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压力。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技术路线,中国的氢氟碳化物(HFCs)的生产和消费将快速增长,其排放量将迅速增加。采用低全球增温潜势(GWP)技术及采取减排措施,HFCs领域具有很大减排潜力;将HFCs减排纳入中国减排温室气体的整体战略中,对推进国家水平的温室气体减排将作出重要贡献。当前,中国面临着重要机遇,比如针对含氟温室气体相对完备的履约机制可保证一定的减排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履约行动将促进相关行业的节能减排与技术创新等;同时中国也面临着挑战,比如HFCs的巨大消费需求及其排放量的迅速增长,尤其是HFCs替代技术存在局限性等。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用于维护和检修中国渤海海域输油管道的浅海管道检测艇的操纵性和运动仿真,提出了浅海海底管道检测艇的水动力学方程。为了更好地了解在配置上与一般潜器不同的浅海海底管线检测艇的动力学性能,通过水动力系数分析,研究了浅海海底管线检测艇的操纵性。最后根据运动方程建立了仿真系统,并通过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试验平台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3.
本文针对地图代数局部算子的传统实现方法应用于海量栅格数据计算时效率低下的问题,从串行算法的并行化映射、计算机图形处理器资源的自适应参数调整等多角度来研究地图代数空间并行算法的实现机制,总结出地图代数局部算子在GPU并行处理架构上的通用求解步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大数据量处理时较CPU加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4.
张剑波  孙静  兰晓雯 《测绘科学》2012,37(6):56-57,82
黄土地区土质疏松,地震多发,黄土滑坡灾害严重。本文围绕滑坡稳定性评估进行了分析与讨论,针对传统二维稳定系数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在建立三维滑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三维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理论分析与实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二维分析方法更准确、有效和实用。  相似文献   
25.
约束Delaunay三角剖分在土方量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工程设计中传统土方量计算方法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三角剖分网的计算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在基于三角网计算土方量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约束三角剖分的性质,建立符合计算区域特征的约束三角剖分网,再以此为基础进行区域土方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26.
本文给出了福建龙海明溪两区玄武质岩石的K-Ar年龄测定结果,其中龙海为16.57~19.20Ma,属第三纪中新世的产物;明溪则均小于5Ma,为上新世至更新世所喷发。通过Sr、Nd、Pb同位素组成分析,讨论了两区玄武岩的源区特征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27.
分类耦合式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实验教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高校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内容零散、实验节点重叠及工程应用性弱的特点,以GIS综合实验为例,提出分类耦合式实验教学设计思想,在对课程实验节点进行分类模块化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数据处理""基础建模"及"模型分析"3个针对不同应用能力需求的实验环节,耦合相关课程的实验节点,采用基于项目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在工程应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度,为GIS及其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8.
色日绒地区崔绝果和寒空达岩体位于冈底斯带中北部的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东段,主要岩性分别为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对寒空达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其年龄值为(136.0±1.4)Ma,与同时期崔绝果岩体共同代表了该地区早白垩世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据岩石学、主元素特征分析,两个岩体均属钾玄岩-高钾钙碱性强过铝S型花岗岩系列。微量元素Sr、P、Ti、Nb元素亏损,具后碰撞花岗岩特征;Th元素具高丰度值(绝大多数大于20μg/g),指示岩体源岩来自地壳物质;两个岩体均显示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明显,具右倾型分布模式,反映了源区地壳成熟度较高的特征。结合地球化学特征、构造图解判别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得出该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是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主造山作用结束后,色日绒地区由挤压转变为伸展、拉张为主应力的后碰撞环境下,部分熔融念青唐古拉群变质砂屑岩形成的。该地区两个岩体的发现及其形成时代的确定,将冈底斯中北部后碰撞构造环境的时限约束在136.0~139.2 Ma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