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31.
水溶性有机氮(WSON)在大气化学和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鲜有针对WSON粒径分布的研究。本研究利用大流量采样器在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采集了广州市各个季节PM_(10)中不同粒径段(0.49μm、0.49~0.95μm、0.95~1.5μm、1.5~3.0μm、3.0~7.2μm、7.2~10μm)大气颗粒物样品共100个,分析了其中的水溶性总氮(WSTN)、WSON以及水溶性无机氮(WSIN)含量。结果表明,各个粒径段中WSON的浓度呈现相似的季节变化特征,秋、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WSON主要分布在细颗粒物上,PM_3中WSON的季节平均浓度在1.15~2.62μg/m~3范围内,占PM_(10)中WSON总量的63%~71%。WSON的粒径分布呈现单峰分布,主要富集在0.49~1.5μm粒径段。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得分(PCA/APCS)分析表明,0.49μm颗粒物上的WSON主要来源于本地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0.49~0.95μm颗粒物的WSON主要来源于建筑扬尘和光化学氧化二次生成过程;0.95~1.5μm颗粒物的WSON主要来源于光化学氧化二次生成过程。研究结果增加了目前对于WSON粒径分布特征和来源的认识。  相似文献   
32.
邻近既有隧道的新建大断面隧道施工参数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永波  刘明贵  张国华  李祺 《岩土力学》2010,31(4):1217-1226
结合大帽山隧道Ⅴ级围岩段施工参数优化的试验,通过爆破震动速度、岩体声波波速和围岩内部位移的现场监控量测工作,研究既有隧道旁新建大断面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岩体的损伤程度和范围,进而优化导洞的单循环进尺、爆破参数等施工参数。研究表明:推进式往复爆破作业的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的隧道必然导致围岩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破坏,尤其是小净距隧道间的中夹岩岩墙;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的大断面隧道,控制岩体的损伤程度和损伤范围是相互矛盾的,通过减少单循环开挖进尺来减少爆破震动速度,只能控制岩体的损伤范围,多次的重复爆破导致损伤岩体的损伤程度更大,极大影响围岩稳定;相反,通过适当加大单循环开挖进尺来控制损伤程度的同时,过大的爆破震动速度导致损伤范围更大,极大影响邻近既有隧道的安全运行。利用现场监测数据,通过在UDEC软件中实现的岩体各向异性爆破损伤模型,计算导洞推进式开挖全过程围岩压力的变化和既有隧道支护结构的状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优化得到折中的单循环进尺。  相似文献   
33.
1979年5~7月东亚和南亚季风区700毫巴环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天气统计学方法分析了1979年5~7月东亚和南亚季风区700毫巴流场。结果表明,两个季风区的平均流场、距平流场序列的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东亚区流场及其季节变化要较南亚区复杂得多.分析得到的各区主要特征向量有明确的天气学意义,其时间系数演变与环流及天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4.
海盐郑家埭,这个往昔名不见经传的滨海小村,今天却因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桥址坐落在这里而热闹起来了.号称世界第一跨海大桥的建设,打破了这里千百年来的宁静,村民的生活也因大桥的建设而开始逐渐改变.昔日"海滨广斥,盐田相望",晒盐的历史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结束了,出海打渔嘛,近海已无鱼可打,木船只能曠日持久地停泊在长满莎草的海滩上,任其在日晒雨淋中老去.  相似文献   
35.
分别用乙醚、乙醇和水提取西芹鲜根内的化感物质,后于黄瓜幼苗第2片真叶展开且横宽4cm时,及其后第3d、第5d 3次处理(灌根)黄瓜幼苗,以3种空白溶液为对照,处理前2d和最后1次处理后第3d、第6d、第9d和第12d对黄瓜叶片内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除乙醚浸提液处理后对黄瓜叶片内的POD活性与CK没有显著差异外,浓度为0.05g/ml和0.025g/ml的乙醇和水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的POD和CAT活性都高于CK且差异均表现为极显著和显著水平,而蒸馏水、乙醇、乙醚浓度为0.0125g/ml的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的POD和CAT与CK差异不显著。在浸提液浓度为0.025g/ml-0.05g/ml的范围内,黄瓜叶片内POD和CAT活性较对照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36.
武宁县多山地丘陵,地质灾害较为发育.选定典型地质地貌单元,依据其袭扰系数进行类比,将全县划分为高、中、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并根据各类型地质灾害的特征提出不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7.
Hg常与Cu、pb、Zn、Sb等元素共生,因此在锑矿体周围多形成气晕.汞的气体晕穿透力极强,是覆盖区隐伏矿的重要找矿标志.线江冲锑矿区圈出4个汞气异常带Ⅰ号异常带长10 000m,宽100~200m,异常值一般500~10000 ng/m3,最高>499 969 ng/m3,连续性好;Ⅱ号异常带长1 000m,宽100~200m,异常值与Ⅰ号异常带相同,较好地反映了②、③号矿脉的空间展布;Ⅲ号异常带长800m,宽100~280m,其展布与断裂的展布吻合;IV号异常带是F1断裂的反映.分析类比表明,1号异常带是含矿断裂的反映,经工程验证,新发现了⑤号矿脉.  相似文献   
38.
用常规天气图、雨情资料和中国气象局T213模式、T639模式、河北省MM5模式、日本气象厅JMA模式和德国气象局DWD模式的降水预报资料。将5种数值模式的降水要素预报,插值到河北省的142个站点上做TS评分。对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的多模式降水预报进行了分天气型的检验。结果表明,TS评分与模式和区域关系密切,降雨系统(如切变型、副高型、槽型)对应着较高的预报正确率,切变型、副高型对大雨和暴雨的预报正确率较高。对5种模式的综合评价是,对小雨和中雨的预报,DWD、T639、JMA模式好于其他模式,对大雨和暴雨的预报,T639、MM5、T213模式好于其他模式。  相似文献   
39.
月玉沟位于门头沟区清水河流域,为潜在泥石流沟。本文在阐述月玉沟形成区、流通区及堆积区等流域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的三大形成条件:地形、物源及降水,之后计算了潜在泥石流的流体重度、流速、峰值流量、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等动力学特征参数,最后分析了该泥石流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0.
吉林色洛河地区的高镁安山岩类属于中钾、钙碱性系列,具有明显的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特征。研究表明它可能与消减沉积物流体交代形成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有关,其后又经历了分异和混染作用。这揭示它们形成于活动陆缘的构造背景,表明晚古生代末期古亚洲洋板块仍在消减,华北地块和佳木斯—兴凯地块(中亚造山带)最终的拼合时间可能在二叠纪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