷砂岩型铀矿找矿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508.
铅锌矿床地质样品的Ge同位素预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Ge同位素研究主要局限于地球有机质(煤等)、火成岩及陨石样品,作为Ge重要储库之一的铅锌矿床,其Ge同位素的研究涉及较少。铅锌矿床样品中Ge的化学分离及提纯是Ge同位素研究的基础。本文详细考察了陨石样品中Ge同位素预处理方法(分离和提纯)对铅锌矿石样品的适用性。阴离子条件实验说明,目前普遍采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单柱法虽然对铅锌矿样品中Fe、Se等元素的剔除效果理想,但无法有效剔除其中的Zn,当Zn/Ge比值大于3时,样品必须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作进一步处理剔除Zn。通过对闪锌矿标准样品、锌矿石标准样品的条件实验以及实际闪锌矿样品对条件结果的验证显示,当闪锌矿的称样量为0.15 g左右时,仅需将前人对玄武岩等样品Ge同位素处理方法中阴离子树脂洗脱酸(1.4 mol/L硝酸)的用量6 mL调整为10 mL,而阳离子树脂洗脱方法保持不变,此方法即满足闪锌矿样品Ge同位素的化学分离和提纯要求。样品经过本文推荐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双柱法处理后,主要干扰元素(Fe、Zn、Se、Ni)及基质元素的剔除率接近100%,Ge的回收率优于99%。而前人对玄武岩等样品的Ge同位素处理方法中,主要干扰元素(Fe、Zn、Se、Ni)及基质元素的剔除效果亦较好,但Ge的回收率仅为97.3%,比本文推荐方法的Ge回收率要差。利用MC-ICP-MS对Ge化学分离和提纯后的富乐铅锌矿床闪锌矿样品的检验结果显示,测试过程中未见同质异位素以及可能的多原子离子影响,样品中Ge同位素符合质量分馏定律,经过调整后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双柱法满足闪锌矿样品的Ge同位素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509.
本文提出了可以连续地计算任何坡高不同坡角的双滑面楔形四面滑体的稳定系数, 以便求得某一稳定性系数的最优化坡角。本方法经神府-东胜及准格尔煤田采场斜坡验算, 得知两煤田采场斜坡还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510.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垄表面风的脉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DETI可移动测风系统,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垄进行实地观测,获取了主要风季沙垄表面7个典型部位200 cm高度的风向及距离地表20 cm、40 cm、60 cm、100 cm和200 cm 5个高度的风速系列数据。对风速和风向的脉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凸起的沙垄不仅影响平均风速在沙垄表面的变化,亦对风速及风向脉动产生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平均风速沿迎风坡逐渐增大,至垄顶达到最大,在背风坡中上部剧烈降低,随后又缓慢恢复。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平均风速在沙垄表面的变化幅度也在增大;绝对风速脉动具有与平均风速相同的变化趋势,且随距地表高度的增加绝对风速脉动值亦在增大;就相对风速脉动(阵性度值)而言,背风坡阵性度值要高于迎风坡,其中背风坡中上部是整个沙垄表面阵性度最高的部位,这与背风侧涡流的存在密切相关;沙垄背风坡风向脉动强度远比迎风坡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背风坡风向的偏转作用也在加强,而涡旋作用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