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29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众所周知,降水量随拔海高度增加而增加.因此常有人误认为降水量是严格从山麓开始方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多的. 实际上,迎风山脉对降水量增加的影响,常常不是从山麓开始的,而是在山麓前甚至离山麓较远的地方,就已经开始增加了.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超前降水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一、概况干旱问题是降水资源供给量和人类需要量的平衡问题.水分循环系统是由三个子系统所组成,即自然产水系统,地层水量再分配系统和人类供排系统.前两项组成自然水分循环系统,人类供排系统是一个增长因素,它和地层水量再分配系统都是可以控制  相似文献   
13.
苏联1963年开始发射气象卫星。1963年3月23日发射第一颗“流星”Ⅰ,到1977年4月5日发射第27颗停止。1975-1982年发射9颗“流星”Ⅱ。1985年10月2日发射第一颗“流星”Ⅲ。主要设备有可见光和短波红外多谱段扫描计,视宽85km,分辨率80m,240m,480m;CCD相机,视宽28km,分辨率28m。还有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剖面绘图仪等。 1988年8月27日苏联发射了第二颗“流星”Ⅲ,近地是1 198km,远地1 221km,倾角82.5°,周期106.4分,3颗组网。可跟踪放射性死灰,进行反潜战,对欧洲和东亚地区进行24小时覆盖。 1988年4月26日发射“宇宙1940”,监视地球大气和海洋的同步卫星,倾角1.2°,周期1 441分钟。 1963-1987年共发射气象卫星55颗,其中宇宙15颗,流星40颗,还利用“闪电”飞船和空间站进行  相似文献   
14.
据美《研究与发展》报道,一项主要用于气候模拟和天气预报、历时10年、耗资4.6亿美元的大气辐射浏堂(ARM)计划,现已在美国南部大草原开始收集数据。该一计划主要在于探测和研究云与生物圈,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运动,大地向太空的返回辐射。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遍及整个地球系统.它不是被动地存在于地球系统中,而是作为海洋、大气和生物圈中碳循环的中介物质.从CO_2的循环特点方面可以看出,海洋和生物圈中的CO_2的交换是基本平衡的,而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却使大气中CO_2含量持续增加.根据美国的两个观测记录最长的测站(在夏威夷群岛)资料可见,自1958年以来,CO_2增加了10%以上.据研究指出,在工业革命前,CO_2的含量是270-290ppm,现在达340ppm,估计到二十一世纪中期将上升到600ppm. 按CO_2变化量的估计值推断的全球性增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数字云图制作客观、定量预报是目前国内外气象工作者正在探索的问题.通过对45张摄象处理的数字云图和185张卫星云图接收设备直接采样处理的数字云图研究看到,不管摄象取得的还是直接接收的数字云图,均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7.
国际科联执委会于1987年1月任命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下同)特别委员会(SCGB,下同)负责制定IGBP实施计划。为此,SCGB于1987年7月16—1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再次重申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短期数值预报的发展,MOS和PPM方法及各种天气预报专家系统的广泛应用,似乎天气学不再具有重要作用了.这种论调在70年代的美国亦曾一度流行;然而如今,一些有见识的学者正在强调开展观测研究,一些新的天气学杂志正在涌现.从工作实践看,我国的天气学研究还需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19.
大气的运动状态可以划分成各种不同的时间尺度(或空间范围的系统尺度)运动系统。尽管这种划分的界限不是绝对的或唯一的,但是不同时段预报所使用的预报技术是明显不同的。因此世界气象组织的基本系统委员会大体统一了一个关于时间尺度和预报时段的规定,这就可以在一个统一的概念上讨论预报技术的发展。当然,讨论某种时间  相似文献   
20.
第十一届亚运会将于1990年9月22日至10月6日举行.届时将有27个比赛项目 (304小项)分别在北京27个比赛场、馆进行,其中赛艇、自行车、帆船等项目分别在平谷海子水库、昌平和秦皇岛举行.主会场设在工人体育场. 亚运会的气象保障工作将由国家气象局组织有关单位共同完成,主要任务由北京市气象局承担.《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一、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北京天气气候的基本情况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