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325篇
海洋学   18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2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3篇
  1934年   2篇
  1933年   5篇
  193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兴安盟气象局的地市级气象信息网络数据库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将气象信息分类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中,并利用SQL Server语言进行管理;客户机采用Delphi语言实现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访问,设置了五种不同的访问权限,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系统的建成使气象信息资源的管理方式得到了改进,实现了气象信息资源在本地范围内共享.  相似文献   
892.
利用加密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和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详细分析了2008年8月1日苏皖地区特大暴雨过程的演变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表明,与特大暴雨过程始终伴随的边界层急流促进了降水的发展与加强,在特大暴雨产生的动力和水汽输送条件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边界层急流的波动与降水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层弱冷空气的入侵使边界层急流明显减弱,导致了降水区中大气对流不稳定结构与垂直风切变的增强,使对流性降水发展,在经历短暂的减弱之后,边界层急流后部南风再次增强并推动其北侧切变线的发展,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暴雨区内局地的辐合与气旋性涡度大大增强,并强迫出一支狭窄而深厚的上升气流,促进了暴雨区及附近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发展,使降水发展至最强。另外,与边界层急流相伴随的一支水汽通量辐合带是这次暴雨主要的水汽输送通道。  相似文献   
893.
强度变化对崩坡积体堆积机制及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颗粒流PFC2D建立了岩土体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均以物理模型折减计算初始模型和以前一折减计算结果为下次折减计算初始模型两类计算条件,每一类又设计了只对凝聚力折减、仅对内摩擦角折减、强度参数同时折减3种计算方案,每种计算方案又包含折减1.0、0.50、0.10、0.01、0.0倍等5个计算工况。经对坡面演替、监测点x方向速度变化曲线等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凝聚力对于岩土体的直立特性起控制作用,破坏模式多为崩塌倾倒模式;内摩擦角对于稳定坡角具有重要影响;强度参数同时衰减时,强度参数弱化幅度较大情况下岩土体呈散体物质破坏模式,为滑移渐进破坏模式,其中凝聚力弱化0.1倍前后(约10 kPa)后,破坏模式由崩塌破坏转变为滑移破坏。  相似文献   
894.
数值模拟是地热能开采最重要的手段,然而受地层复杂性、隐蔽性、勘探经费等限制,地热模型具有不确定性,目前对资料价值的分析和讨论较少。详细阐述了利用iTOUGH2软件进行资料价值分析的流程,并结合五点抽注的地热模型设计了监测方案。选定"现有数据"和"预估数据",确定预测目标最大容差;然后分别对校正和预测两个阶段执行资料价值分析,得到各观测点的资料价值。结果表明:不同观测类型、不同观测位置的资料价值大小不同,同一资料在不同模型阶段的价值不同;预测温度的容差大于最大容差,可优先考虑在抽水井处增加温度监测。该方法可以为优化监测网提供科学依据,不仅适用于地热模型,也可服务于地下水流和污染物的运移模型。  相似文献   
895.
基于内蒙古地区及其周边(96°~126°E, 36°~54°N)2016~2021年天然地震和爆破事件,首先采用db7、sym6、rbio1.5小波基函数分别对事件波形进行离散、静态、小波包4层小波分解,然后提取能量比、香农熵、能量熵3种特征参数,最后按照不同的小波分解方式、核函数、支持向量机和特征值随机组合的方式进行288组实验。结果表明,“DWT+υ-SVC+db7+线性核+能量比+香农熵+能量熵”的识别率最高为95%,说明该方法更适合内蒙古地区,可为测震台网识别天然地震和爆破事件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6.
2006年7月19-20日苏中地区强降水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尹东屏  吴海英  张冰  周鹏  刘梅 《气象科学》2007,27(6):641-647
对2006年7月19日至20日由冷空气影响造成的不均匀性降水,通过对天气背景、细网格模拟、云图和雷达回波的分析,揭示出:夏季冷空气从中低层影响不会造成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而高层冷空气南下进入辐合带,易产生强的辐合上升气流,从而引发强对流天气。分析表明,在同一对流云团中,不同地点、不同时段的强降水的物理量特征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97.
2011年9月上中旬,受西北强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长江流域"华西秋雨"多发区的四川东北部、陕西西南部等地连续出现了3次强降雨过程,致使嘉陵江支流渠江发生100年一遇超历史实测记录的特大洪水,汉江上游发生20年一遇的大洪水。依据报汛资料分析了此次暴雨洪水的特性,以及水利工程在抵御洪水中的作用,并与"03.9"、"05.10"洪水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为华西秋雨多发区今后的洪水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8.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横向调节带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冬艳  沈华  刘景彦  尹微 《中国地质》2005,32(4):690-655
束鹿凹陷是冀中坳陷西南部的一个典型的伸展单断凹陷,构造格局简单,存在北东向伸展断裂系统和北西向横向调节带.通过凹陷演化史以及钻井资料分析,探讨横向调节带形成机制和形成时期,提出Ⅰ级调节带形成于凹陷强烈伸展期,Ⅱ级调节带形成于凹陷弱伸展时期.研究认为,边界断裂不均匀伸展和基底古隆起控制Ⅰ级横向调节带的形成,岩性组合差异是Ⅱ级横向调节带形成的引发机制,控洼断层的侧列状交替发育是构造Ⅱ级横向调节带形成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899.
基于前人对于柴达木东南缘北北西向鄂拉山岩浆带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火山-岩浆岩、蛇绿岩和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环境、分布规律、构造发育以及热力学环境和重磁地球物理异常等因素,认为鄂拉山岩浆弧是松潘—甘孜板块以阿尼玛卿蛇绿岩带为缝合线向北俯冲的产物.在整个闭合过程中,深部发生了滑脱,浅部碰撞前为半岛+拗拉槽+洋岛+海槽的基本格局,构造运动经历了洋壳俯冲中消减、陆内碰撞造山和地壳伸展3个阶段,区内花岗岩的起因,始于洋壳俯冲,发展于陆内碰撞,因而,所发育的岩浆岩具有Ⅰ-S过渡型花岗岩的特征,是海西晚期—燕山早期构造运动的地质记录.通过演绎这一发展过程,划分了柴达木东南缘岩浆岩带的碰撞体系.  相似文献   
900.
本文基于2002—2016年OFAM(Ocean Forecast Australian Model)模式数据,通过谱分析与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龙目海域上层环流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及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龙目海峡(Lombok Strait)平均流量占印尼贯穿流(Indonesian throughflow, ITF)总出口流量的15%,呈现出南半球冬强夏弱的特点,具有半年和一年的周期特征;龙目海域上层环流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受到卡里马塔海峡贯穿流(Karimatastraitthroughflow,KSTF)和望加锡海峡贯穿流(Makassarstrait throughflow,MSTF)的周期性影响,一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存在结构性差异。KSTF(MSTF)为上层龙目海峡带来高温低盐(低温高盐)水团。进一步分析发现局地风场、大气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MJO)以及海底地形是龙目海域上层环流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