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8篇 |
免费 | 228篇 |
国内免费 | 29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2篇 |
大气科学 | 182篇 |
地球物理 | 124篇 |
地质学 | 785篇 |
海洋学 | 101篇 |
天文学 | 50篇 |
综合类 | 107篇 |
自然地理 | 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63年 | 4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本文研究了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后聊考带两侧50公里范围内地震活动归一化熵值的时、空分布特征,从而得出震前熵值变化出现明显低值异常的结论,并根据震后熵值变化特征对该区震情趋势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992.
根据周口地区气象网络发展的要求,对目前使用的云图进行了有损压缩,使原来的112128字节变为28000字节,传输时间节约3/4。 相似文献
993.
994.
"地震链"是较长距离范围内的中等地震丛集,由一系列统计上稀少的成对地震构成,成对的地震在时间及空间上紧密靠近("近邻地震")。地震链被认为是大地震具有几个月时间尺度的前兆现象。本文中我们利用随机地震目录,通过大量的检验证实该假设。此外,在地震链参数和某些特性改变的前提下,研究其稳定性。我们发现了两个不变的参数:它们表现出地震相关的空间和能量标度关系。这两个参数与其后的地震震级之间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地震链是地震预报前兆逆向追踪算法(RTP)的第一步,该算法目前已被应用于正向预测检验。完整的RTP算法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但是本文结果对证实RTP方法很重要。 相似文献
995.
台湾海峡7.3级强震前的热红外增温异常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描述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在震中区附近上人观测到大面积的突发性增温异常带。并对该异常带的形成机理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996.
997.
为了实验大容量气枪震源陆地水体流动激发反射地震探测效果,在长江中下游安徽省铜陵段,采用气枪船长江航道流动激发、沿江岸布设反射地震仪器接收的非纵弯线工作方式,得到了反映测线经过地区地壳深部结构和构造特征的反射地震数据。原始资料信噪比较低,但部分资料不同部位仍可辨认出来自地壳及莫霍面反射波组。就传播距离而言,地震波传播的水平距离最大可达21km,垂直深度可达30km以上。在数据处理中,根据原始资料特点,针对性采用了非纵弯线面元定义、三维层析静校正、叠前多域去噪及组合反褶积技术,最终得到的叠加时间剖面上具有丰富的壳内反射波组。结果显示,测线经过地区的地壳结构为双层结构,总厚度为30.0~36.0km。上地壳呈现隆坳相间的反射特征,下地壳存在多组叠层状弧型反射波组,莫霍面反射特征清晰,由2~3个反射同相轴组成,呈现SW端向NE段抬升的形态。剖面经过地区存在一个切穿下地壳和莫霍面的深部断裂,应该是长江深断裂的反映。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大容量气枪震源可应用于陆地流动水体地壳精细结构的深地震反射探测。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研究常温养护条件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板的抗冲击性能,对3块RPC板和3块普通钢筋混凝土(RC)板进行14 m高度下的落锤冲击试验,利用高速动态采集系统对落锤冲击过程中动态加速度和动态支座反力、混凝土板的应变进行采集,通过记录数据并对比分析了RPC板和RC板抗冲击性能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RC板相比,RPC板的落锤冲击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冲击速度增大,冲量明显增加;冲击加速度峰值、平均冲击力及最大冲击力均减小;RPC板四角所承受的动态反力幅值明显大于RC板;RPC板的最大应变均大于RC板。分析混凝土板的破坏情况,发现RPC板正面接触冲击部位只出现较小的冲击坑,未出现RC板的穿透性破坏,且RPC板背面的裂缝数量均少于RC板,宽度也明显小于RC板。试验结果,表明常温养护条件下RPC板的抗冲击性能明显高于RC板,且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RPC板的抗冲击性能逐渐增强,相比较于普通混凝土,RPC材料更加适用于受落石冲击危害的地区。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