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7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422篇
测绘学   168篇
大气科学   206篇
地球物理   279篇
地质学   1016篇
海洋学   322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35篇
自然地理   2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01.
为提升现地仪器地震烈度预测的准确性与连续性,研究面向地震预警的PGV连续预测模型.以中国仪器地震烈度标准的计算参数:0.1~10 Hz带通滤波三分向矢量合成速度峰值PGV为预测目标,利用日本K-net与KiK-net台网P波触发后1?10 s强震数据,基于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方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选取7种特征参数作...  相似文献   
102.
复合酸化剂对鲤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鲤鱼(Cyprinus carpio)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梯度的复合酸化剂(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3%),研究复合酸化剂对其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复合酸化剂显著(P<0.05)提高鲤鱼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效率、饲料蛋白质效率以及饲料蛋白质沉积率等生长性能指标;2)添加质量分数0.3%的复合酸化剂时,鲤鱼肝胰脏、前肠和中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酸化剂组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有升高的趋势,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3)鱼体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水分、肥满度及内脏比等品质指标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鲤鱼饲料中添加以柠檬酸、乳酸、磷酸等为主的复合酸化剂,可显著提高鲤鱼肝胰脏、前肠和中肠的蛋白酶活性,促进鲤鱼生长。  相似文献   
103.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村住宅被拆迁.近年来,依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及其本身的特点,调产安置逐渐成为当前农村住宅拆迁安置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04.
2005年8—12月,利用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对帕劳群岛附近海域进行调查,研究大眼金枪鱼的环境偏好。所获数据包括:①温度、盐度、溶解氧垂直分布,测定的钓钩深度;②作业参数;③渔场气象数据;④渔获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和步骤为:①应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钓钩预测深度计算模型;②根据温度、盐度、溶解氧垂直分布曲线、预测深度、取样数据,利用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大眼金枪鱼的环境偏好。结果表明:①在帕劳群岛附近海域,大眼金枪鱼偏好的水层为180.0—219.9m、水温范围为11.0—12.9℃、盐度范围为34.50—34.99、溶解氧范围为3.00—3.99mg/L;②一般情况下,水温及其体温的变化决定成熟大眼金枪鱼的活动水层,其偏好的水温为10.0—14.0℃;③大眼金枪鱼的适盐性较广;④溶解氧高于门限值(0.8mg/L)时,大眼金枪鱼的分布由其它环境因子决定。  相似文献   
105.
在土地利用变化及相关研究中,地形图已成为重要的信息源.本文以1∶ 100000地形图为基础信息源,根据地图制图原理并结合专家知识与规则,进行了没有影像时期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尝试.并选取典型区,以系列影像数据作为背景数据,以耕地为例,将提取结果与同期统计数据及所推算的影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精度的验证.如以推算的影像数据为标准,则验证误差<5%.研究表明,按照一定的知识规则,基于地形图进行历史时期土地利用信息重建是可行的,完全可以满足相同比例尺及较小比例尺上土地利用制图及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6.
集成方法有利于提高降水要素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预报性。本文基于格点实况资料和智能网格预报、西南区域数值预报、ECMWF模式预报、GRAPES模式预报产品,以面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法、BP神经网络法、评分权重法、加权集成预报法和算术平均法,得到集成面雨量预报,再运用平均绝对误差、模糊评分、正确率、TS评分、偏差分析等方法,对2020年4—10月金沙江下游面雨量预报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元回归集成法和BP神经网络法的预报效果总体上优于其他几种集成方法。在考虑流域面雨量的预报量级时,下游可以采用预报量级较小的模式和集成方法。集成后偏差百分比均有降低,且多元回归法和BP神经网络法对预报量级较小的模式有矫正作用。在面雨量有无、小雨和中雨预报中,多元回归法集成效果较好,在大雨量级预报中,BP神经网络法集成效果较好。这些结论可为流域面雨量预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川西地区构造演化,利用区域基础地质资料和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测试数据,恢复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四段埋藏—热演化史,明确天然气成藏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两类包裹体,即含烃盐水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盐水包裹体较为常见,显微镜下可见气烃和极少量的液态烃包裹体;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在80~200℃ 之间,表现为双峰型特征,...  相似文献   
108.
根据2012年双岛湾海域环境调查资料,研究了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以及生态风险。结果显示,双岛湾海域海水中的重金属Cu和Pb在湾中部和湾底的部分站位含量较高,Zn和Cr含量在湾底最高、湾外最低,Cd和Hg在湾底和湾外的含量均高于湾中部,As的分布比较均匀;除Zn和Pb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周边其他海域。双岛湾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较低,与区域背景值相近,其中重金属Hg和Cd在湾内沉积作用明显,而Cu、Pb和Cr在湾外沉积作用比较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碳含量对双岛湾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布影响不大。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双岛湾海域海水未受到重金属的污染;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存在中低度的生态风险,具有潜在的不利生物毒性效应,重金属毒性大小依次为Pb>As>Cu>Hg>Cr=Cd>Zn。  相似文献   
109.
莱州湾东岸的海底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浅海区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明显有别于海水,目前已被大量开采利用。从内陆向海区分别取地下水样化验分析,其pH值、密度、钠吸附比(SAR)、rCl/rBr等化学特征值呈现出从陆向海逐渐变化的规律,内陆含水层地下水中较高的硝酸盐类污染物,在海底地下水中也有明显的反映,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也由ClCa·Na·Mg型转变为ClNa·Mg型和ClNa型。另一方面,海底地下水的主要组分、浓度和矿物相组成也有自己的特点。研究发现,从内陆向海区,地下水的离子强度和矿物质的饱和指数均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地下水中的这些离子以及矿物相在空间上的水岩交换变化,使地下水逐渐从淡水演化为微咸水和咸水,构成了海岸带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的一般模式。鉴于海底地下水与内陆地下水的紧密联系,今后陆地含水层一旦被污染,地下水向海区的化学输移将带来一定的环境效应。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0.
福建九龙江口河海水混合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河口区河海水混合特征的研究,对环保、海运、港工及农田水利建设,对河口区水文、化学、生物、渔业及悬浮体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海洋学家毛汉礼在六十年代初就对杭州湾和长江口的河海水混合问题进行了研究。最近,应秩甫、陈世光和王康墡等分别报道了珠江口和长江口的研究结果。顾伟浩和潘定安也评述和介绍了此类研究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