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215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156篇
地质学   812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南秦岭下地壳组成及岩石圈的拆离俯冲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新提供的Pb同位素组成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本文进一步证实了位于北秦岭北界的明港地区发育的早中生代安山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岩筒所携带的下地壳捕虏体属于南秦岭。所恢复的南秦岭下地壳剖面自下而上为:底侵成因的变辉长岩-基性麻粒岩(其中含有榴辉岩及辉石岩的透镜体)-酸性麻粒岩。秦岭造山带总体的岩石因模型为:南秦岭(扬子块体)向北拆离俯冲,北秦岭地壳向华北仰冲,华北岩石因呈楔状插入秦岭造山带,拆离面约在中、下地壳之间。南秦岭俯冲岩片延伸的范围在平面上有可能达到400km。  相似文献   
32.
归来庄贫硫氧化型低温热液碲金矿床中黄铁矿形成于3个世代,不同世代黄铁矿的S/Fe均小于2,硫的质量分数平均值50.9%(小于标准值53.4%),显示出明显的硫元素匮乏。不同时期的黄铁矿在晶形上有较明显的差异,并出现环带、环边及交代环边等结构构造。随着成矿作用的不断进行,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热液中的硫由于硫化物的不断结晶而消耗,成矿热液中硫逸度持续降低,可供进入黄铁矿品格的硫越来越少。成矿晚期,成矿热液中的砷替代硫大量进入黄铁矿的晶格中而形成与归来庄金矿床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富砷黄铁矿,对该类型矿床具有找矿勘探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3.
秦岭北界岩石圈组成及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位于北秦岭及华北块体交界处的明港地区发育有中基性火山角砾岩岩体群, 侵位时代为178.31± 3.77 Ma, 火山岩为亚碱性系列安山玄武岩, 火山角砾岩中含有丰富的下地壳和地幔的深源捕虏体, 是揭示秦岭造山带边界岩石圈组成和结构的理想地点. 对捕虏体岩套研究的结果表明, 其中的镁铁质麻粒岩、榴辉岩、变辉长岩在微量元素及Pb同位素特征等方面与南秦岭块体的相似, 代表了南秦岭俯冲至华北克拉通的下地壳下部的组成; 滑石化的橄榄岩为上覆的华北块体的地幔楔物质, 遭受了下覆南秦岭地壳释放的酸性熔/流体的交代. 该区的深部模型为晚古生代以后, 南秦岭岩石圈向北拆离俯冲, 它的上部垫置于北秦岭之下; 下部继续向北俯冲于华北块体之下. 中生代早期北秦岭向北仰冲, 华北块体呈鳄鱼状向南楔入到秦岭造山带.  相似文献   
34.
秦岭显生宙地幔组成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秦岭造山带及扬子克拉通北缘显生宙时期 3个含地幔捕虏体的煌斑岩、钾镁煌斑岩、碱性玄武岩以及 11个不含捕虏体的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出露点的岩石地球化学对比研究 ,揭示出研究区地幔演化经历了自古生代的OIB亏损地幔到中生代的高度富集地幔再到中生代末期 -新生代的OIB MORB的亏损地幔的两次明显变更。制约这种变更的主要因素是熔融岩浆时源区发生的层圈相互作用类型。鉴于大陆岩石圈软流层体系的特征 ,有必要划分出岩石圈 /软流层相互作用带(过渡带 ) ,它是大陆岩浆作用的重要源区。  相似文献   
35.
对土屋地区干旱荒漠景观地球化学条件和勘查地球化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比例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对矿床的反映能力,指出了该区铜元素是预测铜矿的最重要的指示元素,论证了在区域铜高背景区和异常区开展1:5万化探是进一步定性、定位预测矿区、矿床的重要环节,提出了东天山地区经济、有效的地球化学勘查和异常查证方法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36.
基于小波变换的GPS周跳探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GPS周跳产生的原因及其探测周跳的重要性,总结了用来进行检测的常用方法,重点讨论了用小波分析来检查周跳的基本思想。并用实际的工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建筑物的基础沉降情况对建筑物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分析建筑物基础沉降成因的基础上,吸取当前常用数学模型的优点,经综合分析,事理成为一种全新的数学模型,并应用工程实测数据,对该数学模型的精度、预报能力等进行了验证,证明该模型是一种较有效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8.
9012号台风暴雨过程的位涡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9012号台风登陆前后等熵面位涡图和位涡剖面图的分析,研究了台风的位涡场结构以及它登陆后与中纬度天气系统相线作用过程中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台风的位涡结构为一深厚的高位涡“柱”对流层的高低中有一个高位涡中心;中层高位涡平流或正位涡平流随高度增加以及等熵面上的初变线可作为定性判断台风和外围暴雨落区的一个指标,中纬度系统对9012号台风的作用,主要在于冷空气进入台风环流的导致台风迅速减弱消亡,等熵  相似文献   
39.
通过1982年梅雨期的个例分析,研究和比较了中国和日本梅雨我的结构。分析表明:1.梅雨锋区系统对流层上部宽广的斜压区和对流层低层较狭窄的弱斜压区共同组成;2.在两个个例中,中国剖面上锋区均呈“椅”型结构。日本剖面上,6月呈均匀倾斜结构,7月略呈“椅型”,涡度场上中国剖面为相当正压结构,日本剖面为斜压结构;3.梅雨锋区系统可民是均匀斜压区在不均匀和加热情况下结构改变结果;4.中国大陆雨区高层大量潜热  相似文献   
40.
针对目前区域联合日益广泛和经济联系量化研究不足的现状,在联系强度等方面提出一些新概念;阐述了经济联系量化指标的选取,建立了经济联系定量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